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反问,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修辞手法说得越多越好,作用越详细越好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意趣横生,别开生面。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生动形象,幽默诙谐。
4夸张: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7反复: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类比:衬托出某一事物的特征或所具有的特性。
10设问: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1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12衬托:可以鲜明地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13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14反语: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15引用;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16顶真:表现客观事物间的递相依存的关系。
17仿词:用来造成表达上的新鲜感。
18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2个回答  2013-10-28
排比的定义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编辑本段]文言文的例子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反问句的特点: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 怎么 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反问字,如:大致说来,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大致说来,比喻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是用浅显的或人们熟悉的事物对深奥难懂的的事物加以说明,便于人们深入理解。
如:
当潇潇雨下,夜色深沉的时候,长安街像一条静静的长河,彩色的车灯倒映在湿地上,如疾驰的流星。
式样繁多的小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
尖厉的汽笛声撕破了灰沉沉的长空,列车犹如绿色的游龙,呼啸着飞驰南下。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写活了,是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如: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反复:1、 言为心声,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2、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
如: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就用了反复的手法,或者,你可以去看看朱自清的《匆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