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的英雄少年手抄报

1、完全手抄,图片也要自己画。
2、8K的纸,内容要全
3、主要内容是英雄少年的英雄事迹
4、请不要复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但不能太少,每个少年的事迹介绍不少于300字
5、四个少年
6、帮手抄报起个名字
7、给一点设计
采纳之后我会给予加分
越快越好

01 马 健

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又钻进去,再钻出来,匍匐着身体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脚渐渐地不听使唤,但他没有放弃。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向孝廉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凭着打火机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但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他立即赶到尚未倒塌的学生食堂,给他们找来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02 马小凤

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昏迷中醒来,用唯一能动的左手迅速检查身体,发现后脑勺出血,就立即用书将自己的头垫起来。做了这些自救,她听到从废墟右侧的一堵墙壁外传来同学殷少华呼救的声音,便立即大喊殷少华,“不能哭,不能浪费能量”。随后,马小凤调匀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双腿从石缝中抽出来,去帮助殷少华。但因断墙阻隔,未能成功。马小凤尝试着大声呼救,没有听到回应。她摸到了半截课桌腿,不断敲击头上的水泥板,还是没有回应。她用双手和这半截课桌腿,在废墟中艰难地开出道路,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了10米,仍无法找到出口。在这期间,她又听到了同学曹健强、葛轲、薛肖的声音。马小凤不时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励,要坚持,千万不能睡觉。经过近75个小时的等待,他们的呼救声被救援人员听到,4人被先后救出。

03 王 波

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在学校实验楼下,他听到呼救声,用双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声音传来,他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开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爬进去,把压在同学身上的石块一块一块地移走,将这名同学救出。他再一次进入废墟,又发现了一个女同学。他迅速用脚抵住摇摇欲坠的石块,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同学的上方,脱下上衣包住她的头,把同学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学楼边上,他发现一个男生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王波一边搬移石块,一边高声喊来附近的群众,这名同学又被救出。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04 王 亮

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垮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至三楼的走道间。他发觉左前方有光亮透进来,便和同学一起挣脱水泥板,从缝隙中成功脱险。随后,王亮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在救出一名同学后,他发现两名女生被水泥板压住,没有工具,就用手刨,并找来2个群众,一起将同学救出。他又爬进废墟,找到了3名被困的女同学,并立即叫来救援人员和医生,合力将她们解救出来。王亮的背部在营救同学时被严重划伤,一直淌着血,右脚踝也在余震中受伤。地震当天的整个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着脚走路,帮助救人,共发现和帮助多名同学成功脱险。
05 邓清清

邓清清,女,14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当邓清清被武警部队的官兵抢救出来时,她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诚实而又坚强的话语,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武警官兵们抱起她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06 申 龙、王佳明

申龙,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王佳明,男,18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课的申龙、王佳明帮助老师快速组织同学们撤离。随后他们又组织同学开展营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废墟中救出4名同学。为便于救助垮塌教学楼里的师生,他们组织同学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开了两条路,一条专门走担架,一条供救援人员进入。在王佳明和申龙等同学的努力下,总共救出20多名师生。他们还冒着余震给被困的同学送水,扶送受伤的老师去安全地带。晚上八点,同学们自发分组,王佳明为第三组组长,参加运送伤员、遇难者遗体以及氧气瓶和小型机械等。第二天早上,帮救援部队抬帐篷、向受灾群众分发食物。向绵阳转移时,由于所有老师仍在救灾,申龙、王佳明担任了临时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07 刘 刚

刘刚,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时刘刚正在上历史课,好多同学开始往走廊里跑。刘刚高喊大家不要惊慌,赶紧用双手护头躲到课桌下,他却被楼上掉下的水泥块砸晕。醒来后,他首先想到要赶紧弄出一条通道,让同学们赶紧离开。他爬到教室出口处,用拳头猛砸堵在此处的水泥块,终于打开了一个出口。由于出口很小,每次只能爬出去一个人。有的同学已经没有爬出去的气力,他就在通道里边托住同学的身体往外推送,另一个男同学在外接应。最后一名同学被一大块砖石压在腰上,刘刚竭尽全力把砖石搬开,抱着她爬出通道。他们刚出去,楼房再次垮塌,掉下的砖石砸在他们挪开的位置上。

