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鲁迅的足迹800字

如题所述

寻访鲁迅的足迹
这是第一来绍兴,来到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包括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鲁迅故居(含百草园、绍兴民俗展览、朱家台门)、三味书屋等全部建筑,是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
我们是怀着一份崇敬的心理去参观的,对于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坛巨匠,我们只能永远地缅怀,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曾读着先生的文章而长大,对先生的尊重就不用多说了。先生的许多作品都是我所熟悉的,上小学、中学时还背过一些片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时课本里的片段今天总算亲眼目睹了。
鲁迅故居位于绍兴市中心,整个旅游范围是一条保护下来的仿古街,街的两端设置了路障,不让机动车驶入。整条街道是用一块块方形的石板铺砌而成,街道两旁都是古香古色的老房子,鲁迅的祖辈家庭身份很是显赫,有几套很大的房子,每套房子相隔不远,都处在街道的右边,依次分别为鲁迅的祖居、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另外,著名的咸亨酒店也座落其间。街道的左边是一条小河,水面上停泊着几艘乌蓬船,摇摇荡荡,整条街更增古色古香。
跨过河上窄窄的石板桥,到了鲁迅的祖居,里面陈列着家族的显赫历史。在一间大厅里悬挂着“德祉永馨”的牌匾,下面是一幅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画像。鲁迅先生的亲祖母很早就过世,另一位就是在先生作品中经常提到给先生讲故事的后继祖母。跟着导游依次参观了小姐,孩子,老爷夫人的房间以及其他的厨房、琴房和沐浴房等。不过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一个小厨房,里面陈列着一些农用炊具碗筷,据说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和闰土相识的地方。站在同一个屋檐下,感受着很多年前的气息,耳旁仿佛听见了两个小孩天真无邪的笑声。
祖居的斜对面,就是鼎鼎有名的三味书屋了。进了大门向左拐,就到了先生真正读书的小屋,迎面就可以看见对面中堂上方悬挂横匾一块,上书“三味书屋”四个大字,下面是一幅画着梅花鹿的中国画,这个地方应该就是先生刚进学堂时对匾行礼的地方了。小屋的角落里就是先生曾经坐过的位子,上面就有先生曾经刻的“早”字,可惜学堂不让进。我也没能看到先生亲刻的“早”字。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经过大堂左侧往里走,穿过一条小弄,就到了曾经给先生的童年带来无数欢乐的百草园了,听导游说这里剩下的真正实物只有短短的泥墙根和光滑的石井栏,其它的景物都是后人根据先生的作品复原上去的。看着眼前的景物,脑子里还在回忆着先生笔下的百草园。虽然实物和先生笔下的景物有些许的差别,但我们还是用崇拜的心情记录下每一个看到的景物。毕竟这里曾经是先生生活的地方。
从百草园的侧门穿过,就是另外一个小院了,院子里有三尊铜塑像,是一个老奶奶摇着蒲扇给他孙子讲故事,老奶奶的边上卧着一只猫,这应该是先生的奶奶给他讲故事的情景了。最为有趣的是,三尊铜像的边上还有一个小板凳,专门给游客留着,你可以自己做一个认真听讲的姿势,仿佛就完全融入到了这种氛围之中,时光在刹那间回到了100多年前,你可以同先生一起享受他单纯而快乐的童年。
从这个小院进到一个小屋,里面有三尊蜡像,一个老的跪在地上向祖先上香,后边分别站着少爷和老管家,三尊蜡像栩栩如生,听导游说这里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祝福》里面的场景了,到了年三十,大户家族都要向祖先祭拜,封建社会里只有主要的男人才可以进行这项神圣的使命,像祥林嫂这种社会底层人只能干洗洗碗这种杂活的。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三尊蜡像,却始终找不到有关祥林嫂的任何相关记录。也是,在旧社会,像祥林嫂这类社会最底层的人,如果不是鲁迅先生记录下这段尘封的记忆,世上根本不会有人提起祥林嫂这个名字。
走出这条石板街,向前再走50米,就是著名的咸亨酒店了。一个小酒店因为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孔乙己而声名远扬,不得不惊叹于先生的号召力!
先生死于1936年,至今已有七十五个年头了。
印度文豪泰戈尔诗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我觉得此言用在先生的身上再也恰当不过了。先生的一生,是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生是圣人,他堪称“民族魂”。因此,鲁迅是属于整个民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