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身体健康应多做些什么和应该注意些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一定程度上,身体健康为我们奠定了幸福人生的基础。不健康的身体常常限制一个人与他人的接触,也会大大地减少他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因此很容易形成偏颇的性格。你或许也会发现,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比身体健康的人更难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不要只是在得病的时侯才来关心自己的身体, 也不要以为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只是医生的工作。你,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应该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自己的身体健康水平。  营养学上有一句“名言”:你的身体就是你所吃进的东西。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吃”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 就会为发育中的身体提供充足的养料,其实不然。营养学强调的“均衡、适量”的原则常常被我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破坏了。  不知从什么时侯起,我们开始偏食。食物中鱼肉蛋奶、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总有那么一些东西是我们尽量回避不吃的,甚至我们更喜欢以甜点心充饥。久而久之,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疾病便找上“身”来。  奇怪吗?不!因为偏食或挑食使我们的身体不能从进食中获得足够的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素。  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种类繁多,目前已经发现和肯定的有54种,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但就其化学性质或生理作用而言,可分为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人体长期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都会导致体内新陈代谢的紊乱,引起营养不良,甚至导致疾病。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还没有发现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品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更重要的是,有些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生化反应所必需的,人体内却不能形成,比如大部分维生素。它们只存在于各种食物之中,只有合理地搭配食物,人体才能得到充足的供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在于“专”,而在于“杂”。为了身体健康,你是否愿意重新“亲近”一下你一直冷落的食品呢?  另外,我们中的许多人常常省略早餐,而晚餐却吃得很多。这种饮食习惯违背了“适量”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从前一天晚餐中得到的能量,经过一夜的消耗已经基本上用尽了。如果不及时通过早餐补充能量,上午第二节课以后,你可能就会饥肠辘辘,根本听不清老师在讲些什么。另外,这样进食不定时,破坏了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泌的规律,不能维护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很容易年纪轻轻就受到消化道溃疡的折磨。  “丰盛的晚餐”也于健康无补。晚饭吃得过饱不仅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影响夜间睡眠,而且血中含量上升的胰岛素很容易将血脂转化为脂肪,储存于腹壁。那些“吃得并不多,却长肚子”的同学可能是由于早餐、午餐不足,晚餐却吃得过饱的缘故。  符合“均衡、适量”原则的饮食习惯需要我们从每日三餐做起,在不偏食的情况下做到“早吃好,午吃饱,晚餐宜吃清淡少”。这里所说的“早吃好”是指量足样多。为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最基础的营养学知识。  我们不妨将自己能够接触的一切食物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热量、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  第二类肉、禽、蛋、鱼、奶和乳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维生素A、B2和B12  第三类豆和豆制品,主要供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    第五类动物油、植物油、精糖及酒类。只能提供纯脂肪、纯碳水化合物和热量,也称为纯热量食物。  在这五类食物中,第一、第三和第四类食物可以自由摄取, 第二类食物适量摄取,第五类食物应限制摄取。而且每天也要在每一类食物中选择不同的食物。需要指出的是,过量地摄取任何一种食物或营养素对健康毫无益处。  食盐为人体执行生理功能提供了必需的钠,然而,过量就对健康有害了。据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在日本、韩国、中国、哥伦比亚、葡萄牙等摄取高盐的国家,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因此,为了防病,我们需要从青少年时代做起,纠正重嗜盐的习惯。  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今天吃肉的机会比父母儿时大了许多。如果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我们很可能在获取丰富的蛋白质同时,也吃进了过量的脂肪。营养学家们发现,除了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与摄入体内的脂肪量呈正相关。不要以为这些疾病都是中老年人的事。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目前,在青年人中这三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若要防止自己到中年以后患以上疾病,就要从现在开始注意。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吃肉是要有选择的。营养学中有一句俗话:四只脚的不如两只脚的,两只脚的不如没有脚的。即吃猪、牛羊肉不如吃鸡,吃鸡不如吃鱼。经常吃些豆腐、豆浆也是很好的选择。  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不幸的是,这些维生素很容易在烹调的过程中被氧化破坏。为了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不受破坏, 能生吃的就生吃;不能生吃的可在烹调的过程中注意做到:先洗后切,大火急炒和开汤下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0
吃一顿营养的早餐