08 许中政

许中政,男,9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学三年级学生。

地震后许中政在废墟下被挤在桌椅架起的空隙里,受了轻微的皮外伤。他和小伙伴们说着话,隐隐听到同在废墟下的邹老师的声音,她在数“一、二、三”,让大家一起喊救命。老师的声音给他们增添了勇气。许中政劝周围的小伙伴,不要害怕,周围这么黑,就当我们在做游戏,看谁勇敢,不怕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地觉得肚子饿、口渴的厉害。当他因饥饿昏睡醒来时,用嘴去啃那硬硬的桌子,把桌子想象成了方便面。他带头和小伙伴们唱起了《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歌声从废墟中传出,紧张救援的消防官兵迅速赶过去,从洞口递进两瓶矿泉水。许中政却把水递给了同学,自己则使劲地舔着干渴的嘴唇。他们很快得救了。

09 阳玉洁

阳玉洁,女,12岁,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地震时,阳玉洁反应很快。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迅速向楼外撤离。阳玉洁本可以最先跑下楼,突然看见已经冲出教室的王老师又返回去,她马上站住,觉得自己应该为老师分忧。这时,强余震袭来,一片尖尖的玻璃正对着王老师砸去,她跳过去拉住王老师就跑。快到二楼时,她和王老师、还有几位同学被摔倒在拐角的平台上。阳玉洁的膝盖受了伤,同学徐敏昏厥过去。阳玉洁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花板,已经撕开拳头大的裂缝。她急忙上前背起了比她高大许多的徐敏,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跑到楼外,随后又冲上楼,扶着老师赶到安全的操场上。

10 李 阳

李阳,17岁,男,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5月12日下午,李阳正在北川县委礼堂内等待表演节目。地震发生后,他随着人群跑出,直奔学校。李阳跳上废墟,焦急地喊着“我是李阳,我来救你们了,你们要挺住!”经过紧张的搜救,李阳发现了被压在教室天花板下的廖波。李阳便用手去抬,天花板太重,难以搬动。他便鼓励廖波说,一定要坚持住,我的好兄弟。13日早晨,救援人员进入北川。李阳立即喊来救援人员,并主动举着输液瓶,帮助医疗人员给废墟下的廖波打点滴,直到廖波成功获救。当天,李阳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徒手救出了四名同学。

11 李剑波

李剑波,男,14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民族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李剑波的座位离教室门口很近,他完全可以第一个冲出教室,可他却退到门边,不断地把同学推出教室。当他回头看到同桌还躺在教室、满脸是血时,立即背起同学冲向操场。几秒钟后,教学楼的走廊垮塌。随后,李剑波组织12个高个子男生组成担架队,把受伤的同学一个个送到医疗点,帮着消毒、包扎。最后一个同学的伤口包扎好后,他又不顾余震危险,与男老师一起搬运食品,在学校操场上搭建帐篷。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李剑波与部分师生到两里外的“温井子”挑水、到山上拾柴,使700多名同学喝上了热粥。下午,他自发组织同学到废墟中救人,与一位母亲合力救出她的儿子,又与十几名同学救出一位同学的妈妈

12 杨 琳

杨琳,女,14岁,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二年级学生。

教学楼坍塌后,杨琳被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利用这个空间,杨琳将两名同学成功推到安全地带,而自己却被余震中滚落的石头砸中,动弹不得。当她醒来时,看见废墟中透出一丝亮光。借着光亮,她小心翼翼地把砖石挪开,勇敢而又艰难地爬了出来,随即又昏倒在废墟上。杨琳的骨盆、下巴、颅骨、双脚等多处被挤压砸中,经常会产生令人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巨痛。可当人们走进她的病房时,看到她躺在床上,正和身旁的奶奶聊天,脸上没有一丝痛苦和惊恐。

13 杨松尚

杨松尚,男,17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漩口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杨松尚迅速躲到墙角。教学楼下沉时,地板大角度倾斜,他从教室的这头滑到另一端。此刻,杨松尚并没有选择逃生,得救人!他不顾一切冲向掩埋同学最多的地方,开始动手抢救。他狠命用手刨开碎砖,搬开压在同学身上的砖柱和桌椅。第一个同学顺利救出来了,他的手也磨破了。杨松尚依旧用力刨着,边刨边喊:“先救女生和伤重的同学”。听到墙角处又传来一声微弱的呻吟,他马上冲过去,一边呼喊着同学的名字,激励她,鼓励她,一边用尽力气挖刨。这期间,他与老师和同学奋力救出了8名同学。

