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简单的肢体语言?

关于人有那些简单的肢体语言,举例说明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肢体语言也是演员的必修课程,不同角色不同情况下的肢体语言也大不相同,丰富准确的肢体语言能帮助演员更好的诠释不同角色。
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举例: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期待
避免目光接触——冷漠,逃避,漠视,没有安全感,消极,恐惧或紧张等
点头——同意或者表示明白了,听懂了
摇头——不同意,震惊或不相信
晃动拳头——愤怒或富攻击性
鼓掌——赞成或高兴,兴奋
打呵欠——厌烦,无聊,困
手指交叉——好运
轻拍肩背——鼓励,恭喜或安慰
搔头——困惑或急躁
笑——同意或满意,肯定,默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5
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一个人的手势、肢体动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思想意识、情绪变化等,肢体语言往往比可以伪装的有声语言更真实可信,而有声语言如果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起到更好的传情达意的效果。当然,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加强.

一,握手这是我们在首次见面和告别.时的礼貌动作,也是重要的肢体语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握手的方式也不同,对同性的长辈,要先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背.实际上就是双手相握,以表示对长辈的尊重和热情.对待同龄人,晚辈,同性,只要伸出右手,和对方紧紧一握就可以了.对待异性,特别是男性和女性握手,只应伸出右手,握住对方的四个指头就可以,有时女性对男性的反感就来源握手,有的用力全握,有的抓住不放,都是不礼貌的,都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二,手势.我们每一个人在谈话的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手势,只是有的手势是有助于我们表达的,有的会令人讨厌.在生意谈判时,最好不要出现用十指点指对方的手势,这样会让对方非常反感,也不要讲话时乱挥舞拳头,这些手势都是不礼貌的.

三,立姿.象军人稍息的动作,一脚稍微在前,一脚靠后为重点.比较稳重,尽量不要摇头晃脑.

四,坐姿

五,鞠躬

六,点头.在许多场合点头微笑,也是销售的最好肢体语言.比如:在会场,在饭厅,在办公室正在谈话,你都可以用点头的肢体语言表示自己的问候.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0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

第3个回答  2013-10-25
编辑词条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辩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人际距离(interper sonaldistance):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上。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interper sonaldistance)。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
  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与人际距离相似的另一现象,是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在图书馆或公共场所内,经常看到很多人,自己坐一个位子之外,企图再以其携带的物品占据左右两边的空的座位。此时肢体语言所表达者,是一种防卫,防卫外人侵入其个人空间时带来不安的情绪。读者可注意观察此种人的情绪变化;如有陌生人要求坐在他的旁边,他就会感到不安,甚至起而离去;如有他熟悉的人到来,他会招呼对方,主动让给对方左右的位子,而且他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由肢体动作表达情绪时,当事人经常并不自知。当我们与人谈话时,时而蹙额,时而摇头,时而摆动手势,时而两腿交叉,我们多半并不自知。正因如此,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如下的假设:当你与人说真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与对方接近;当你与人说假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离开对方较远。此一假设验证的结果发现:如果要求不同受试者,分别与别人陈述明知是编造的假话与正确的事实时,说假说的受试者会不自觉地与对方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显得身体向后靠,肢体的活动较少,惟面部笑容反而增多。
  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