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具体发展过程??

如题所述

唐诗学发展史是叙述唐诗学的学术研究历史,文学史的学术史研究只有在注意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描述其历史发展过程,才有可能合理地解释有关的文学现象。唐诗学发展史的体系建构,是要将诗学与影响诗学发展的诸种社会文化因素作为一个整体,阐述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诗学发展的综合影响。唐诗学发展史是叙述唐诗学的学术研究历史,从历代读者的阅读热情发展到历代文人对唐诗特质的自觉探求,这既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具有特殊意蕴的文化现象。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它是中国古代诗学史研究的一部分。但要解释唐诗学的形成、特别是唐诗学能够成为一项热门的学术研究史,问题却要复杂得多。也就是说,仅仅关心诗学本身是不够的。因为诗学现象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变革、文化传统、哲学思潮、学术思想、士人心态以及文学本身发展规律等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会产生综合效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术趋向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当我们研究唐诗学发展史时,不仅要理清唐诗学学术史的发展线索,而且应该揭示出唐诗学史得以建构的条件及其原因、解释唐诗学的发展何以呈现出今天这样的历史面貌而不是其它状态。笔者认为,文学史的学术史研究只有在注意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文化背景和文化因素,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描述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才有可能合理地解释有关的文学现象;因此,唐诗学发展史的研究,必须同时阐述上述那些非诗学因素与诗学发展的有机联系,并把它们看成是唐诗学史体系建构的一部分。
  一、关于唐诗学的存在基础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唐诗历来是最受欢迎的一种,如今随便走到书店里逛逛,还总能看到这个热潮的余波。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有人挑选有关唐诗的普及读物或唐诗选本。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笔者在香港街角书店的一堆畅销书里,发现一种新印的《唐诗三百首》赫然躺在《求职指南》和《心灵鸡汤》之间。这对一个长期从事唐诗研究和教学的人来说,多少会有一丝凄凉之感。但不管怎么说,目前的街景至少说明,唐诗依然存在,即使隐去时代背景,作为一种审美积淀,也已经和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了。
说来也怪,中国人对唐诗的热情为何经久不衰呢?清人赵翼早就说过:“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注:《瓯北集》卷28,嘉庆寿考堂本。)赵翼的时代距离李杜的时代已逾千载,但当时的唐诗读者依然人数众多,赵瓯北有点不满,主张当代人可以创新,不必老是嚼李白和杜甫。可是这“各领风骚”的建议似乎并没多少响应,《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与赵翼是同时代的人,在今天,赵瓯北的“知名度”未必超过孙洙,而孙洙的出名可以说是沾了唐诗的光。唐诗普及的程度是中国“正统”文学中其它样式无与伦比的。历代的唐诗选本仅算现存的,也不下三五百种,所以,唐诗的各类总、合集的编选,安全可以称得上一门很热的“选学”;自宋以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人对唐诗的保存、刻印、注释,以及对唐诗的作者、艺术等问题花大气力来研究,这种学问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独立的文学现象,它本身的存在以及发展也构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当有学者提出“唐诗学”的概念,学界立即首肯了“唐诗学”以及“唐诗学史”的研究价值。
唐诗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要归功于唐诗的魅力。后代的普通百姓把唐诗作为启蒙教材,把习唐诗看作是中国人基本文化素质的体现。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表现了中国人这种传统的需求。也许和文人发议论有点相似,人们说话的时候,喜欢引几句唐诗,“出口成章”,引用一句,胜说千言万语。
唐诗,这朵千年以前盛开的奇芭,能不断地引起后人的观赏兴趣,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唐诗的语言,作为一种情感符号,它融进了全民族的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人们对它的理解是超越时空的,不需要掌握详尽的时代历史背景。很多诗句甚至不用注释,只要是中国人,只要受到过中国文化的熏陶,都能心领神会。例如,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诗的语言仍是一种艺术语言,有着很强的艺术概括力,是相当凝练的语言。它既是全民族共同的语言,同时也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水准,与一般的生活语言有本质的区别。这样,唐诗的名句能在当代生活中继续作为交流的语言,传递信息。