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高炽死后皇后为什么没殉葬?

如题所述

人殉就是用活人陪葬死人,这是一种残忍、野蛮的陋习。

此制度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在奴隶制社会最为盛行,考古发现,在商朝达到了顶峰。

从春秋末期和战国开始,这一制度就开始了衰弱,到了汉朝基本上就绝迹。在隋唐时期,基本上见不到人殉的事情。

但到了朱元璋时,却又开了这个恶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薨,朱元璋下令朱标的妃子陪葬。

后来,朱元璋临死的时候,下令其皇位继承人皇太孙朱允炆,在其死后把他四十六位妃子全部殉葬。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遵照遗嘱,仿照古制,凡是没有生育过的的后宫嫔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

到底多少人殉葬,哪些人殉葬,葬在了哪里,这些事史书都没有具体的记载,都是专家们在揣测。

据明末毛奇龄所著的《彤史拾遗记》记载: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

毛奇龄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朱元璋下葬之后,朱允炆对这些生殉宫女的家属,进行了表彰和封赏。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等,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者也。”

这个推断是很有道理的,可见朱元璋的人殉确实是史实,对于究竟有多少人是另一回事。

但具体哪些嫔妃是殉葬了呢?看一下朱元璋后妃的情况。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洪武十七年(1384年),马皇后丧期结束,李氏被册封为淑妃,因为明太祖誓不再立后,由李淑妃代替过世的孝慈高皇后掌管后宫。

不久,李淑妃逝世,后宫由郭宁妃掌管。

朱元璋除了马皇后之外,有史料记载的妃嫔共二十一位。只有成穆贵妃孙氏病逝于1374年,有具体的记载,其他所有妃嫔死亡时间都无从查考,是否全部殉葬不得而知。

从朱允炆遵照朱元璋遗嘱,处置朱元璋妃嫔来看,主要是没有生育的全部殉葬,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准则。

朱元璋之所以再次施行这个残忍的制度,有史学家的说法是朱元璋由于相貌的问题,得不到女人的欣赏,即便做了皇帝,许多女人也不感冒,于是,对女人特别仇视。

但我认为,或许是朱元璋看到前朝许多帝王秽乱宫闱之事,父王死了,儿子淫乱其父王后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直接把他们殉葬,一了百了,图个清静。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于北征途中,遗诏明确说明,“丧礼一如高皇帝遗制。”朱棣虽然没有具体说要人殉,但按照朱元璋的遗制,这就是少不了的事。

国内没有资料记载这事,在朝鲜资料《朝鲜李朝世宗实录》里,记载了朱棣死后殉葬的情况:

“帝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之于庭,饷辍,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围于其上,以头纳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颈而死。”

朱棣的皇后徐氏死于1407年;昭献贵妃王氏死于1420年;昭懿贵妃张氏死生卒年不详,其他的妃嫔大多都是殉葬。

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炽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从能够查阅到的一些资料来看,朱高炽有十一位后妃。除了皇后张氏及贞静敬妃张氏,其余妃嫔除了早亡,全部殉葬。贵妃郭氏以下共五人,无一赦免。

朱瞻基处置其父皇后妃的情况来看,是极度残忍的。他除了没有把他的亲生母亲张皇后为其父殉葬之外,仅仅留下了一个敬妃张氏。敬妃张氏因其勋旧之女,特恩免殉葬。

像恭肃贵妃郭氏,生有朱瞻垲、朱瞻垍、朱瞻埏三子,也一同被殉葬了。

从朱元璋、朱棣二位帝王殉葬的情况来看,基本还是没有生育子女、地位较低的妃嫔,但到了朱高炽这里,朱瞻基除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其她几乎全部殉葬,不管有无儿子,不管地位贵为贵妃,除了一个敬妃张氏恩免,其余全部殉葬。

照此看来,如果皇后张氏不是朱瞻基的亲生母亲的话,恐怕也要殉葬。

人殉制度本就是野蛮残忍、毫无人性的制度,就说不上合理与否。朱元璋实行人殉制度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哪些人可以恩免,哪些人必须殉葬。这根本而言,恐怕就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打击敌对势力,巩固自己的政权。这与子幼母壮必须处死还不同,朱瞻基即位时已经成年,足可以掌控局势。

但朱高炽死后,如此处置妃嫔,的确太残忍,无论是出于朱高炽遗诏,还是妃嫔们出于自愿,朱瞻基如此处置都违背了人性、天理。

朱瞻基死后,其贵妃以下也是全部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才废除了这一制度。

朱祁镇在位没啥成就可言,但废除这一制度也算值得称道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