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节选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言的后两句,基本意思是:某处地方原本空无一物,又到哪惹来尘埃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05

白话文翻译: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两句均采用了倒装语法结构,可理解为“本无菩提树,亦非明镜台”,《菩提偈》前两句是针对神秀《无相偈》的前两句所作,应联系在一起理解。菩提树: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觉悟成佛。明镜台:僧人坐禅之处,据《资持记》下二之三:“坐禅之处,多悬明镜,以助心行。”

何处有尘埃:这句是针对无相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作,佛性清净,色即是空,所以尘埃也是空。尘埃:佛教认为各种尘埃都是污染人的性情的东西,《净心戒规》云:“云何名尘,沾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

扩展资料:

《菩提偈》

[作者]惠能

[全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菩提偈 (菩提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至于这首诗的来历,在《坛经》第4-8节中有一个清楚的记载:吴祖的红人“召众弟子一日来”,请“各抒己见”,他说,如果你明白了一般的意思,那就是“付衣报国六代”,鸿渐的大弟子在门前写了一首诗:“身如菩提树,心如镜。”总是刷洗,从不灰尘。洪仁知道了,就叫神虚坐在殿里说:“你做这首诗,就看不见了”,“如果你找到最高的菩提,就得不到了”,于是他叫洪仁“再作一首诗”。还有“秀几天,别做了。”。也就是说,怀宁的诗歌是针对精神软弱的吴湘姬据《祭坛经》记载,慧能是文盲。他先是“请人读”沈修的诗句,然后又写了《请你了解作者在西墙上的问题》一诗。


和沈修一样,这首诗在实践中是不同的。沈旭的“五香集”诗歌使他失去了荣仁后继者的资格,成为北宗的创始人。由于申秀强调“勤刷牙”,后人称之为“循序渐进”的“分步训练学校”。惠宁诗歌完全否定了《秀姬》的应用,即唯心主义的客观唯心主义即“洞见”,因为它直接抓住了“以眼还眼”的要害。
在《坛经》第二十节中,惠能指出:“世界的本质是自我净化,一切规律都是自我本质。如果你想到所有的恶,就去做;如果你想到所有的善,就去做。”这是惠能“洞见论”的基础。在他看来,“愚者”和“智者”、“善者”、“恶者”和“佛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范”到“武”,这只是一种思想。“放下屠刀,站在地上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后来的中国哲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节是吴湘吉的作品。本文的目的是要展示“镜”的纯洁性,即“自性”的纯洁性,这是佛教徒认为能够达到理想状态的主观条件。这首诗也可以在敦煌手稿谭晶中找到。然而,根据郭鹏对《坛经》的校对和解读,这首诗是一种衍生。尤其是前两句,虽然“身”和“心”的位置有所变化,但实际上是在重复沈旭的话,这不应被视为怀宁的思想。
《六祖经》第三句流传甚广,是整个唐诗的补充。根据郭鹏的祭坛经,这部经是从第一部菩提经演变而来的。在第三句话中,在惠信、齐松本和宗宝彬的领导下,从“如来佛祖自然总是纯”到“无”。这是个误会。早在宋代,它就受到了批评。郭鹏认为:“谭晶第一人不仅不懂佛性说,而且不懂空性说。”。事实上,大乘佛教所谓的“空”和“无”是指“谦虚”和“空”。如果是“真诚”和“真理”,就不是“绝对不是”。在《祭坛经》第十五节中,惠能说:“有灯就有光,没有灯就没有光。”。光是光的身体,光是光的用途。”在《祭坛经文》第24节中,惠能说:“虚空可以容纳太阳、月亮、星星、大地、山川、一切植物、恶善、邪恶、法和地狱。这些都证明了惠能的思想体系与“一切规律、自我本质、空虚”的理论是完全不同的。但在此之前,惠能曾说过:“心是浩瀚的,就像空虚一样。”他把一切都归于“心”,即“自性”。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然而,无论如何,把“佛性永恒纯洁”等同于“原始虚无”是不恰当的。



《大成仓谭经》第四节重点介绍了《大成仓谭经》的栽培方法。在《祭坛经》第35节中,惠能引用佛陀的话说:“心若纯净,地便洁净。”然后他说:“心若纯净,西边不远;心若不纯净,就很难祈求生命。”。谭晶第三十六节说:“见真理,行正道;心不正,行正道。”。如果你没有佛的心,你在哪里可以求佛!”佛经第52节说:“我的心有自己的佛,因为佛是真佛;如果我没有佛的心,我在哪里能找到佛呢?”《祭坛经》第53节说:“如果你心中有真情,你就会成佛。如果你不在外面寻求真理,你总会发现一个傻瓜,“这是慧能教弟子成佛的唯一方法。在他看来,那些寻求佛教的人只想实现自己,不想出现在外面,只想专注于一种情况,化困难为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3个回答  2014-04-13
佛对我说:你的心上有尘。我用力地擦拭。
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
我领悟不透,是什么意思?
我想这是从神秀和慧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确,要能够参透这两个偈子的确很难,就是正确的理解也不易。
参悟不透...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
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事实上嗅觉比味觉占更大的比重
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
这样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 仁者心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8

佛门五祖弘忍知道自己即将圆寂,便决定以征偈的形式传位,一日,唤齐门人,说道: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数日后,其大弟子神秀在墙上题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又过数日,墙上多出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原来,是出身贫苦的惠能,听到其他弟子吟诵神秀一偈,认为还未见本性,便托人帮忙将此偈题于墙上。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惠能接受了衣钵成为佛门六祖。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神秀尚未见悟,故未能得到弘忍的肯定,持此观点的多引用《六祖坛经》中的语意。但我觉得这有点过份褒惠能、贬神秀了。且不说神秀之偈为原创。就内容上,也是两位大师出于对佛法的领悟,提出了各自“见性成佛”的方法论,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事实上,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主张“拂尘看净”,并因此成为佛门北宗的开山祖。“渐修派”,也成为佛门的重要流派。而惠能主张的“本来无一物”,实际上就是说“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神秀虽然聪敏,但是在修行上还是比较踏实,“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的偈语是说,要修身正念,随时把自己的肉身看着菩提树一样庄严,让内心像明镜台一样干净,要做到这些,就要时时修身正念,勤做功课,不使身有偏颇,心有杂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