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著被我们反复阅读?

如题所述

     在国内的话,被我们反复阅读就是我国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当然对的最多的就是三国,水浒,和红楼,而西游记由于被拍成电视剧,各种版本都比较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阅读的人数少一些,但是红楼,水浒和三国可谓是百读不厌,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书具有特定的历史价值,更因为这四大名著中所传达出民族情感感人至深,那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一个个活生生人物的真实写照!

     就拿水浒来说吧,一百单八将个个有特性,有血性,又彼此之间各不相同!李逵和武松可谓是戒恶如仇的典型代表,但是李逵显得忠厚老实,而武松却是刚强勇猛,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这是典型的西北汉子的代表,除恶蜈蚣岭,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桩桩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这是就是武松,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也是同样的杨志却显的文质彬彬,缺乏骨子里的那种怒气和大碗吃肉,大块分金银的豪迈之感!当然最为压抑的便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豹子头林冲,林冲可以说的上武艺超群,却是压抑到了极致,高球的儿子欺负了自己的娘子,自己提刀站在相国府门口三天三夜,他纵使是满腔的愤懑,也敢怒不敢言,直至一路被冤枉,隐忍,风雨山神庙才渐渐地开始反抗,直到最后入朝为官,梁山好汉集体招安的时候,他仍在反抗,不愿入朝为官,宁愿解甲归田!可以说无奈,压抑跟随了林冲辈子!当然其中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大刀关胜,矮脚虎王英,插翅虎雷横,智多星无用等,一个绰号代表一个名字,一个名字代表一个故事,一个故事演义着形形色色的江湖!

    

       接下来就是三国演义,魏蜀吴的攻伐战争,联弱抗强的军事政策,都将三国的那段历史演戏的栩栩而生!三顾茅庐的刘备,胸怀大志和百姓的刘备,高瞻远瞩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刮骨疗毒面不更色的关羽,嫉恶如仇的红脸张飞,使原本弱小的蜀国变成了三国鼎力的局面!乱世奸雄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有勇有谋的武将曹仁都推动了魏国的壮大和强盛!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睿智的鲁肃,气量狭小的周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黄盖,都将东吴的江水铸成天然屏障!

       “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页枉然,”古人对红楼的评价丝毫不亚于三国和水浒,红楼通过贾,林,王,薛四大家族的变迁为轴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线索,探究古代社会下家族命运的变迁和人心在这种变化下所发生的变化!红楼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一篇巨著,更是中国历史的花卷长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21

其实选择读什么样书对一个人一生,是很重要的,选择不慎,会浪费很多时间。

国内的:

1、 四大名著,它们是我们生活的共同记忆和共同的话语。基本每一个人中国人多多少会了解一些,交谈起来也没有问题,四大名著里也产生了不少的成语和熟语。对文字的应用水平也很高,故事情节也基本可以,像《红楼梦》现在成为了红学,有很专业的人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每一次读也可以产生 一些新的内容,比如:《红楼梦》中的贾瑞这个角色第一次看只会觉得他贪图便宜又好色,欺自己的嫂子,死于王熙凤设的“相思局”中,后来看了蒋勋老师的《细说红楼梦》了解到,贾瑞其实对于爱恋也很炽热,如果他对一个正确的人,有那样去喜欢,好像就不会觉得贾瑞的一些行为过分。反而会觉得有一个人这么喜欢另一个人而感到惊讶,会祝福他们在一起。这样从小说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贾瑞是不会选择正确的爱恋对像,那样的悲剧需要避免。在《三国演义中》,如果不深入了解看,那么只看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些人在打仗,怎么打仗。如是深入了解一些,也讲了很多的世道人心。比如孔明从内心来讲并不是有意的三气周郞周瑜,他是在那种情况下,不得不为了集团的生死存亡做那些事,用那些所谓的计策,他一向是联吴抗曹的主张,这个鲁肃都清楚的道理,但周郞却不放过一些机会给人让一下路。最后不得不狭路相逢智者胜,亲者痛,仇者快。

2、 读苏东坡写的文章,读《古文观止》。读白居易,王维,李清照写的 诗词。

读苏子、白居易、王维、李清照的书和词,主要是学习他们怎么把语言能够应用的那么高超,苏子的诗和词在现在都那么流行(《水调歌头》是王菲唱的歌),一定有它的规律和适应性。比如: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苏东坡。前面有一个铺垫,但总会打开另一个画面,花虽然落了,但花会结出小小的青杏(果实)出来,燕子飞走了,但又春天的绿水环绕人家,柳树上的柳绵风吹走了一些又少了。但从广大的大地来看,处处有芬芳的花草。对于墙里的佳人,佳人的笑声渐渐没有了,如果没有理他,也有点恼,不会做过分的行为。如果我们反省一下,我们也许会少一些纠结,少一些贪恋。对于得不到的爱情或者一些事,我们会较理性的放手,当然我不鼓励大家不把爱情当一回事,更不鼓励大家看淡爱情或者婚姻,而是希望要正确对待,不要过度的去贪恋,比如有些粉丝喜欢周杰伦,为见一面周杰伦去跳楼的那一种。

3、读老舍、巴金、鲁迅、陶行知写的文章。读杨绛、毕淑敏、舒婷、冰心写的文章。

是近代有名的作家,以白话文写作的应用水平很高,好好品读,可以读出更多的味道。

4、《论语》,选读《诗经》、《春秋》。

《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三观,有条件还可以读一读《史记》《资冶通鉴》,对于写议论有好处,材料很多。

国外的:

