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如题所述

一、“知地取胜,择地生财”作为春秋时期的顶级军事家、谋略家,范蠡在选择从商之路后,以其战略家的眼光,认为陶地地处天下之中,四通八达,是最佳的货物贸易之地,于是,果断以陶地为自己的商业大本营,

果然,在此地范蠡赚下了富可敌国的财富,也赢得了陶朱公这一商业祖师的美称,再一次名留青史。商场如战场,同样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地利用范蠡的话说正是“知地取胜,择地生财”,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环境,做起生意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二、“时贱而买,时贵而卖”这一条经营天规,强调的是做生意赚钱,要善于根据时机来把握商机,在买进与卖出之间赚取差价、赢得利润,在经营中,一旦发现买卖的时机一到,就要像蓄势待发的猛兽凶禽一样,果断出手。

三、“见端知未,预测生财”南宋年间,都城临安城突发大火,一位姓裴的生意人的店铺也烧了起来,但他并像别人那样去救火,而是组织人力到杭州城外采购芦苇、竹木、砖瓦等建材。大火过后,建筑物需要重建,建材热销,价格飞涨,

姓裴的生意人趁机大发其财,赚到的钱远远多于大火带来的损失。见端知未,管中窥豹,对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是生意人赚钱最大的本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

释义: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老子特别善于从自然规律中参悟出人生道理,比如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因此,人也应该学习“水德”,为而不争,最后福气反而更多。

不争,是老子思想的精华之一。不自见,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的人,不轻易激怒;善于胜敌的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表示谦下。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为人处世,“不争”才是王道。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这用金庸先生的话说就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用《卜算子·咏梅》里面的话说就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经·第七章》

释义: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易经》里面有句经典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体的运动刚强劲健,所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所以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一则是因为它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更主要是因为它们“不自生”,即不占用外物(比如说名利)。天空之所以如此浩瀚,是因为它懂得包容万物,自强不息;大地之所以如此博大,是因为他懂得藏污纳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老子用“玄德”一词来形容天地的美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

人也要多学习天地之“玄德”,多奉献付出,少占用名利,才能更加长久,越发展越好。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老天不会亏待那些默默奉献的人儿,因为善有善报。而且,你的善报还会传给自己,正如《易经》里面所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即行善积德的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庆;而作恶坏德的家庭,必定会有更多的祸殃。

3、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德经·第六十六章》

释义: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

大自然中,善居下位的江海,容纳百川,积蓄更多力量;人也要向大自然学习,善居下位,包容万事万物,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恢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7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语言极为精辟,是至理名言,形成诸多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七章)、“上善若水”(八章)、“少私寡欲”(十九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七十八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有的原句,今已演变为警句,广泛流传。如:“功成,名遂,身退”(九章),现为“功成身退”;“知其白,守其黑”(二十八章),现为“知白守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现演变出“大智若愚”;“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七十三章),现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现为“知足常乐”;“宠辱若惊”(十三章),现为“宠辱不惊”。
第3个回答  2021-01-06

第4个回答  2020-12-07
首先,道德是一种人的品质,你会做人了,做事情才能会做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