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说说强酸制取弱酸这个定理

这个定理怎么来的,不能无缘无故就摆出来用吧~

其实就是推翻弱酸制取强酸,大家帮帮我啊

强酸制取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即:
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
中学化学通常以H2CO3、 的酸性作为比较标准,要求掌握常见弱酸酸性强弱顺序:

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室制取某些弱酸

2. 解释现象
漂白粉久置失效的原因:

建筑用的粘合剂水玻璃久置会变质:

3. 产物的判断
①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②向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③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④向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⑤向 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不管CO2是否过量,都生成 。
⑥ 与 溶液混合

4. 酸性强弱的比较
例1. 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经典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可以简单表示为:
苯磺酸 苯磺酸钠 苯酚钠(及盐和水) 苯粉
(1)写出②、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
分析:(1)



(2)答:根据强酸可从弱酸盐中制取弱酸的原理,由反应②、④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苯磺酸>亚硫酸>苯酚。

5. 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
例2. 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H2A为二元弱酸,它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H2A

由于酸性: ,所以 与 反应,只能使H2A发生第一步电离,化学方程式为 或 ,正确答案为AC。

6. 除杂问题中试剂的选择
弱酸(或弱酸的酸酐)中含有较强酸(或较强酸的酸酐)杂质,通常选择弱酸所对应的酸式盐,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除去杂质。
物质 杂质 所选试剂 化学方程式
CO2 HCl 饱和NaHCO3溶液 NaHCO3+HCl=NaCl+CO2↑+H2O
CO2 SO2 饱和NaHCO3溶液 2NaHCO3+SO2=Na2SO3+2CO2↑
SO2 HCl 饱和NaHSO3溶液 NaHSO3+HCl=NaCl+SO2↑+H2O
H2S HCl 饱和NaHS溶液 NaHS+HCl=NaCl+H2S↑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2
这不是一个什么定理,因为定理需要严格证明,这只是一个普通规律
强酸制弱酸本质是化学平衡,强酸完全电离出H+,与弱酸根离子结合,由于弱酸电离能力弱,结合后电离部分很少,故可得到弱酸 如HCl制CH3COOH
还要指出楼主一点错误,弱酸也可制强酸,如可以用非挥发性酸制挥发性算,如磷酸制盐酸(先得到HCl气体,再溶于水得到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2
其实强酸制弱酸的定理有很多caco3+2Hcl=cacl+H2o+co2(碳酸),如果你说弱酸制强酸的反应也不是没有因为这是反应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才有强制弱
第3个回答  2013-10-22
“强酸制弱酸”是指在溶液中进行的一类复分解反应——酸与盐反应的一般规律。
其实复分解反应能够进行的条件是:溶液中有离子浓度发生改变。例如:
HCl + CH3COONa == CH3COOH + NaCl
H2SO4 + Na2S == Na2SO4 + H2S↑
CuSO4 + H2S = CuS↓ + H2SO4
上述三个反应中分别生成了难电离、气体或难溶物质,都使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浓度改变了,所以反应发生了。
“弱酸不能制强酸”是相对的,不能绝对化。H2SO4+BACL2=2HCL+BBASO4
还有,h2s+cuso4=h2so4+cus
2AgNO3 + H2S ==== 2HNO3 + + Ag2S (灰黑色沉淀,不溶于稀酸)
中学化学就多记住几个典型的反应方程式,然后推理,明白了么?
顺祝你学业有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