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如题所述

国家教育部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此《要求》指导下,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1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现状
自主学习,即学生以自主性学习为中心,获取知识,进而形成能力,最终塑造健康的人格。它要求学习者有能力独立地组织、计划、调节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包括理解和掌握教材的能力;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影响,课题教学中虽有了一定改变,但还未完全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所有的课堂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安排和控制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从学习内容、进度到教材的选择、成绩的评定都由教师决定。教师在教学中很少有精力顾及学生的个人语言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强,课前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课后不能进行广泛的阅读,获取课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
2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要改变过去那种机械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积极主动的和启发式的引导,把被动的、应付考试的学习行为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创新学习,使培养出的人才既具有良好的素质,又具有明显的个性。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已经具备了一些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明确学习任务、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时间等,而且大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习的基础上已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和相应的语法知识。大学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有目的地获取有益的信息,拓宽知识面的学习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2.1 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
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往往倾向于依赖教师,而不是主动采取措施来管理自己的学习。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学校应安排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消除其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心理,认识到只有学习者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会表现出很强的学习积极性,能专心致志地学习。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2教师角色的转变。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会学习并不等于教师的作用削弱了,相反,自主学习模式对教师的创造性要求更高了。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呈现多样化。教师的角色包括信息提供者、管理者、咨询者、教材编写者、评价者、组织者等。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培养以下能力:确定学习目标,选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效果。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没有减少,而是角色的转变,就是要把学习的控制权转移到学生手中,教师则充当学生的辅导员、促进者或资源提供者。
2.3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担心自己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往往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而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结果学生难以消化继而导致失去学习兴趣。教师要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要知道,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只有在真实有效的实际中才能体现出来,它需要的是习得而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机械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其次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要精心设计,布置课后作用也不能千篇一律,而是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布置作业,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网络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便利的交流和互动的工具,能为学生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英语,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逐渐成为主动的探索者。网络资源和通讯工具的利用使得每个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这种学习模式能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习英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