14 何亚军

何亚军,女,11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曲山小学五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何亚军和两名女同学在废墟下相互鼓励,一定要挺住。被埋19个小时后,她们被救援人员发现。一位救援人员用长绳绑住矿泉水瓶,缓慢放绳递给何亚军,并叮嘱她,“孩子,挺住,相信叔叔一定能把你们救出去!”由于亚军和另一位同学牛钰恰好是背对背,而牛钰又被深埋在亚军斜下方1米多处。她只能往后伸出手臂,拼命后仰倾倒矿泉水,“快喝,牛钰!”身体后仰使压着的腿很疼,但她还是不断地给同学喂水。在被救援的50个小时里,她给同学喂水120多次。何亚军和牛钰同时获救。由于长时间挤压摩擦,导致何亚军的右小腿皮肤坏死,严重感染,在送往绵阳时,医务人员建议截肢。经过与第三军医大学专家会诊后,决定为何亚军的腿部实施“减压”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在医院,她主动要了一张白纸,写上两个大字“感谢!”。她说,感谢从废墟中救我的叔叔。

15 何翠青

何翠青,女,13岁,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何翠青在废墟中被埋三天后获救。地震中,她本可以安全逃出,因为她平常有个习惯,午休时总会提前起床。地震发生时,她已经走出寝室,忽然感到脚下猛烈晃动起来。“地震了”,何翠青赶紧往外跑。没跑几步,她突然想到:寝室内还有14位姐妹在午休,得赶紧叫她们去!何翠青毫不犹豫地转回身,边喊:地震了!地震了!边去叫还在午休的同学。大家赶紧下床往外跑。但没等跑出多远,在一阵摇晃中,学生宿舍楼轰然倒塌,何翠青和同宿舍的姐妹被压在废墟下。她们互相鼓励着,约定要好好活下去,并轮流呼救以保存体力。三天后,何翠青终于被救了出来。当天晚上,她接受紧急救治。不过,由于被埋时间太长,右小腿已发生坏死,被迫做了截肢。何翠青“把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校师生。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15/content_8373482.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4
四川省(41人)

01 马 健

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又钻进去,再钻出来,匍匐着身体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脚渐渐地不听使唤,但他没有放弃。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向孝廉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凭着打火机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但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他立即赶到尚未倒塌的学生食堂,给他们找来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02 马小凤

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昏迷中醒来,用唯一能动的左手迅速检查身体,发现后脑勺出血,就立即用书将自己的头垫起来。做了这些自救,她听到从废墟右侧的一堵墙壁外传来同学殷少华呼救的声音,便立即大喊殷少华,“不能哭,不能浪费能量”。随后,马小凤调匀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双腿从石缝中抽出来,去帮助殷少华。但因断墙阻隔,未能成功。马小凤尝试着大声呼救,没有听到回应。她摸到了半截课桌腿,不断敲击头上的水泥板,还是没有回应。她用双手和这半截课桌腿,在废墟中艰难地开出道路,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了10米,仍无法找到出口。在这期间,她又听到了同学曹健强、葛轲、薛肖的声音。马小凤不时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励,要坚持,千万不能睡觉。经过近75个小时的等待,他们的呼救声被救援人员听到,4人被先后救出。

03 王 波

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在学校实验楼下,他听到呼救声,用双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声音传来,他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开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爬进去,把压在同学身上的石块一块一块地移走,将这名同学救出。他再一次进入废墟,又发现了一个女同学。他迅速用脚抵住摇摇欲坠的石块,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同学的上方,脱下上衣包住她的头,把同学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学楼边上,他发现一个男生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王波一边搬移石块,一边高声喊来附近的群众,这名同学又被救出。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04 王 亮

