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他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牧童形象

如题所述

刻画了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牧童形象。

出自:《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赏析:

户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慢慢而来。也不知有啥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

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笔挺,嘴巴紧锁,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得意洋洋地唱呢。

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形,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歌唱的气派,多么松懈、猖狂。

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态,又是多么专心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至于下一步的动态,小牧童如何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领会、去遥想、去考虑。

从这首古诗所见的诗意可看出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9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牧童形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9-14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第3个回答  2018-09-10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牧童形象
第4个回答  2020-09-20
到底是啥呀?是活泼浪漫,活泼烂漫,天真可爱的牧童,还是可爱的牧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