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9

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的保驾护航和努力,家长和幼儿园双方都需要全力以赴不能松懈,要对孩子的成长给予重视,下面和大家分享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1

1、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定位不明确

很多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只是喊在口上,写在纸上,很少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召开家长会往往只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点缀,组织不得力,目的不明确,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没有多大收效。

2、家长处于服从地位

开展家长工作仍以幼儿园为中心,家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教师只是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而家长并不十分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的情况,因此很难做到与幼儿园主动配合。

3、教师处于权威地位

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占权威地位,一厢情愿地要求家长应该怎样做,不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新思路

1、换位思考,坦诚交流,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并真诚地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

2、开好家长会,增进家园了解、促进沟通效果。

开家长会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园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有效形式。开好家长会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从组织形式上,可由原来的教师一言堂模式变为百家争鸣式的讨论会,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长在平等对话中产生共鸣,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在家长会上可以树立家长榜样,让家长清楚如何来配合幼儿园工作。再次,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讲自己的教育经验,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2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问题

1、地位的不对称

在对小孩子的教育中,地位不对称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儿园的老师们往往就以幼儿园为中心,以幼儿园的教育为主,自己也往往担任着指挥的角色。这就集中地表现为老师们总喜欢要家长们配合自己的教学,这样家长就被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而这样的情况在家里却正好是相反的,老师们就被家长们放在了被动服从的位置上。

2、缺少足够的交流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老师们的教授看起来总是单向的。这样一来就很少有机会让孩子的家长发表意见,而这样做的后果无疑影响了家长们对于孩子教育参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比如老师以自己老师的权威向家长们长期灌输孩子应该这样教育或者是那样教育,久而久之,家长们也会认同这种看法。即便是不会认同,家长也是没有和老师理论的底气的,毕竟老师在孩子们心里的地位还是很高的,因为教育孩子就是她们的职业。

3、合作而不是分工

对很多的家长来说,他们似乎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孩子在学校时就是老师管,孩子在家里时就是家长管。可是这样的说法对吗?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教育不应该被简单地分为两个段落。这样的结果就会使孩子们产生两种心理,一种是学校的,一种是家里的。教育孩子是一个融合学校和家里资源优势互补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给生生地割裂了,那么对孩子的长期发展很不利。

二、出现诸多问题的成因

1、家长们本身不善言谈

在学校里总会有很多内向的学生,而在学校外不善言谈的家长们也不在少数,他们害羞起来不比孩子们差。很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们的沟通并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他们也很少主动地去和老师们沟通,或者不知道从何说起。

2、寄过高的希望于教师

家长们都自然地认为教育孩子的重要方面是来自教师的。很多的家长出于实际的情况认为自己不会绘画、音乐,对教育学也是一窍不通,更难懂得幼儿的心理,所以对于这方面的参与是力不从心的,或者由于自己工作的原因,或者是时间不够,就干脆把这方面的.问题就都交给老师们去解决。家长们觉得,一旦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老师就要对孩子的一切负责,孩子哪方面不好,就是老师的责任,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老师身上,家长自己则成了一个局外人。

3、对孩子的要求过高

相信每一位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能在小时候有良好的教育,在起跑线上就快别人一步。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大多数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天性。高标准、严要求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这样一来就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这样的标准和要求有利也有弊,利的一面就是孩子们可以从小时候就能接触到更多知识,对自身以后的发展都是一种铺垫;弊的一面就是如果不管孩子们的兴趣去强迫他们干一件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那么事情的结果可能就很糟糕了。

三、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工作的对策

1、教师及时耐心地和家长沟通

和家长做定期的沟通很有必要。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怎样?很多孩子的家长都不甚了解。当孩子们在学校出了事情时,幼儿园和家长们才急急忙忙地去商量对策,比如小孩子在学校里意外受伤,在学校里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而对于家长而言,在面对这样突然的事件时就会充满着不理解,也会为此而责怪和埋怨幼儿园和老师们。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可以要求老师在每天的幼儿入园或离园时,和家长进行沟通。早上入园时,老师可了解一下幼儿的情况,如孩子是否有哪里不舒服,早上吃过哪些东西,有没有闹情绪、不想来幼儿园等;下午幼儿离园时,再主动把当天幼儿在园里的表现情况告诉家长,如孩子今天很开心啊,帮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否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等等。把这些情况主动地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些情况,回家后再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做适当的表扬或指正,让孩子在家人的配合下健康茁壮地成长!所以定期和孩子们的家长们做好沟通,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对他们的行为不失时机地作出正确的指导,才会使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当然,这就要求幼儿园和家长们要真诚地合作,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托付。

