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重修圆明园?

如题所述

讲读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圆明园这个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人类的灿烂文化,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了,(出示圆明园的画面)只留下断垣残壁,你有什么话要说?”一位学生说:“圆明园的毁灭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又有一名学生说:“要是能重修圆明园,我们就能看到它壮观的原貌了。”有位学生马上反驳道:“还是不要重修的好。” “重修!” “不要重修!”学生纷纷说道。我一时难以决断,就让学生表决,结果同意重修和不同意重修的学生数相当,于是灵机一动说道:“下面我们来开展一个辩论会,内容是‘要不要重修圆明园’?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的观点是要重修圆明园,反方是不要重修,每方三个人一组,一辩陈述,二辩随机发言,三辩总结,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先练习练习。” (学生练习完了以后,正方和反方各有一组学生上台,进行辩论。) 孙涛首先说:“我是正方一辩,我方同意重修圆明园,因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人类的灿烂文化,要延续下去。”李明说:“我是反方一辩,我方不同意重修圆明园,虽然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人类的灿烂文化,据资料记载,在康熙年间就开始修圆明园了,重修需要的钱太多太多了,而现在国家建设正需要钱!”解俊伟面带笑容:“正方二辩认为,圆明园是非常气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我们这样的园林,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应当重修,再说,国家的钱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刘洁站起来说:“反方二辩认为,圆明园过去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但是它却被侵略者毁灭了,是我们的耻辱,说明了我国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侵略者太野蛮了,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国家只有强盛起来才不会挨打,才不会被人欺负,才不能使侵略者为所欲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重修圆明园。”解俊伟接着说:“正方二辩认为,圆明园被毁灭了,如果不重修,它的断垣残壁太难看了,因此要重修!”“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让我们牢记国耻。有很多学校都到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下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它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如果重修,就失去了教育意义。”刘洁非常激动。周影握着拳头说:“我是正方三辩,我方还是认为,要重修圆明园,恢复它往日的辉煌,反映我国历史和现在都有着灿烂的文化,也向全世界说明我国的综合实力。”曹蓬最后说:“反方三辩认为,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不要重修,它的断垣残壁可以使我们牢记国耻,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让我们行动起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强大吧!” 我看难分胜负,总结说:“刚才同学们辩论得很热烈,都有理由,难分胜负,我们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写一封信给圆明园管理处,说明我们的观点,怎么样?”“好!”同学们齐声回答。 [反思]预设和生成是语文教学的矛盾,要妥善地处理。教学中应当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教师要捕捉课堂上师生对话时生成的内容,随机应变,巧设训练,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及时辩论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内化了文本,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张扬了个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翼,缺一不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不仅要对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同时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辩论赛中,学生据理力争,爱国主义情感得以升华,既掌握语言文字又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洗礼,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