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名言警句通用

如题所述

渝岸按照领域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金句,希望对大家的面试准备有所帮助。
理想信念篇
金句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 参考释义
没有立下目标和志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 例 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金句二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参考释义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难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
● 例 句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理想的力量不是钢铁、胜似钢铁。把理想信念立在心田中,挺到行动中,我们一定可以激荡起奔涌澎湃的青春力量。
为民情怀篇
金句一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 参考释义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 例 句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身处乡镇、村社的基层干部,官职虽小却责任重大,只有与广大群众相向而行,用自己的真心换取群众的信任,才能不断拉近彼此距离,成为为群众纾困解难的“暖心人”。
金句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 参考释义
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 例 句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之事无小事,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把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干部成长篇
金句一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参考释义
要检验玉是真是假,须在火中烧它三日;要辨别不同的木材,须在它长满七年之后。
● 例 句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年轻干部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他们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深入了解。
金句二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 参考释义
宰相都是从基层州部中锻炼上来的,而猛将都是从军队卒伍中摔打出来的。
● 例 句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年轻干部历练成长最好的土壤,常去基层“墩墩苗”,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才能让视野更开阔、让心性更朴实。
团结奋斗篇
金句一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 参考释义
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 例 句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梦想的殿堂由一砖一瓦垒成,当每个十四亿分之一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奔跑,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的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金句二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 参考释义
积聚集体力量,就能无往不胜;集思广益做事,就能无所不成。
● 例 句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道德修养篇
金句一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
不防于小,终亏大德。
● 参考释义
不虑及细小之事,就会酿成大祸;不防范微小之处,终会伤大节、毁大德。
● 例 句
“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只有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不因“小腐败”而违规逾矩,不因“小问题”而姑息迁就,不因“小意思”而欣然笑纳,才能在慎微中积下尺寸之功,锻造金刚不坏之身。
金句二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 参考释义
既不被蝇头小利引诱,也不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迷惑。
● 例 句
坚持从小事小节上约束自己,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多积尺寸之功,筑牢道德之基,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增强“百毒不侵”的免疫力。
法治建设篇
金句一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 参考释义
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
● 例 句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制定法规只是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是要通过严格执法让法规产生现实约束力。
金句二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 参考释义
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 例 句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抓好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既要有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也要有最刚性的执行、最有力的措施。
勤俭节约篇
金句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参考释义
遍观历代前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多由勤俭,衰落常因奢侈。
● 例 句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迈步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落实到一点一滴的行动之中,从而汇聚起奋勇向前的强大正能量。
金句二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参考释义
一碗粥一粒饭,都要思考它们来之不易;半丝半缕的衣物都要想到物资产生的艰难而加以珍惜。
● 例 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既要靠党员和领导干部带头,也需要每个人行动起来。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不奢华、不浪费、不攀比,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青春奋斗篇
金句一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 参考释义
年少时勤奋努力必将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切莫懒惰懈怠,虚度光阴。
● 例 句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在精神饱满的青春里奋勇直前,不怕苦、能吃苦,锻造出坚韧的意志,勾勒出奋斗最美的姿态。
金句二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
● 参考释义
在年轻的时候虚度光阴、一无所成,等到年老的时候,恐怕也就只有空自悲叹、追悔莫及了。
● 例 句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青年一代,面临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机遇,也肩负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实践实干篇
金句一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 参考释义
坐着谈论大道理,不如亲身实践。
● 例 句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干工作最忌做虚功、出虚招,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清谈客没有舞台,实干家未来无限。
金句二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 参考释义
大道理的本质都是极其简单的,保持真抓实干的作风才是最关键的。
● 例 句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实践证明,搞花架子、下表面功夫、做官样文章,就不可能为地方求得发展、为群众谋得利益。唯有崇尚奋斗、苦干实干,保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精神,才能交出被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答卷。
生态文明篇
金句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 参考释义
生态环境良好文明才能兴盛,生态环境衰败,文明也会衰落。
● 例 句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金句二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 参考释义
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
● 例 句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贵在行动,重在坚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释义: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就连烂木头也折不断;坚持不懈,坚硬的石头也可以镂空。
运用领域:在面试答题中,与年轻人价值取向相关的话题都可以用。比如题目:有人说干一行,爱一行;也有人说爱一行,干一行,对此你怎么看?我们在表态后进行分析,就可以引用这句话,表达出不管选择哪一行,只要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我们都可以将工作做到极致,以此增加自己的答题亮点。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释义: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
运用领域:适用于求职动机类题目。比如题目: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谈谈你的理解。答题中可以引用这句话展开分析论证。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德,道法自然。
               ----《老子》
释义:人类活动要遵循周围的自然环境(地)的变化规律,自然环境的变动必须遵循宇宙(天)的运动规律,宇宙(天)的运动必须遵循“道”的规律的支配,而“道”所遵循的规律是“道”己身的法则。
运用领域:适用于环保相关的话题。比如题目:请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等方面谈谈当前很多地方开展生态移民及退耕还林政策,谈谈你的看法。对该题目分析论证时可以引用老子的这句话,表达退耕还林就是在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热的和谐共生的目的。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运用领域:与养老话题相关的都可引用。比如题目: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独居老人越来越多,针对社区独居老人养老问题,你作为社区工作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可在一开始答题表态中引用为:常言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决好养老问题不仅关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反映政府的治理水平和能力。