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垮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至三楼的走道间。他发觉左前方有光亮透进来,便和同学一起挣脱水泥板,从缝隙中成功脱险。随后,王亮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在救出一名同学后,他发现两名女生被水泥板压住,没有工具,就用手刨,并找来2个群众,一起将同学救出。他又爬进废墟,找到了3名被困的女同学,并立即叫来救援人员和医生,合力将她们解救出来。王亮的背部在营救同学时被严重划伤,一直淌着血,右脚踝也在余震中受伤。地震当天的整个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着脚走路,帮助救人,共发现和帮助多名同学成功脱险。

05 邓清清

邓清清,女,14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当邓清清被武警部队的官兵抢救出来时,她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诚实而又坚强的话语,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武警官兵们抱起她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06 申 龙、王佳明

申龙,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王佳明,男,18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课的申龙、王佳明帮助老师快速组织同学们撤离。随后他们又组织同学开展营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废墟中救出4名同学。为便于救助垮塌教学楼里的师生,他们组织同学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开了两条路,一条专门走担架,一条供救援人员进入。在王佳明和申龙等同学的努力下,总共救出20多名师生。他们还冒着余震给被困的同学送水,扶送受伤的老师去安全地带。晚上八点,同学们自发分组,王佳明为第三组组长,参加运送伤员、遇难者遗体以及氧气瓶和小型机械等。第二天早上,帮救援部队抬帐篷、向受灾群众分发食物。向绵阳转移时,由于所有老师仍在救灾,申龙、王佳明担任了临时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07 刘 刚

刘刚,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时刘刚正在上历史课,好多同学开始往走廊里跑。刘刚高喊大家不要惊慌,赶紧用双手护头躲到课桌下,他却被楼上掉下的水泥块砸晕。醒来后,他首先想到要赶紧弄出一条通道,让同学们赶紧离开。他爬到教室出口处,用拳头猛砸堵在此处的水泥块,终于打开了一个出口。由于出口很小,每次只能爬出去一个人。有的同学已经没有爬出去的气力,他就在通道里边托住同学的身体往外推送,另一个男同学在外接应。最后一名同学被一大块砖石压在腰上,刘刚竭尽全力把砖石搬开,抱着她爬出通道。他们刚出去,楼房再次垮塌,掉下的砖石砸在他们挪开的位置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8-14
林浩
男,1999年出生,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数受伤。逃离了废墟的小林浩此时却发现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其后,小林浩来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索性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短短几天之内,网络上便出现了大量寻找林浩的帖子,还有热心的网友建立了“九岁小英雄林浩”吧,几日之内发帖便超过了150条,与此同时,京华时报等媒体又对林浩做了更进一步的采访和报导。许多中国人从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我们祖国未来一代的希望,他的乐观和勇敢感染了每一个人。据悉,小林浩目前被安置在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他已同其父母取得了联系,目前状况良好,六一还要到北京来参加特别的庆祝活动。

关于林浩的报导:
一、·12地震发生时,映秀镇上一名年仅9岁半的小学生林浩成为了孤胆英雄。他在逃生时,接连将两名昏迷在走廊上的同学救出教学楼,帮助同学安全脱险。但令人惋惜的是,地震发生后,他就与父母失散了,双亲至今仍下落不明。
《央视》供稿 石凯峰 整理
5月12日那天,映秀镇渔子
溪小学二
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年仅9岁半的林浩,也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在接受四川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林浩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他与小朋友一起逃出了教室。“逃到走廊上时,我被两名同学压倒了。当我使劲爬了出来后,发现两名同学都昏迷了。我拉出其中一人后,把他背出去。这名同学之后与母亲团聚。”将一名同学救出险境后,林浩又勇敢地折身回到走廊上,再次抱起另一名同学,逃出险境。这期间,身材瘦小的林浩由于力气不足,还不幸弄伤了手臂。
在背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父母,他14岁的姐姐很快找到了他,同时他的妹妹也跟他们在一起。
经过几天的寻找,3个孩子还是没有找到父母,他们开始与映秀镇转移的群众一起朝都江堰走。“我们在路上走了7个多小时,走的全部是小路,桥下面有条小路可以走”,林浩说起艰辛的7个小时显得轻描淡写。
“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给林浩检查的医生昨天告诉记者。一直到昨天,姐妹3人还没有自己父母的消息。

