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语种属于拉丁语系

都有那种外语属于拉丁语系

拉丁语族属于印欧语系,包括拉丁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等;
拉丁语族是以拉丁文为父本产生的一个语言亲属集团。拉丁语是居住在拉丁姆地区台伯河入海口附近的拉丁人的语言。在公元前8世纪,拉丁姆地区及其周围居住着其他同种族的人,如Umbri, Osci,Sabini,Sanniti人,他们离台伯河越远,他们的语言与拉丁语差别越大,由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罗慕鲁斯建城的时代,拉丁语还是个词汇贫乏,仅能表达个人感情、劳动生活、物品交换、宗教信仰等基本观念的语言。有文化的拉丁人仰慕希腊文化,选择希腊语为自己的第一语言,用希腊语写作,例如早起的罗马史学家,乃至于帝国时期的皇帝马可·奥勒留都是如此,他们看不起拉丁语。后来随着战争与和平形式的交流的扩大,大量的希腊语、阿拉伯语词汇进入拉丁语,极大地改变了拉丁语的面貌。尤其是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以自己的作品提升了拉丁语的层次
(一种语言的成熟总是在一个作家的手里完成的)。到了公元1世纪,庞大的帝国建立起来,拉丁语成为这一帝国的官方语言。帝国的征服者军队把拉丁语带到被征服地与当地语言混合。前2-1世纪对西班牙的征服导致拉丁语取代了迦太基语,从公元前225年开始到前57年完成的对高卢的征服导致拉丁语取代了凯尔特语,106年对达契亚人的征服也导致拉丁语取代当地语言或与之混合。尽管如此,拉丁语与土著语混合形成的方言仍然是官方的拉丁语以外的存在。当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这种民间拉丁语就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条件。随着18世纪民族国家的建立,它们也就作为新生国家的国语成了独立的官方语言。由此,首先在罗马帝国的故地产生了意大利语,它是亚平宁半岛上的诸多方言中的佛罗伦萨方言,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表现出的文化上的先进性,伟大的但丁的伟大作品《神曲》都帮助佛罗伦萨方言取得了意大利的普通话的地位。其次,在西班牙,卡斯提利亚方言取得了西班牙普通话的地位,它是一种与意大利语最接近的语言,实际上,在西班牙,还有其他的拉丁语族的方言,例如Catalan语仍在巴塞罗那地区使用;第三,葡萄牙语也获得了独立,它与拉丁语的距离大一些,在语音和语法系统上更接近法语;第四,法语独立得更早,但它与拉丁语差距比较大,因为一些基本词汇都不一样,很可能因为它是凯尔特语与拉丁语混合而成,把凯尔特语的许多因素带进来。最后,罗马尼亚语也成了一种独立的民族语言,实际上,从语法的角度看,它最接近拉丁语,因为一种语言越是古老,越是具有综合性,换言之,越加注重用屈折的方法表达语法意图,反之,一种语言越年轻,就越具有分析性,换言之,越加注重用词序手段做同样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英语是一种年轻的分析性的语言,而当代罗马尼亚语非常注重屈折。