2、家长工作要细心,说话有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技巧,同样,家长们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更需要技巧。鲁莽地反映问题可能只会造成难以预想的坏局面。每个孩子在家长们的眼里都是明珠宝贝,一旦有人很鲁莽地说出孩子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而忽视了家人的感受时,那么谈话就变得很艰难了。比如,我们在向家长反应孩子犯了错误时,不应该说:“××妈妈,你的孩子今天太不听话了,老是打小朋友、抢东西,上课也不专心,真让人头疼,再这样下去,不知道以后怎么办呀!”我想家长听了这话,肯定心里特不是滋味,反而会起负作用:“我的孩子以后怎样,于你有什么相干,啍!”如果我们的老师换一种说法:“××妈妈,你好,今天宝宝在幼儿园表现很活跃、很积极,和小朋友相处时,好胜心很强!”听了这话,家长心里会很坦然地接受,并会积极地和老师交流以后的教育方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细心有技巧的说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出现了问题的时候,老师们要做的不是生硬地告诉家长们孩子犯了一个糟糕的错误,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和家长沟通并且让家长们自己认识到原来孩子们这样做是错误的。也只有这样,工作才会变得快乐而又简单。

3、表扬,认同

毫无疑问,每个人总是喜欢受到表扬,纵然是这种表扬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名副其实。在和孩子的家长们沟通工作的同时,适时地表扬孩子们的家长,肯定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作出的努力,是一种聪明的表现,也是一种智慧的表现。

表扬家长可以激励家长,使配合的更加配合,不怎么配合的变得配合;表扬家长,在幼儿园不失为一种家园共育的好方法。在适当的时候,对家长进行表扬,会让家长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家长更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做一些教育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让家长觉得自己是其他家长的榜样而自豪!对很多的家长来说,他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上能有自己的优点,并且会让别人羡慕。作为幼儿园,如果发现这是一种有益的方式,那么就应该表扬家长的做法,并且为家长的做法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建议。这样不仅会使家长们对教育孩子们的信心倍增,也会对学校和家长们的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家长们把对小孩子的教育看成是一件最伟大、最有成就的事情时,那么对于家长们的表扬是他们至高的荣誉。善待家长不是老师的示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一种期待、一种智慧、一种策略……

四、幼儿园园长与家长工作的对策

1、园长对待家长的态度和行为要得当

当家长怒气冲冲地对教师工作发泄不满时,园长没有与家长针锋相对,避免了矛盾激化;也没有推卸责任、对家长爱理不理,而是先稳住局面、弄清情况,进而消除误会,并主动道歉。可见,园长对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认识得非常清楚,能够真正地把家长当作幼儿园服务的对象,积极主动地成为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桥梁。家长既是幼儿园服务的对象,又是幼儿园工作的合作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家长到幼儿园不只是听幼儿园的要求、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的,还有权利对幼儿园工作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园长和教师应虚心地接受家长的批评,听取家长的意见。同时,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保教好幼儿、服务好家长是幼儿园的任务,其中保教好幼儿是基础,是主导,是设立幼儿园的根本目的,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幼儿园也正是通过保教好幼儿为家长服务的。

因此,当家长在保教工作方面有疑惑、要求时,园长和教师要尽可能耐心细致地帮助家长,较好地发挥幼儿园的社会职能。然而,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员,并不完全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特点及在教育上相应的措施,教育观念可能不正确;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素养的限制,有时可能不太冷静,过于急躁、片面,提出的意见、要求可能不太合理。这时,园长和教师应理解包容家长,等待和帮助家长冷静下来,然后向家长摆事实讲道理,向他们介绍国家的教育方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可以有意识地为他们讲授相关的育儿知识等。如果家长提出的意见、要求合理可行,园长和教师就应积极地采纳,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