1、《飘》。

2、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3、泰戈尔的诗。

4、安徒生的童话。

5、蒙田、巴尔扎克、莫泊桑写的文章。

以上大多是国外名著,了解各国名著,补充课堂上了解到的外国人的风土人情。

综合上述,多数可以读到名著。

一:可以增加知识,长见识。二:可以收集写作材素。三:也可以培养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欢迎关注出干货的工程师“他说历史与生活”公众号,过好现实的生活,搜索可找到我。

图片均来自网络,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2个回答  2017-09-29

我认为被我们反复阅读的名著是:《聊斋志异》、《西游记》。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描写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但是拍摄的和有关聊斋有关系的影视作品已经很多部了。它的题材非常的广泛,内容也很丰富,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的黑暗的社会进行了批判和揭露,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心。尤其在刻画关键人物时,将妖魔鬼怪和内心丑陋的人做了鲜明的对比,使这些形象具有鲜活的艺术魅力。他们虽然不具备人类的外形,但内心要远比人类更加善良、细腻。

书中塑造的最经典的形象就是聂小倩,这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在这本书中,作者塑造的形象是积极向上的,借助这些经典人物的情感经历揭露了社会中的矛盾,反应了人民的愿望。

郭沫若评价其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接下来说一下《西游记》,只要是电视台播放孙悟空,就知道现在是暑假了,现在暑假必看的电视节目就是西游记了。

虽然和聊斋一样是描写妖魔鬼怪的题材,但是西游记更注重得是佛法的教化作用,教导恶人和妖弃恶从善,走向正确的道路。还有就是教导人们在走向成功之路时要注重团队协作,一个大目标的完成不在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有力地领袖、坚决地执行、相互地鼓励、默默地支持、无言的坚守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部剧作不是为了鼓励人们积极信奉佛,而是要以佛法的观点去努力生活和待人处事。佛法无边这不是空话,而指的是像佛一样拥有无边无际的胸怀以及智慧。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需要不断磨练性格以及提高眼力,明辨妖魔鬼怪,宣扬人间的真善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9-28

     我想名著和快销书籍的区别就在于经得起反复阅读,而且时读时新,总有新的收获,而不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大部分能称得上名著的都是值得被反复阅读的。

     我举个被说烂了的例子《红楼梦》,说实话,我十四五岁上初中的时候就看完了,可是看完了又怎么样呢,我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好处,只觉得扯淡,罗里吧嗦,看完了也不明白他到底要将个什么故事,开头的部分也没有玄幻小说精彩。

    后来的几年中大概高二高三的时候,大一点了,又看了一遍,觉得感觉稍微好一点,看这些纷繁复杂的任务关系能够有了喜好了,无形中开始在诸多的人物中寻找与自己有共鸣的人。

   那时候我觉得像上面晴雯、林黛玉这类人真够矫情的,说话刻薄,不知道为什么历来把她们捧那么高,还是宝钗们适合做朋友。所以说,涉世未深的人看不懂呀,看人只看个表面,只愿意听好听的话。

   可是今年夏天,闲着无聊,又开始重看起来红楼梦,现在这本书就在我床头。这回才看不久感觉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当我看到林黛玉母亲过世不久,七八岁就要离开家,进贾府那天老太太抱着大哭,我瞬间眼泪就止不住了。因为我想起了四年前去世的母亲,我在二十岁的年级失去母亲,四年过去都走不出来,更何况林黛玉呢,才明白她一个人的那种孤单和谨小慎微。

   而宝钗们,在我饱受单位那些有背景、会做人、懂关系的同事们的压迫之后,我再也爱不起来这些圆滑的人了,这些人做人做事,都是套路而已,根本不值得交心,我和这些人根本就是两条路上的。

   所以此时此刻,我带入自身不同年龄段的心境之后,再看同一本书,也总是时读时新,我想这就是名著的意义吧,还有比如说《飘》、《白鹿原》、《城南旧事》这些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值得被反复阅读。

第4个回答  2017-09-28

中西经典如浩瀚大海,虽不是无穷无尽,但也是人一生读不完的。所以为了选择那种可以反复阅读,每次读都有不同感受的书,最好在闻名世界的经典里找。我就列举些我看过的,不重复读的经典作品。

我们中国的经典都是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我这里面看过红楼梦,一本很厚,而且用的那种半文言文写的,还有许多长篇诗词,这种书需要时间和静下心读,红楼梦自出书起,从清朝或很早的时候,就远传国外,国外有很多研究红楼梦的专家,学者,这一本书就自成一个研究派别,称为红学,不管是中国本国还国外,长久以来,研究红学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各自解读不同,研究类别也不同,这样受学术界热衷的书它的影响力和研究还有延伸的节奏,这种书绝对值得反复读的。

国外的名著我看的比较多点,有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这本书是闻名世界的经典,也是最反映资本主义时期的法国社会现象,资本主义世界金钱至上,血腥,剥削,无情势利的世界,那个时候,没有任何亲情,温暖可言,一切只有利益,上层社会的虚荣,荒诞,这才是大家写出来的作品。而且里面的文笔,讽刺手法,都是很惊人的。特别值得一看。

还有高尔基的《母亲》,这是我童年的读物,我甚至还记得那里面描写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甚至可以会想起来那些人物的面容,笑声,那高大不知名的身影,以及就是那位母亲的温柔,勇敢,和蔼,那深沉的爱,让我觉得母亲不仅仅是如水般的细腻,也有跟父亲一样的勇敢,坚强,毫不畏惧,不惜一切,让人觉得,原来母亲啊,一样可以如山般让我们依靠,给人安心。

这些就是我读过的书,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你的灵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