早餐是激活一天脑力的燃料,不能不吃。许多研究都指出,吃一顿优质的早餐可以让人在早晨思考敏锐,反应灵活,并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研究也发现,有吃早餐习惯的人比较不容有吃早餐习惯的人比较不容易发胖,记忆力也比较好。

2.每日5蔬果

这是1991年,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和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推动的全民营养运动。根据调查,多吃蔬菜水果的人,可以减轻癌症与心脏病的风险。建议你,把蔬果放在最容易看到、随手就可以拿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多吃蔬果,也可以把蔬果切丁,当做点心,代替那些会令你发胖的饼干、零食。

3.每日运动30分钟

许多研究都指出,每天运动30分钟就可以得到运动的好处,包括:预防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肥胖、忧郁症等,甚至有研究指出,运动可以让人感到快乐,增强自信心。如果你很久没有运动,建议你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长度与强度,可以从最简单的Walking运动开始,每天快走20~30分钟,持续走下去,一定能感受到许多好处。

4.用牙线剔牙

用牙线剔牙,不只可以降低蛀牙的机率,还可以保护你的心脏。根据美国牙周病学会指出,罹患牙周病的人比一般人容易罹患冠状动脉疾病。

5.把大自然带进屋内

静听雨打落叶的声音,或望着鱼儿在水中优游的模样,都能给人安详宁静的心境。专家指出,与大自然结合的感觉可以减轻压力。在家中或办公室中种植盆栽,或养一缸鱼都是不错的建议。

6.戒烟

抽一根烟会产生超过4000种化学物质,其中40几种会致癌,吸烟者死于肺癌的人数是不吸烟者的16倍。戒除吸烟的习惯,不仅对自己的健康有利,也是对家人爱的表现,因为二手烟比一手烟还毒,已被WHO列为头号致癌物质,而孩子往往是二手烟最大的受害者。超过四分之一的婴儿猝死是因为父母吸烟,导致婴儿吸入二手烟引起的。二手烟也会增加儿童气喘的次数,且加重病情。

7.吃饭时把电视关掉

研究儿童肥胖和收视习惯的学者发现,儿童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通常会容易导致肥胖,且会延长收看电视的时间高达70分钟。所以不管大人或小孩,吃饭时,最好关掉电视,专心的吃饭,好好享受桌上的食物。

8.要工作也要娱乐

只知埋头工作,容易热情缺缺,不妨放轻松一点。准备一本剪贴簿,收集漫画、笑话等等幽默的材料,每天不时拿出来翻翻,让自己开怀大笑几声。也可以在工作以外培养一些兴趣,缺乏娱乐,是很难为自己打气的。

9.再忙也要和家人聊聊天

美国心脏病权威,曾任前美国总统柯林顿医疗顾问的欧宁胥(DeanOrnish),历经数十年研究发现,拥有亲密关系可以预防与减缓心脏病,甚至可以提供生命坚强的抵抗力。不管外在生活多么多采多姿,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可以打开心扉,分享心事的亲密关系。所以不管再忙,每天也要和家人聊聊天,滋养彼此的亲密关系。

10.让自己有好睡眠

好的睡眠品质比睡眠时间的长短更重要。几个步骤可以让你睡得更甜美:

1、先整理床铺,把棉被、枕头打理到最舒适的状态。

2、以自己最自然、最舒适的姿势躺好。

3、躺平后,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用感觉从头到脚扫描一遍,看哪个部位紧绷,再试着放松下来。

4、如果心里还想着工作,可用数息法,想象自己呼吸时,把负面的情绪吐出去,然后把正面的能量吸进来,来回呼吸几次,直到心情平静。 5、全身心放松,渐渐入睡。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想要身体健康应多做运动。应该注意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愉快的心情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不利于疾病入侵。应注意合理的饮食,远离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广交朋友,参加各种活动,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要有适当的工作可做,这样可以避免无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5-18
第4个回答  2018-11-07
哈哈哈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