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问题

帮忙整理一下哪些仪器的使用和读数问题,谢谢啦

I.了解化学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重要的常用仪器有:试管、烧瓶、烧杯、量筒、滴定管、容量瓶、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蒸发皿、胶头滴管、锥形瓶、集气瓶、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托盘天平等。

II.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要的基本操作有:药品的存放和使用、溶液的配制、加热、溶解、蒸发、结晶、分液、萃取、蒸馏、沉淀的洗涤、中和滴定、PH试纸和石蕊试纸的使用以及装置的组装和气密性的检验等。

III.掌握典型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

1.试管

(1)用途 ①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②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③可用作简易气体发生器。④作洗气瓶用。

(2)使用方法

①装液体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如需加热,则不超过1/3。

②加热试管时要用试管夹。加热前先把试管外壁擦干,再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炸裂。

③加热液体时,试管不要对着人,保持试管与台面倾斜角为45。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横放,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受热,然后固定加热。

⑤振荡试管时应用拇指、食指、中指持拿,离试管口的1/3处,用腕力甩动试管底部。

2.烧杯

(1)用途 ①用作溶解试剂,配制一定浓度溶液。②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试剂之间的反应器。③可用于浓缩、稀释溶液。④盛放具有腐蚀性药品进行称量。

(2)使用方法

①烧杯用作反应容器和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3。

②在烧杯里配制溶液时,选用烧杯的容积应比所配溶液的体积大1倍为宜。

③加热前烧杯外壁必须擦干,并垫上石棉网。

④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溶液时,应注意不要碰触烧杯壁及底部。

⑤从烧杯中倾倒液体时应从杯嘴向外倾倒。

3.烧瓶

(1)用途 烧瓶一般作为有液体参加的反应器(圆底烧瓶可加热,平底烧瓶一般不宜加热),也可以装配气体发生器,特殊情况下可用作气体收集装置。蒸馏烧瓶多用于液体的蒸馏或煮沸。

(2)使用方法

①加热前烧瓶外壁必须擦干,并垫上石棉网。

②加热时用铁架台固定。

③加热时液体量应为容量的1/3—2/3之间。

④煮沸、蒸馏时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4.锥形瓶

(1)用途 ①酸碱中和(容量分析)滴定作滴定容器。②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及蒸馏时馏出物的承受器。③可以加热液体物质。

(2)使用方法 ①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②振荡时,瓶内盛液不超过容积的1/3。

5.坩埚

(1)用途 能耐高温,用来灼烧沉淀、熔化不腐蚀瓷器的盐类及燃烧某些有机物等。中学实验常用来灼烧结晶水合物。

(2)使用方法

①灼烧过的坩埚应放于石棉网上,盖好盖,再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后的坩埚及坩埚盖不可张冠李戴。

②瓷坩埚可放在铁三脚架的泥三角上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加热时要用坩埚钳均匀转动。

6.燃烧匙

(1)用途 用作检验物质的可燃性或盛放少量物质在气体中进行燃烧反应的仪器。

(2)使用方法

①伸入集气瓶做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由瓶口慢慢下移,以使反应完全。手要尽量握持燃烧匙的上端。

②用后应立即处理干净附着物,以免腐蚀或影响下一实验。

③要求高温时不与反应物反应。

7.启普发生器

(1)用途 适用于不易松散的块状固体(不溶于水)与液体在不需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的发生器。要求反应不易放出太多热量。

(2)使用方法

①开闭导管活塞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②不能用于强烈的放热反应或剧烈放出气体的反应。

③使用前应检查气密性: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若漏斗中的水面一段时间内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

④添加液体量要以刚好浸没固体为度。

⑤实验室制取H2、C02、H2S等均可用启普发生器。

⑥对于固体粉末或与液体相遇而溶解或反应时产生高热者,如SO2、C2H2、N02等,均不适宜此装置来制取。

(3)简易装置具有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等优点。如下图所示:

8.集气瓶

(1)用途 专为收集气体的容器,常配有磨砂玻片,集气瓶口也进行了带砂磨平处理,增强气密性。有别于广口瓶。

(2)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磨砂玻璃片与瓶口都应均匀地涂一层薄的凡士林。磨砂玻璃片应紧贴瓶口推、拉,以完成开、闭操作。

②集满气体待用时,有两种放置方式,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瓶口应向上;反之则向下。