2、园长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正确

当家长反映教师工作的不足之处时,园长不是武断地否定教师,而是尊重、信任教师,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给教师解释说明的机会,维护了教师的自尊心,使事情真相大白,同时又从中及时发现了教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是社会中的一员,生活在团体或组织中,都有被尊重、被承认的需要,这会直接影响人在团体组织中的工作积极性。满足教师被尊重、被理解的需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幼儿园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

五、结语

我们总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让家长们、老师们、孩子们都敞开心扉,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地和家长们去沟通,做好每一件事。在今天看来,家长的工作在新时期的幼儿园里是重头戏。也只有充分调动家长们的参与,利用好这个教育资源,才是做好儿童教育工作的保障,才能促进孩子们全面的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

问题1

幼儿情绪不稳定,不愿来幼儿园。(小班)

案例:晨间接待环节,孩子们陆续来园。今天已经是他们新学期入园的第7天了,但仍见一个个小班家长们抱着哭喊的孩子来幼儿园。孩子们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大多是:我不上幼儿园。

问题2

教室里哭声一片。(小班)

案例:开学初,我们时常会看到小班的教室里有的孩子在抹眼泪,有的孩子在哇哇大哭。从楼道经过也会听见教室里面哭声一片。送完孩子的家长们并不离开: 有的家长在窗外看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长贴在教室的门上听,甚至有的家长在幼儿园旁边的建筑中用望远镜观看孩子是否还在哭泣。

问题3

幼儿看到新教师,不愿进入班级。(中班)

案例:每天早晨教师们都会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入园。今天轮到班里新来的教师上早班,家长带着孩子来到班级门口,孩子看到新老师,马上躲到家长身后,眼睛紧张地盯着新教师。这时原班教师来到门口,孩子看到后马上高高兴兴地进入班级。

1. 园所对教师可开展以下工作

(1)进行师德培训和师德宣传。幼儿园管理团队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捕捉教师的在保健、保教等方面的工作优势,通过园所栏目大力在家长面前做好教师的师德宣传。

(2)小班 聘用适宜小班幼儿的教师,挑选具有细心、耐心和爱心品质的教师;开学前进行培训:如何家访、如何做家长问卷进行调研、如何进行环境布置、如何召开新生班级家长会、新生家长焦虑的策略指导;召开新小班教师会,对教师们进行“做幸福的小班教师”主题活动,既让教师为“我是全园教师中挑选出来最适宜小班的教师”而感到自豪,又让教师感受到做好小班幼儿工作、家长工作的责任与光荣;开展“做家长信任的教师”倡议活动。

(3)中班 开展教师讲座,介绍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如何从小班过渡到中班。

(4)大班 邀请幼教专家对大班教师进行“幼小衔接”讲座:衔接哪些内容、怎样衔接;针对“幼小衔接”,结合《纲要》《指南》精神,大班可以开展哪些活动。首先让教师对“幼小衔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然后让教师做好家长工作,正确对待“幼小衔接”。

2.园所对家长可开展以下工作

(1)开展家长调研,了解幼儿家庭情况及教育理念,调研可包括:父母工作单位、岗位;家庭的看护人员及每天成人陪孩子游戏多长时间;孩子日常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对于孩子入园有哪些问题;平时让孩子减少焦虑的方法;孩子入园后如遇问题最先采取怎样的方法(选择题)等。这样可以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理念及幼儿情况,方便班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对一些生活能力弱的幼儿,及时沟通改变家庭教育方法,为幼儿入园做好准备。

3.班级对教师可开展以下工作

(1)有序安排好对班级幼儿的家访工作,双方增进情感。

(2)班级组织教师结合幼儿9 月需求,开展“我的第二个家”“幼儿园是我家”“我长大了”“我和我的伙伴”“我升班了”等主题活动,增进师幼情感和班级归属感。

4.班级对家长可开展以下工作

(1)做好家访工作的安排。提前制订家访方案,将家访目的向家长讲清楚,与家长确定家访时间,主要了解家庭情况,调查并记录幼儿性格、饮食、身体状况、禁忌食物,熟悉幼儿、增进情感等。家访需要班级教师都参加,分工明确——有与幼儿交流游戏的,有参与家长沟通的,有记录的。(注意:为了保护教师,班级家访工作中禁止教师单独访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