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如题所述

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扩展资料:

一、注意事项

小桥涵基础埋深还应考虑,冲刷深度和冰冻深度。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滑要求。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当埋置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

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基础。

二、防冻害措施

1、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不应小于10cm。对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自锚式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桩)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2、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宜在建筑四周向外一倍冻深距离范围内,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300~500mm。

3、防止雨水、地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侵入建筑地基,应设置排水设施。在山区应设截水沟或在建筑物下设置暗沟,以排走地表水和潜水流。

4、在强冻胀性和特强冻胀性地基上,其基础结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基础梁,并控制上部建筑的长高比,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

5、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时,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量的空隙,一防止因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基础埋置深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01
基础底面埋入地基的深度 即基础埋置深度。对结构物的牢固、稳定与正常使用有重要意义。在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时,要根据桥跨结构的类型、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大小和地质情况,并考虑地基冻涨和冲刷因素,以保证基础安全稳定,把上部荷载传递到良好的地基上去。

基本要求:

除岩石以外,D大于50cm(表土扰动,植物,冻融,冲蚀)
基础顶距离表土大于10cm,保护
桥要求在冲刷深度以下

二. 其他控制因素
1、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及荷载性质与大小
地震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的筏形和箱形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地下管道(上下水,煤气电缆)应在基底以上,便于维修。

基础埋深不同时
(1)主楼与裙房,高度不同,分期施工设置后浇带
(2)台阶式相连,如山坡上的房屋

新旧及相邻建筑物有一定距离。否则要求支护,并且要严格限制支护的水平位移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尽量在地下水位以上,否则开挖降水,费用大

有承压水时,防止承压水顶破基底

根据土层分布情况确定
3、地基土的冻胀

发生冻胀的条件

(1)土的条件:一般是细颗粒土

(2)温度条件:低于冻结温度

(3)水力条件:含水量,具有开放性条件,如粉土冻胀最严重。

考虑冻胀的基础埋深

其中:设计冻深,

容许残留冻土层最大厚度
第2个回答  2017-09-30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条件有哪些答:5.1.1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 1 建筑物的用度,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5.1.2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第21页上。
第3个回答  2017-09-30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2.工程地质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
4.地基冻融条件;
5.场地环境条件。
第4个回答  2017-09-30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
2.工程地质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
4.地基冻融条件;
5.场地环境条件。
以上答案来自问问我建筑平台,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