③集气瓶不能加热。进行某些实验时,瓶底还应铺一层细砂或盛少量水,以免高温固体生成物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炸裂。

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进气管应伸入至接近瓶底;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充满水的集气瓶不应留有气泡。

9.滴瓶

(1)用途 用于盛装实验时需按滴数加入液体的容器。

(2)注意事项

①不能盛热溶液,也不能加热。

②滴管不能互换使用。内磨砂滴瓶不能长期盛放碱性溶液或对玻璃有腐蚀作用的试剂(如氢氟酸),以免腐蚀、粘结。

③滴液时,滴管不能伸入加液容器内以免污染试液或损伤滴管,也不能横放或倒放,以免试液腐蚀橡皮。

④实验室制备Fe(OH)2时,为防止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盛放试剂的胶头滴管伸入到液面之下,这是一种操作上的特例。实验完毕后清洗滴管才能放回滴瓶中,以免污染试剂。

10.试剂瓶

(1)用途 实验室盛放各种液体、固体试剂的容器。

(2)注意事项

①广口、细口试剂瓶均不能加热。

②根据盛装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选择所需试剂瓶的一般原则是:固体试剂——选用广口瓶;液体试剂——选用细口瓶;见光易分解或变质试剂——选用棕色(或茶色)瓶;易挥发试剂——选用具磨砂玻璃塞瓶;碱性试剂——选用带胶塞试剂瓶;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选用带磨砂玻璃塞瓶,不能用胶塞瓶等等。

③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而应用塑料瓶盛装。

11.漏斗

(1)用途 用作向小口径容器加液,或配上滤纸作过滤器(分离固-液混合物),有时也有其他一些作用,如气体吸收时防倒吸等。

(2)注意事项

①过滤时,漏斗应放在漏斗架上,漏斗的下端要紧贴承接器内壁,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约5mm,事先用蒸馏水润湿,使滤纸和漏斗之间不残留气泡。

②倾倒分离物时,沿玻璃棒引流入漏斗,玻璃棒紧贴3层滤纸的一边。分离物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③漏斗内的沉淀物不得超过滤纸高度的1/2,便于洗涤沉淀。

④漏斗不能用火直接加热。若需趁热过滤时,应将漏斗置于金属夹套中进行,若无金属夹套,可事先把漏斗用热水浸泡预热。

⑤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为防止倒吸,应用漏斗倒置稍微罩住液面,不可深入液面过多,否则达不到防倒吸的目的。

12.长颈漏斗

(1)用途 用于加液体,常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

(2)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热。

②漏斗的长颈末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使之形成液封。

13.分液漏斗

(1)用途 用作气体发生器中加液体,也常用作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分液)。

(2)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应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②使用前玻璃活塞应涂少量凡土林(防止漏液)。使用时,左手虎口顶住漏斗球部,用右手的拇指、食指转动玻璃活塞。上部玻璃塞的小槽应与漏斗口侧的小孔对齐(或取下玻璃塞),才可进行放液。

③作加液器时,漏斗下端不浸入液面下。

④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颈下放出(操作同放液),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倾出。

14.干燥管

(1)用途 用作干燥气体,或用于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杂质气体。

(2)使用方法

①管内一般应盛固体干燥剂。干燥剂需根据被干燥气体的性质和要求来选用。

②使用球形干燥管时,干燥剂应放置在球体内,两端应填充少许棉花或玻璃纤维、石棉。

③干燥气体时,从粗管端进、从细管端出。

15.蒸发皿

(1)用途 蒸发皿属于瓷质仪器,用作蒸发、浓缩溶液或干炒固体等。

(2)使用方法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②加热时直接放在铁圈或泥三角上。

③可直接加热,高温时须用坩埚钳取放,不能骤冷。

④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⑤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此时,可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发至干。

16.量筒

(1)用途 用于测定注入量器中液体的体积。当液体在量器内时,其体积为从分度表直接读取的数值。量筒属粗量器,精确度≥0.1mL。

(2)使用方法

①未知液体体积的测量:选择合适的量筒(略比所测溶液体积大),直接注入未知液,水平置于桌面,稍等片刻再直接读取体积(尽可能减少测量次数以降低误差)。

②量取所需体积的溶液:选择比所需体积稍大的量筒,如果量取15mL的稀酸,应选用20mL(容量)的量筒为宜,不能选用50mL或100mL的量筒,否则误差过大(一次量取液体,量筒越大,误差越大,故不宜选用过大的量筒)。当所需体积较大时,先可直接向量筒注入测取液,再改用滴管滴加至所需体积的刻度(若先加液超过所需体积,也可用滴管调整至所需体积的刻度);当所需体积较小时,可直接用滴管滴加。