二、废墟下唱歌为大家鼓劲 自救后折返拽出俩同学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9岁半的林浩与同学一起被压在了汶川县映秀小学的废墟下。为了鼓励哭泣的女同学,他在废墟下给同学唱歌。后来他爬出废墟,但没有离开,而是返回废墟,将两名同学拉了出来。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他逃出映秀,后来被安置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听到小林浩的事迹后,中心决定在六一儿童节时,带他到北京来。
废墟中救出两名同学
小林浩是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逃出生天的他没有跑,而是又爬了回去,连拖带拽地将两个昏迷的同学拉出废墟。
他在映秀留守了两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
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志愿者都叫他小班长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透露:“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昨天上午,小林浩用泡沫围起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圈,随后把被子和枕头放在里面。“这是我搭起的新家。”他说。
六一将来京参加活动
儿童中心的崔主任表示,他们已经决定,六一儿童节时带小林浩和另外几名灾区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参加由中国儿童中心、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活动组委会举办的儿童节活动,但这个决定还没告诉小林浩。
儿童节毕竟还有些遥远。昨天14点,小林浩皱着眉,认真地折着小白花。他要在14点28分默哀时,用小白花悼念那些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们。

三、“因为我是班长!”
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资中县的一个村子,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纪,林浩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
父亲林大坤告诉记者,因为是班长,林浩一直管着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6点,闹钟一响,他会准时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饭吃,然后走半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他从来不迟到,说要是迟到了,同学们都会在外面等。”
救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才和在汶川县草坡乡打工的父母联系上。
在映秀留守了两天后,表妹和两个姐姐找到了他,姐弟几个与映秀镇的群众一块,开始往都江堰转移,“我们走了7个小时,走的全部是桥下面的小路,路上只歇了一会儿,一直都在走。”
从都江堰被安排到成都后,林浩和其他同学一起,被安置在四川儿童活动中心。知道了林浩的事迹后,那里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刚到中心时,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所幸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检查完后,林浩不用救助站老师帮忙,自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医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
在儿童中心的几天,林浩生活得很好,志愿者叔叔每天都会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受伤的部位,还交了很多新朋友,“我们每天都一起上课,我最喜欢上体育课,可以学跆拳道;我还很喜欢白老师,他是个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林浩和另外几名灾区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儿童节活动,还参观了奥运场馆。第一次离开大山的林浩,对一切都充满新奇。
林浩告诉记者,地震后,他就没见过班上的同学,“我很想他们,很想上学。以后,我要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
第3个回答  2008-08-26
四川省(41人)

01 马 健

马健,男,14岁,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后,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学未能从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时,马健和同学发现了被掩埋在废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着大雨,悄悄回到学校,蜷缩着身子钻进废墟,用双手将一块块砖头刨开、运出去,又钻进去,再钻出来,匍匐着身体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脚渐渐地不听使唤,但他没有放弃。大约四五个小时过去了,双手血肉模糊的马健终于把向孝廉从废墟里刨了出来。紧接着,他又开始寻找其他幸存者。凭着打火机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两位同学被水泥板压住,但没有大型工具无法营救。他立即赶到尚未倒塌的学生食堂,给他们找来水,帮助两位同学坚持。

02 马小凤

马小凤,女,17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马小凤从震后昏迷中醒来,用唯一能动的左手迅速检查身体,发现后脑勺出血,就立即用书将自己的头垫起来。做了这些自救,她听到从废墟右侧的一堵墙壁外传来同学殷少华呼救的声音,便立即大喊殷少华,“不能哭,不能浪费能量”。随后,马小凤调匀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双腿从石缝中抽出来,去帮助殷少华。但因断墙阻隔,未能成功。马小凤尝试着大声呼救,没有听到回应。她摸到了半截课桌腿,不断敲击头上的水泥板,还是没有回应。她用双手和这半截课桌腿,在废墟中艰难地开出道路,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了10米,仍无法找到出口。在这期间,她又听到了同学曹健强、葛轲、薛肖的声音。马小凤不时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励,要坚持,千万不能睡觉。经过近75个小时的等待,他们的呼救声被救援人员听到,4人被先后救出。

