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指什么?

如题所述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加强了中央集权,牵制了丞相的权力,巩固了皇权;明确了分工,各司其职,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7

三省六部制是什么朝代,三省六部制指什么

第2个回答  2020-02-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