(3)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②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

③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否则因液体热膨胀造成实验误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相切。若仰视,造成读数偏小,所量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反之。

⑤重视量筒用途的合理延伸,如间接测量气体体积、固体体积等。

17.滴定管

(1)用途 在中学里,主要用于酸碱中和滴定,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2)注意事项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碱性物质与玻璃活塞作用生成硅酸盐,导致活塞粘结而失灵);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氯水、溴水及强氧化性物质的溶液(如KMn04、K2Cr2O7、Ca(ClO)2等),因为它们均会腐蚀橡胶管。

②滴定管在使用之前应检查玻璃活塞是否转移良好,玻璃球挤压是否灵活,有无漏液及阻塞情况。

③滴定管在注入溶液时,先应用少许所盛的溶液润洗2—3次,以保证所盛之液不被稀释。

④滴定管满刻度下还有一段空间没有刻度,滴定时不能滴至满刻度以下。

18.温度计

(1)用途 用于测量温度。

(2)使用方法

①应选择合适测量范围的温度计。严禁超量程使用。

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应完全浸入液体中,但不能与容器内壁相接触(如实验室制乙烯、测定溶解度、制硝基苯、中和热的测定等)。

③测蒸气温度时,液泡应在液面以上;测蒸馏馏分温度时,液泡应略低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如石油的蒸馏)。

④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凸液面的最高点(水银)或凹液面的最低点(酒精温度计)水平相切。

⑤不得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用完后均应擦拭干净,装在纸套内,远离热源存放。

19.容量瓶

(1)用途 用来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容量瓶的形状为细颈、梨形的平底玻璃容器,带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其颈部刻有一条环形标线,以示液体定容到此时的体积数。常用的容量瓶的规格: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几种。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和容量。

(2)使用方法

容量瓶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其方法是: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瓶口和瓶塞要干,且不涂任何油脂等),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用滤纸条在塞紧瓶塞的瓶口处检查),如不漏水,把瓶塞旋转180。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验是否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3)注意事项

①瓶塞不能互换,为保证瓶、塞配套,常将瓶塞用绳等拴在瓶颈上。

②容量瓶不能直接用火加热,也不能在烘箱内烘烤,以免影响其精度。

③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久贮溶液,更不能长期贮存碱液。用后应及时洗净,塞上塞子,最好在塞子与瓶口间夹一白纸条,防止粘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8-15
能加热的仪器

1. 试管 用来盛放少量药品,常温或加热情况下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可用于制取货 收集少量气体。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②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③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

2. 烧杯 用作配置溶液和加大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使用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②溶解物质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3. 烧瓶 用于试剂量较大而又有液体物质参加反应的容器,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和 蒸馏烧瓶。它们都可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使用注意事项: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用于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用于其它热浴(如水浴加热等)。②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烧瓶容积的一半。

4. 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使用注意事项:①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②盛液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5.坩埚 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使用注意事项: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②取、放坩埚应使用坩埚钳。

分离物质的仪器

1. 漏斗 分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像小口容器转移液体。 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液体的注入。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容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也用于萃取分离。

2. 洗气瓶 中学一般用广口瓶、锥形瓶或大试管装配。洗气瓶内盛放的液体,用以洗涤气 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使用时要注意气体的流向,一般为“长进短出”。

3. 干燥管 干燥管内盛放的固体,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也可以使用U型管。

剂量仪器

1. 托盘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称量,能称准到0.1g。所以砝码是天平上称量时衡量物质质量的标准。

2. 量筒 用来量度液体体积,精确度不高。

使用注意事项:①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

3. 容量瓶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用玻棒引流的方法将溶液转入容量瓶。

4. 滴定管 用于精度不高的溶液浓度测量。分酸式和碱式滴定管两种。

使用注意事项:①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②25mL、50mL滴定管的估计数为±0.01mL。③转液前要用洗液、水一次冲洗干净,并用贷装的用也润洗滴定管。④调整液面时,应使用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使液面保持在“0”或“0”一下的某一定刻度。读书时视线与管内液面的最凹点保持水平。

可以查一下下面的网址:
http://ahuaxue.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62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