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面临哪些有利和不利的

如题所述

有利:封建王朝初期的政策扶持;一些王朝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不利:封建国家的沉重赋税徭役负担;自然灾害;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望采纳,谢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5
  在封建社会中,个体农民面临以下有利和不利用的生存环境
  有利:封建王朝初期的政策扶持;一些王朝抑制兼并的措施。
  不利:封建国家的沉重赋税徭役负担;自然灾害;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封建社会: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组织。
  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
第2个回答  2015-08-02
你的这个问题太大了,不同时期不地点都很多的不同。所以我就宋朝一个普通收成的地区来分析吧。
农民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土地问题,地越多收成越多,当然相应的承担的税收也就越多。但这是一个曲线图,在税收不变的情况下,土地越多实际上收入也会越多。但农民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失去自己的土地。
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青黄不接的时期。春天是农业耕作住关键的时期。但这时候的农民手里最缺的事种子(冬天几乎吃完了所有的粮食)。于是他们只好向有粮食的富户借粮。当然利息是很高的,于是农民慢慢的越借越多,总有一天不能还钱,于是只好把地抵出去,卖给富户。这实际上对农民来说是有好处的,富户往往有权势,他们依附于富户可以少交不少的税。宋代准对这点王安石变法曾有过处理,就是政府直接借钱给农民,但冗官冗兵的问题使得不能执行。
第二,农民会因为富户家的人当了官更加的被剥削,富户一般会让家里的孩子读书,一旦出了当官的,富户则可利用手中权力,强行征取土地,农民只好因为依附于地主成了贫农。历朝历代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无非是个利字。
第三,农民不但要交付国家的税收,还要被征取大量的火耗税。具体的你可以看看相关的书。
封建社会中农民属于被压迫者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对他有利的点,如果说有那也只剩下一个就是他们可以随意造反,绝不受国家左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