03 王 波

王波,男,16岁,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地震时,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静下来,跨过去拔掉墙上的电源,又快速掰开已变形被卡住的门,让同学们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后一个同学离开,他自己才跑出去。随后,王波投入到营救之中。在学校实验楼下,他听到呼救声,用双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声音传来,他顺着废墟的缝隙掏挖,开出一个仅能容身的小洞爬进去,把压在同学身上的石块一块一块地移走,将这名同学救出。他再一次进入废墟,又发现了一个女同学。他迅速用脚抵住摇摇欲坠的石块,用自己的身体挡在同学的上方,脱下上衣包住她的头,把同学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学楼边上,他发现一个男生被废墟压着,只剩下头和手在外面。王波一边搬移石块,一边高声喊来附近的群众,这名同学又被救出。手掌磨肿了,手臂被划伤,鞋子也被钢筋穿破,但王波仍坚持营救同学,一刻也不退缩。

04 王 亮

王亮,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发生时,王亮和另外两名同学被垮塌的水泥板压在二楼至三楼的走道间。他发觉左前方有光亮透进来,便和同学一起挣脱水泥板,从缝隙中成功脱险。随后,王亮就开始寻找和救助其他同学。在救出一名同学后,他发现两名女生被水泥板压住,没有工具,就用手刨,并找来2个群众,一起将同学救出。他又爬进废墟,找到了3名被困的女同学,并立即叫来救援人员和医生,合力将她们解救出来。王亮的背部在营救同学时被严重划伤,一直淌着血,右脚踝也在余震中受伤。地震当天的整个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着脚走路,帮助救人,共发现和帮助多名同学成功脱险。

05 邓清清

邓清清,女,14岁,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

当邓清清被武警部队的官兵抢救出来时,她还在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诚实而又坚强的话语,令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武警官兵们抱起她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06 申 龙、王佳明

申龙,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王佳明,男,18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学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课的申龙、王佳明帮助老师快速组织同学们撤离。随后他们又组织同学开展营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废墟中救出4名同学。为便于救助垮塌教学楼里的师生,他们组织同学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开了两条路,一条专门走担架,一条供救援人员进入。在王佳明和申龙等同学的努力下,总共救出20多名师生。他们还冒着余震给被困的同学送水,扶送受伤的老师去安全地带。晚上八点,同学们自发分组,王佳明为第三组组长,参加运送伤员、遇难者遗体以及氧气瓶和小型机械等。第二天早上,帮救援部队抬帐篷、向受灾群众分发食物。向绵阳转移时,由于所有老师仍在救灾,申龙、王佳明担任了临时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安全抵达目的地。

07 刘 刚

刘刚,男,17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中学高二年级学生。

地震时刘刚正在上历史课,好多同学开始往走廊里跑。刘刚高喊大家不要惊慌,赶紧用双手护头躲到课桌下,他却被楼上掉下的水泥块砸晕。醒来后,他首先想到要赶紧弄出一条通道,让同学们赶紧离开。他爬到教室出口处,用拳头猛砸堵在此处的水泥块,终于打开了一个出口。由于出口很小,每次只能爬出去一个人。有的同学已经没有爬出去的气力,他就在通道里边托住同学的身体往外推送,另一个男同学在外接应。最后一名同学被一大块砖石压在腰上,刘刚竭尽全力把砖石搬开,抱着她爬出通道。他们刚出去,楼房再次垮塌,掉下的砖石砸在他们挪开的位置上。
第4个回答  2008-08-16
林浩
男,1999年出生,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数受伤。逃离了废墟的小林浩此时却发现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19日,小林浩同其姐姐和妹妹一起被安置在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这里安置了所有来自灾区的孤儿。其后,小林浩来到成都市儿童医院做了身体检查,索性并无大碍,只是一些皮外伤。20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九岁救灾小英雄林浩》的专题采访报导,小林浩那稚嫩的童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勇敢以及善良的品格感染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短短几天之内,网络上便出现了大量寻找林浩的帖子,还有热心的网友建立了“九岁小英雄林浩”吧,几日之内发帖便超过了150条,与此同时,京华时报等媒体又对林浩做了更进一步的采访和报导。许多中国人从小林浩身上看到了我们祖国未来一代的希望,他的乐观和勇敢感染了每一个人。据悉,小林浩目前被安置在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他已同其父母取得了联系,目前状况良好,六一还要到北京来参加特别的庆祝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