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1.爸爸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爸爸与孩子的相互交往,在与妈妈-孩子交往相衬托和对比的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作用和态度产生理解;这方面如果没有爸爸的参与,男孩的男性特征和女孩的女性特征都将因没有鲜明对比而受到削弱。4岁前不与爸爸一起生活的男孩在性别角色上趋于女性化,同时,早期失去父爱的女孩在女性角色的形成上也受到影响。
2.爸爸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由于爸爸引导孩子参与的游戏往往较多是运动性、技术性和智能性的。爸爸较多以他们固有的男性特征,诸如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影响孩子。他们热情、宽厚、敢于冒险、勇于坚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和学习。这就与孩子从妈妈的性别特征中得到诸如关心别人、同情心、温和、善良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结合起来,形成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3.爸爸影响孩子认知的发展
孩子经常从妈妈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或物品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而爸爸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有研究发现,爸爸与孩子交往的数量与孩子的智商有正相关(也就是交往数量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发现,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4.爸爸对孩子社会行为的影响
爸爸与孩子为伴往往能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爸爸引导孩子游戏,与之频繁的交往,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双方更多以平等的、有来有往的方式进行,从而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语言、体会对方感情,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期间,孩子不但学习了行为准则,而且懂得了许多社会交往技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