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有关系吗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没有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养老金不再按级别,而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扩展资料: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调整范围。2018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2、调整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

3、调整办法。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基本统一。

4、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5、组织实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2019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打破“铁饭碗”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今后咋养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7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没有关系。

养老金与职称的关系: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其中: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养老金不再按级别,而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扩展资料: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就是说,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要领取养老金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二是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按照相关规定,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6

有关系 。

养老金与职称的关系: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其中: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通过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在职时的岗位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越高,其个人养老保险的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就越高,指数化缴费工资高。

不但个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越高,单位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也就越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内所累积的储存额也就越高,而这在计算养老金时对每个人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退休的工资与其所评定的职称有着多么大的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待遇包含统筹内支付和统筹外支付两大部分。基本养老金,包含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基础养老金计算是跟本人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包含视同缴费指数和视同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计算而来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跟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相关,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是跟每月的交费基数有关的,缴费基数又相当于跟职称挂钩,也相当于跟本人职称有关。

所以,职称在养老金计算中非常重要。不可能跟退休待遇没有关系。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将划为三大类,即公益服务事业单位、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在这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公益类事业单位才是保留的主体,并根据其职责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其中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防疫、广播电视宣传、图书馆都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应该说,只有一个依据“退休前的能力水平和社会贡献”。也就是说,退休前的能力水平和社会贡献大,退休后的待遇也应该大,把退休前和退休后截然分开是错误的。至于具体某个人职称职务“名不副实”,这是个案问题。至于退休人员之间退休后待遇差别过大,这是改革问题。

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转制前巳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含经批准的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按企业办法调整,并在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

转制前巳参加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和职工,应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应参加而未参加或欠缴养老保险费的应当补缴,并在补缴后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05
有关系。
没实行养老保险而是从单位领取全部退休金就与职称有直接的关系,职称越高,任职年限越高,工龄越长,退休时工资也就越高,按退休前在职时拿的全额工资来计算的退休费比例也就越高。
另一种情况是从社会保险机构拿退休金的,与退休前的职称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每个月按工资一定比例扣缴的养老保险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即交的越多,退休金越高。怎样才能交的多呢?养老保险可不是想多交就多交,想少交就少交,它是按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来缴纳的。比例是国家定的,这是不可能通过个人的能力来改变的,只有通过提高缴纳基数来提高每个月的扣缴金额。而基数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的。勿容置疑,职称越高,在高一级职位上任职越长,才能长时间得到在职期间的高工资,也就提高了每个月养老保险的缴纳金额,这样累计到退休,个人帐户上的养老保险缴纳金额才会更高。
再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效益好的单位还在社保机构发的退休金的基础上额外再发一块企业内补贴,这种补贴根据单位收益情况每次向上浮动时(也就是俗称的“涨工资”时)就肯定按照职称和职务来定涨多少。
第4个回答  2015-02-08
有关系。职称是退休时计算退休金的依据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