上述拉丁语的分裂导致形成了现代的拉丁语族。不过这里要提到两个统一的插曲:第一,天主教会的存在;第二,欧洲学界的学术普通话的存在。前者导致罗马帝国崩溃后拉丁语在教堂内使用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后者为了克服民族语言出现带来的学术交流的困难,把拉丁语作为各国学者的学术语言,因此,德国的莱布尼茨、英国的弥尔顿都用拉丁语写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9
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等都是拉丁语系,也叫做罗曼语族。
罗曼语族,属于印欧语系,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罗曼什语、加泰罗尼亚语等。罗曼语族诸语言的差异巨大。
罗曼语族属于印欧语系,是欧洲语言的语族,主要包括罗曼语族诸语言。操罗曼语族语言的人主要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人”。欧洲国家瓦解之后,欧洲语言也随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各类语言。这些语言就是罗曼诸语言的语言。
罗曼语族诸语言作为语言之间存在很大不同。比如,罗曼语多以冠词和介词替代语言中复杂的格变化;罗曼语用助动词来构成复合时态,这也是其他语言不具备的。
罗曼诸语言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包括:历史传统的彼此隔绝、欧洲的地域性古语的影响、欧洲频繁的战争和社会变迁,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各种地域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共融等。
Romance一词是欧洲语言的romanice一词。而在这语言中,这个词是romanicus一词的副词形式,意为“以罗马人的方式”。
罗曼诸语言的语法变化主要依靠动词的词形变化,而非依靠粘着成分。这就意味着对动作的描述更多的依赖动词自身的变化,而非类似英语中go in之类的“动词+介词”结构。这也是罗曼语言构词法的重要特征。
罗曼诸语言通常频繁使用两个助动词来构成时态,都是从语法学的不定词esse和stare改变而来的,一个用于描述本质,一个用于描述状态。
罗曼语的动词都要依照人称及数量的不同而进行变位。第三人称通常有语法性的区别,而第一和第二人称则没有。这一点和希伯莱语相似,不同的是希伯莱语的所有人称都有性和数的变化。
几乎所有的罗曼语言中都还保留着敬词的痕迹,主要体现在第二人称单数上。例如法语中“你”是Tu,而“您”则是Vous。这一特征被称为罗曼语言的“T-V差别”。
所有的罗曼语言名词都有性、数的区别,但通常名词本身没有格的变化,尽管拉丁语中名词是有格变化的。
在语音上,罗曼语言通常都将每个词的重音放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在法语中,重音是放在最后一个音节上的,因为多数法语词汇摈弃了语言词汇的最后一个元音),而且罗曼语言通常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以消除声门塞音、闭塞辅音等对语言整体美感的影响(例如法语中就有“联诵”的规定,而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中有连读的规则)。这些特征使得所有的罗曼语言都具有语素快、语调流畅的特点。
字母W和K使用得很少,通常只出现在人名和外来语中。
字母C和G在前元音(如i、e等)之前的时候通常读音要软化,在后元音(如a、o、u)前则要发较硬的软腭音。
在大多数罗曼语中,一些表示国籍的形容词、表示星期、月份和年份的名词通常首字母不需大写,这和日耳曼语不同。例如,在法语中,“中国的”写作chinois,而不是Chinois。
除罗马尼亚语之外,其他语言没有格变化。
罗曼诸语言中名词通常只有两种语法性,而语法学中名词则有三个语法性。当然也存在特例,比如罗马尼亚语和意大利语中就有一些中性名词的表达,而西班牙语、德语和加泰罗尼亚语中有一些中性的代词。
语法中的指示词在罗曼语中是冠词。
语法中的将来时已经衰退,在罗曼语中将来时有与之不同的构成方式,并结合了“条件式”这一语式。habere(相当于英语的to have)一词成为构成时态的重要助动词。很多重要时态都是由这一词的完成体或未完成体加上动词的对应变位构成的。
语法学中的“完成时”,在罗曼语中是由助动词be和have加动词过去分词的完成时态。然而在葡萄牙语和法语中,存在“过去完成时”,而罗马尼亚语则有两种完成时态,两者的意义则基本相同。罗马尼亚语中也有“过去完成时”,只用于直陈式中,由动词词缀-se来体现。这一词缀在语法中是虚拟式过去完成时的词缀-isse。
在一些罗曼语中,名词复数是由名词单数词尾加字母s构成的,这是从拉丁语中宾格名词的复数形式演化而来的,以这种方式构成名词复数的罗曼语言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普罗旺斯语和法语。然而也有一些语言的名词复数是由词尾的元音字母变化而构成的,这一特征则是从拉丁语中主格名词的复数形式演化而来。属于这一类别的语言有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等。
一些罗曼语言摈弃了语言词汇的词尾非重读元音。例如欧洲语言的词汇月亮在意大利语中仍是luna,而在法语中则变成了lune。仍然保留了词尾元音的语言包括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而法语则摈弃了词尾元音。
那些摈弃了词尾元音的语言,其词汇的重读系统也发生了变化,由倒数第二个音节重读变为最后一个音节重读。
罗曼诸语言的比较级构成词也有两种,一种是语言词汇plus的,一种则是magis一词的。采用前一种构成方式的语言包括法语(plus)和意大利语(più);而采用后一种构成方式的则包括葡萄牙语(mais)、西班牙语(más)、加泰罗尼亚语(més)、普罗旺斯语和罗马尼亚语(mai)等。
在罗曼语言中,“16”这个数字在计数体系中地位非常特殊。除了罗马尼亚语以外,罗曼语言普遍用“1+10”,“2+10”……结构表示11-15,用“10+7”,“10+8”……结构表示17-19。而16作为两组之间的分界线,在各语言中表达方法不同,其中法语、加泰罗尼亚语、意大利语等用“6+10”;而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等则用“10+6”。
有些罗曼语言用表达“有”这一含义的助动词(相当于英语的to have)来构成复合时态(比如法语中的“愈过去时”等),而有些语言则对动词做出区分,有些动词用have来构成,有些则要用be来构成。仅使用have构成的语言包括加泰罗尼亚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罗马尼亚语等。而混合使用两个助动词的语言则包括法语、意大利语和普罗旺斯语等。
在后一类罗曼语言中,用be来构成的复合时态的动词通常是常用的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通常描述的是动态动词的动作。例如“来”、“去”、“变为”等等。而大多数动词还是要利用have来构成复合时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