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中“车六七百乘”的“乘”是什么意思?

急.....

指一辆兵车。

古代称四马一车的兵车为一乘,秦朝时期每乘战车是前驾4马,甲士3人,“车六七百乘”,就是有六七百辆战车,也是反映起义军的浩大声势。

《陈涉世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以及相继而起的各路起义军的胜败兴替,描述了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肯定了陈胜在反抗秦王朝统治斗争中的功绩。

扩展资料:

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秦朝战车的乘法和使用情况,可以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兵得到准确反映。

尽管出土时木质车体已经朽毁,但从陶质的战马、甲士的分布情形可以看出:每乘战车仍然是前驾4马,甲士3人,战车的形制也没有很大变化。

秦汉之交,汉将樊哙曾以轻车和骑兵攻破雍南;汝阴侯夏侯婴善用战车,曾4次以战车突击立功;车骑将军灌婴曾以车骑追击项羽至东城。说明在汉初的战争中,战车仍然发挥着一定作用。

大约到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前87),汉王朝的军队为了与匈奴进行持续的战争,发展了大量骑兵部队,此后,战车在战场上便逐渐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9

指一辆兵车。古代称四马一车的兵车为一乘,秦朝时期每乘战车是前驾4马,甲士3人,“车六七百乘”,就是有六七百辆战车,也是反映起义军的浩大声势。《陈涉世家》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



写作背景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筑长城、修驿道,并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秦朝统治者还制订了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二世元年七月大泽乡九百人走投无路的命运,正是全国劳苦大众处境的缩影,这也是大泽乡的星星之火能点燃全国范围农民起义燎原烈火的原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08
“乘”的读音是:shèng,量词,辆的意思。
陈涉世家
汉 ·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第3个回答  2021-04-08
乘,音shèng,意为辆,战车。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
一乘即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三百乘即车上甲士900人,车下步卒21600人,后勤人员7500人,共计30000人。
常有根据诸侯国的兵力将各国称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皇帝也因此而常被称为“万乘至尊”
古代的车除了供贵族乘坐外,主要是用来作战。一个国家兵车的多少,常常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因此就有了“百乘(shèng)之国”、“千乘之国”甚至“万乘之国”的说法。指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乘”作为乘车是一车四马;作为战车,应理解为一个战斗单位。
车上有御(驾车的)、射(主要攻击力量)、车右(防卫的)3人,车下75个步兵,一乘指75人的兵员。
古代乘车很讲究礼仪。贵族出行所用的车,左为尊者,中间是御者(驾车的人),右边是陪乘人称骖乘(参乘),其任务在于随侍尊者,防备车辆倾侧。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乘的意思: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读音】1.乘 [chéng] 2.乘 [shèng]
【部首】 丿
【笔画】10
【含义】
1.乘 [chéng]
2.骑,坐。
3.趁着,就着。
4.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5.佛教的教派或教法。
6.姓。
乘 [shèng]
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
2.古代称四为乘。
3.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
【组词】乘法 千乘之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