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吃什么药好

如题所述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著,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9
治疗麦粒肿的最好办法是切开排脓,很快就好。术后要注意适当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必要时用消炎药如:先锋霉素
又称睑板炎。开始眼睑红肿,但因睑板较深,新的疼痛较重。脓肿未溃破时在睑结膜上常露出黄色脓头,成熟后可自行穿破排脓而愈。无论内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长“针眼”时,切忌挤压。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结合膜囊内涂0.&127;5%金霉素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药膏等。每日2~3次。有全身症状者,可服抗生素或磺胺药,也或肌注青霉素。外麦粒肿局部明显软化,但尚未溃破时,可不用麻醉,与睑缘平行切开排脓;内麦粒肿结合膜面上有明显脓头时,可滴0.5%的卡因3次,待表面麻醉后,用刀尖与睑缘垂直切开排脓。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食物,多次水并保持大便通畅。如果麦粒肿长期未退留下硬结,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在睑结合膜面切开刮除内容物,并剪除残囊及肉芽肿。
第2个回答  2013-10-06
麦粒肿吃的药有:
1、处方药: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
2、非处方药:肿痛安胶囊、蒲地蓝消炎片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2
抗生素就不需要吃了。要是很多棵,而且是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的麦粒肿要吃抗生素的。真是晕死,现在这种医院把赚钱放在了首位啊。
第4个回答  2019-09-12
不用那么麻烦吧..你长了很多粒啊?一般擦个眼膏就可以了。像金霉素眼膏,几毛钱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