加群交流

群内答疑更及时

关注有礼

关注提问专人解答

线上学习

免费公开课等你来

在线题库

各类考试模拟练习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0-10-27
名人名言不仅仅可以用在演讲题目中,在综合分析、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等类型的题目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今天中公教育讲师跟大家分享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帮生在答题的时候用在开头让考官眼前一亮或用在结尾升华主题。
1.民无信不立。—— 孔子
2.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3.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4.一言九鼎重千秋。—— 陈毅
5.守信用胜过有名气。—— 罗斯福
6.诚实是的政策。—— 富兰克林
7.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8.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9.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孔子
10.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1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 颜渊》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司马光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15.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荀子
16.诚实是最丰富的传代物。—— 克尔
17.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 莎士比亚
18.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19.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20.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21.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22.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2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24.立足于诚实,其乐可无比。—— 戈特
以上仅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20-10-03
民本篇:
1.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2.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3.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4.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
5. 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王安石
6.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
7.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末黄宗羲《原君》
8.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9.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贞观政要·务农》
10.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1. 忧民之优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
12. 人以德为本,官以民为基。
13.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14.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宋·苏轼《赐新除中大夫守尚书右丞王存辞免恩不允诏》
15.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明·黄宗羲《原君》
学习篇:
16.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孔子
18.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程子
19.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20.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1.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荀子《劝学》
22.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2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孔子
24.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自省篇:
25. 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毛泽东
26.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
27. 智者受赞扬时,常常反思;愚者受批评时,句句反驳。
28. 听不到奉承的人是一种幸运;听不到批评的人却是一种危险。——牛根生
2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30.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
31.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2.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理想篇:
33.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34.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35. 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宣永光
36. 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林逋
挫折篇:
37.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德】
38. 如果无风鼓帆,就奋力划桨。
39. 困难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是铺路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
40. “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选自易南《人在矮檐》
41.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 郑板桥
42.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3.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45.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4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47.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8.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49.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毛泽东
50.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51. 万人万双手,拖着泰山走。——俗语
52.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 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金钱篇:
53. 做人不失德,从政不失勤,为官不失廉,为首不失严。
54.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
55. 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墓。——牛根生
56.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古训增广贤文》
57. 领导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仆,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面前是利剑。
58. 把钱用在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的事情上,不要错花一分钱。——(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59. 财宝如火,你认为它是有用的仆人,但转瞬之间它就摇身变为可怕的主人。——(英)卡莱尔
60.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鲁迅
61. 人生是海,金钱是船夫。如无船夫,度世惟艰。 ——威克林
62. 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
63. 权力意味着责任,职位意味着奉献。
64.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65.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
地位篇:
66. 人并非为了地位做事,而是做了事才有地位。
67. 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68. 荣誉应该是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 ——普利尼
69.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
70. 荣誉不能寻找,任何追求荣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歌德
7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奉献篇:
72.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73.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 ——葛登纳
7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
75.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
76.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勤俭篇:
77.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
78.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79.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0.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
8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82.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
83. 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8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85.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朱柏庐《治家格言》
86. 君子耻食其食而无其功,耻服其服而不知其事。——宋·苏洵《彭州圆觉禅院记》
践行篇:
87.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88.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89.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90.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家语·困誓》
其他:
91.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9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3.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94. 非淡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淮南子·主术训》
95. 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
96.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97. 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98.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有所未正也。——宋·苏轼《私试策问七首之七》
9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00.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