其次是共通的审美理想。唐诗的流传,与中国人千百年来审美传统的稳定性有关。中国人追求含蓄、朦胧、沉稳的美,追求恬静、超脱的诗歌意境。与西方的审美特性不同,中国人更偏重于欣赏委婉曲折、含蓄深沉的艺术,讲究绵里藏针的机智微妙和尺幅万里的浓缩,而总是不太喜欢一泻千里的铺张以及溢于言表的直抒情怀。例如,有人批评柳宗元《渔翁》的最后两句“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有蛇足之嫌。正是因为这两句恰恰点出了全诗所追求的境界——一种企求超脱的悟。诗学史上有过相当激烈的唐宋诗优劣之争,就是如何保持并平衡传统审美理想的反映。钱钟书《谈艺录》说:“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这是对明以后多数人看法的总结。中国人喜欢那种晶莹透明而不可触及的艺术,它需要感悟式的理解,而又模糊和神秘。唐诗就是这种艺术。再者,便是唐诗以及唐代诗人本身的魅力。鲁讯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注:《给杨霁云的信》。)这个看法也被写文学史的文人所接受,诸如“高峰”、“黄金时代”之类的话在文学史上处处可见。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隋唐五代诗”条写道:
“隋唐五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其主体唐诗更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在这名家辈出、名作如林的诗坛上,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诗人的出现,给时代增添了光辉,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体裁风格的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制的愈益齐备和全面定型,显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一般认为,唐诗与其它时代的诗歌相比,以质量和数量的并存而取胜。笔者以为,这只是就定型的作品而得出的结论。事实上,唐诗的价值、唐诗的魅力,全部体现在它的创造过程中。唐诗是我国传统诗歌发展中一次最完美的创造工程的完成。至此以后,历代的诗歌创作,总是不断地从唐诗中汲取营养,唐诗不是放在祭坛上的供品,而是流动的生命。后代的诗人崇尚唐诗,每一次都与自己时代的诗歌创作有关,这也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赋予唐诗新的生命力。后代的诗人,无论是批评本朝的创作倾向,还是提倡一种新的创作标准,都会把唐诗作为参照系,无意之中推动了唐诗学的发展。在给予本朝诗歌的评价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重新审视唐诗,从搜集、整理、刻印唐人诗集,遴选唐人诗作开始,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而完整的关于唐诗的总体评价,以及细致入微的唐诗体制、诗人风格的差别解析等等,从而形成了唐诗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唐诗被认为非常“繁荣”,也是后代诗学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断赋予唐诗的荣誉。
  二、关于唐诗学的形成及其意义
唐诗是什么?唐诗的“优”,优在何处?读者接受的角度不同,关心的侧重点也不同。纵观历代唐诗的读者群,大约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以作品为中心,进行诠释和欣赏性的评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类读者主要对作品感兴趣,而不太关心诗人或整个创作的背景材料。就像欣赏一幅画、一盆鲜花那样,至于谁是作者,谁是花的栽培者,都是次要的。也不在意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对作品的评价仅凭直感。唐诗是什么?唐诗就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或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或是“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旧时东边月,深夜还过女墙来”;或是……具体得不能再具体了。当然,也有人偏爱某个作家的作品,但仍是以对作品本身的直觉为中心的,并不牵扯到作家本人。如唐诗流传到海外,外国人便喜爱王梵志、寒山、白居易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而我们中间有人偏好李贺、李商隐,对他们作品中色彩绚烂、扑朔迷离的意象着迷。因为欣赏过程正是包含了这种直觉活动。读者最先接触,最先理解的就是最具体的作品,一首首单个的作品。凭着直觉,诵读那些津津有味的诗,而那些没能获得良好感觉的作品,便被抛置一边。这样的阅读方法是接触并接受唐诗的最基本的方法。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唐诗初级选本,从选家到读者,大都着眼于一首首具体的作品,作为选家,一般不会着力考虑使每首作品聚合起来,构成一个什么图象;读者翻阅选本时,他注意的,也是名作带给他的艺术享受,至于张三的诗比李四的诗选得多,或张三先死还是李四先死之类的问题,与他并没多大关系。这种阅读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唐诗整体是缺乏概念的,如果回答唐诗是什么的问题时,往往以对个别作者作品的感受来概括整个唐代诗歌的总体面貌。实际上,唐诗作品留给他们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断,却又是相当具体、相当生动的艺术实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