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年级了如何培养自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8
一致的作息规律,行动代替语言

在要求孩子做某件事前,父母最好先跟孩子商量好具体的细节。如晚上睡觉这件事,很多人头痛孩子明明眼皮都在打架了还不肯去睡觉,一定要玩至睡着或者累得发脾气为止。父母应该为孩子制定一定的作息规律表,与孩子商量晚上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作息制度。

比如我家一般傍晚五点半至六点之间吃饭,七点半前完成洗漱工作,七点半至八点是亲子共读时间,八点后有十分钟时间教孩子认几个中文字,剩下的时间让孩子自主阅读,八点半准时关灯睡觉(冬天是七点半)。

在与孩子商量时间表的时候孩子通常会满口答应,但真正做起来时他们会想方设法拖延。而父母需要做的是雷打不动地按照时间表执行各项任务,让孩子知道需要遵守的是商议而得的规则,而不是父母的权威。

GIF

比如说,我儿子晚饭后总是拖延着不肯去洗澡,我提醒无效后,便不再提醒,到七点半时,我会牵着他的手带他到浴室让他洗澡。这是行动代替语言的一种方式,不要无休止地提醒或要挟,只需要上前去牵着孩子去做这些事就好。

如孩子正在读书,时间到了也催促过却不去洗澡,那我会把他的书轻轻拿走,牵着他的手至浴室,说:“你洗完澡出来后可以继续读书。”如果他在七点半前完成洗漱,我会非常高兴地与他一起享受亲子阅读时光,而如果他洗漱完了出来已经超过时间了,我会告诉他很遗憾今天没有时间亲子阅读了,只能教他认中文字和让他自己读书,八点半准时睡觉。而如果他八点才洗完澡,那根据商定,他就得马上睡觉,而没有任何阅读的时间和机会。

也就是说,八点半睡觉这一点稳如泰山雷打不动,如果拖延,那需要减少的就是他热爱的读书时间。在孩子心目中,父母越是不允许他们做的,或者用来作为奖赏的,必定会让他更依恋。因此,不要用玩电子游戏作为奖赏,虽然它效果明显,但实际上却短暂有效,也会让孩子痴迷于这种奖赏物。用阅读作为奖赏,可以让孩子痴迷阅读,倒不是一件坏事。

德州的夏天很长,常常晚上九点才天黑。儿子八点半时躺在床上,外面感觉还是大白天。他说为什么还没天黑就要睡觉。我笑笑说天还没黑就要睡觉感觉的确很怪,但你已经到睡觉时间了,你需要遵循的是你的作息规律,而不是太阳的作息规律。然后让他躺下关灯。孩子因为累了一整天,躺下便会秒睡。
第2个回答  2020-10-08
一、利用行为规范形成自律

三年级正是行为习惯初步养成的阶段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让学生熟记《中小学生行为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平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利用学生行为规范中的内容明确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是非观和道德观。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再通过反复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不自觉地去遵守行为规范中的内容顺其自然形成自律。

二、细化班级管理事务养成自律

由于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较少班主任对学生要求的很多事情他们虽然知道但总是做不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力和实践力不足。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把工作做得很细致。就拿打扫卫生这件事情来说因为一、二年级时班级的卫生是由家长打扫的到三年级后学生就要学会自己打扫班级卫生。但他们没怎么打扫过卫生不会打扫。这时如果班主任只安排谁是第几组打扫卫生的打扫哪一块。那这样下去卫生将会打扫得用时很长又不干净。但如果班主任将卫生分工细化到每一个人比如谁扫第几组谁拖第几组谁擦哪几个桌子等。然后把详细的值日生表公示在班级内这样既分工到位指令又明确学生就明白干什么了。但只知道干什么活还不行还要学会怎样干。这就需要班主任再进行扫地、拖地、扫垃圾等各方面的专门指导和训练。通过这样细致的安排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工作干好也不会出现扯皮现象。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学生自律的行为习惯。

三、制定积分奖励制度促成自律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持久性也较差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激励制度推动他们保持自律。因为自律行为养成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此项积分奖励制度也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教师控制学生的工具。教师在制定该制度时应该充分征得学生的意见通过开班会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哪些行为应该奖励。再结合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尽量制定完善的加分项使每个学生都感觉到公平这样大家都愿意去做。对于减分项要格外慎重这也是让学生形成自律的重点。班主任平时要多观察及时记录学生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再在每周班会上让学生充分反映周内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并将这些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统计制定积分制度中的扣分项。这样就会让学生心服口服服从班级管理自觉改正不良行为。积分奖励制度的制定很重要但具体的执行也很重要。将积分记录本分组发放给每个小组长交叉管理登记每月一换全班同学进行监督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将积分情况每周一公示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自律每半月一兑换刺激学生形成自律。最后在积分兑换环节中根据学生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奖励。如不同等次的奖品、减免家庭作业卡等双层激励学生促成自律。

四、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筑成自律

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场所不光是在学校。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模仿所以家长的行为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孩子。这就需要家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共同筑成学生自律。对于在学校孩子出现的不良习惯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教育和纠正。但如果在家中无人督促就会出现学生在学校规规矩矩在家中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这样下来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徒劳的。如果班主任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双方共同督促孩子效果。那么孩子就会潜意识地提醒自己时时要管好自己不能任意而为。这样对孩子自律行为习惯的养成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