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民国时期的警察,大多数是配的步枪?

如题所述

其实当时的警察这样做,实在是无奈之举。毕竟民国是一个乱世的状态,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而且枪支非常混乱,所以当时的警察都会配发步枪。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1、首先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

现代的警察也配备的有步枪,步枪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但是想应的,穿透性也比较强。所以在维持治安的那种环境下,步枪绝对不是最好的选择。在当时的治安情况下,还是步枪更有威慑力。而且步枪拥有枪托,还可以少带一个警棍,所以大量基层的警察往往都是佩戴步枪。在武器方面和士兵差不太多,无非就是多了手铐之类的。而且这些警察的训练也是按照军队的标准来进行的,只不过增添了抓捕等科目。虽然大部分的训练强度和正规部队有区别,但是用来进行治安管理还是没有问题的。

    2、其次枪支泛滥,所以不得不使用步枪。

一般情况下,只要一个国家陷入到混乱的状态下,那么最先泛滥的一定是枪支弹药。在当时也是如此。而如果警方的火力不够的话,是很难对罪犯形成压制性的火力的。而且当时的警察是非常混乱的,基本上都是由二线部队的士兵直接更换装束和编制组成的。所以步枪也跟随士兵一起进入了警察部队。而且步枪威力大,只要打在人身上,即使不是要害处,也马上就会失去战斗力。毕竟当时的步枪使用的子弹是全威力子弹,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比现在的步枪要大。只可惜基于当时我国的工业水平,无法生产半自动的步枪,只能生产栓动步枪。所以火力密度多有不足。

    3、当时的警察并不是只负责维持治安,还会参与剿匪作战。

当时的警察部队的战斗力和杂牌部队实际上是大差不差的,甚至出现了很多警察部队在抗日战场上和日军打的有来有回的现象。比如当年的税警总团,虽然是警察的名义,但是在当地,也是装备最为精良,人员训练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在当时指挥官的领导下,多次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而且还和日本军队进行了正面作战。其实这些警察并不是单纯的训练出来的,而是经历过实战。多次经历了剿匪战斗,虽然土匪的战斗力和日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毕竟也是实战经验。

    4、手枪其实比步枪的造价更高,所以步枪更便宜。

虽然步枪看起来非常大,但是制作工艺还是相对简单的。手枪就非常精密了,而且从训练角度来说,手枪的训练周期也更长,而步枪的训练周期更短一些。这一点从美国的家居防卫课程上就可以体现出来。手枪无法抵肩,所以后坐力需要手腕承受,普通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不然很容易一不小心弄伤自己。所以当时的警察主要配备的还是步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0
因为这个便宜,而且杀伤力还可以,非常适宜警察值班时用,步枪很好制造,量也多,自然会优先用它。
第2个回答  2020-07-07

民国时期的警察和现在的警察不同,那个时候他们的管理比较混乱,有的时候警察会被当作军队用,所以大部分人平时都配步枪。因为手枪在军队当中会吃亏,但也不是所有警察都拿步枪,具体的还要根据不同的警种来分类。

我们想象中的警察都是到处抓凶手,也就是刑事警察,但在民国的时候分类比较多,刑事警察比较少,大部分都是武装警察,由于当时的治安和组织比较混乱,所以大部分人都负责维护治安,所以给他们配备步枪,能够有效的保卫疆土。之所以管理这么混乱,就是因为当时没有警察知道新政时期才开始推行警察的制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朝被迫签订了不允许军队驻扎天津的不合理条约,所以袁世凯暗中抽掉了一部分人模仿西方警察的衣服,就这样逐渐成为了警察队伍。

当时的警察只是穿了一身衣服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职能,有的时候也就是抓个小偷,但是当时的治安问题很严重,经常会有土匪或者山贼一类的人,如果给他们配备手枪在火拼的时候就会吃亏,所以大部分还是会配备步枪。后来由于要在大城市里进行治安,这个时候天天背着步枪会引起民众恐慌,而且大城市的治安要求比较高,所以慢慢地就给配备了手枪。

其实说了各种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费有限,因为手枪结构比较小,所以成本比较高,步枪的性价比比较高,所以前期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就给配备的步枪。再到后来各方面比较完善,北洋政府倒台之后,开始对警察进行了新的分类,军队和民事的警察功能就分开了,这个时候军队的警察就会配备步枪,而民事警察就会配备手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08
因为民国时期的警察还要和土匪火拼,自然就需要威力更大的步枪。
第4个回答  2020-07-08
因为当时的步枪制造简单,价格便宜,手枪的价格则十分昂贵,自然大多配备步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