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华侨思乡的故事

如题所述

《枣核》一课是一篇老课文,萧乾先生通过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生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表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民族情感的民族。全文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讲读式,帮助学生从内容上理解主题,从形式上学习本文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学生的体会和理解似乎都是我精心设计好的,同学们得出和我一样的答案,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接受这一层面上。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标关于“一切以学生为本”这一课程改革核心精神之后,我理解了“以生为本”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换角色,从重视教的追求到重视学的探究,从重视自我展示到重视学生的发展。于是我开始尝试从一些老课文入手,摒弃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切入点,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

实施过程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疑导入

激发兴趣
1、导入
当几颗普普通通的枣核被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萧乾先生千里迢迢从北京带到美国,交到一位同窗好友手里时,那几颗普普通通的生枣核承载着一份什么样的情感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篇设疑,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课文的积极性

朗读课文

交流感受
2、出示生字词,要求学生注音、解释。
3、教师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谈谈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肯定个性化的发现。)
1、学生轻声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正音解词。
3、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提示:可从不同角度谈,力求语言流畅)
生1 本文写的是一位美籍华侨托朋友从北京带几颗生枣核的故事,表现她的思乡情。
生2 这位美籍华侨身在美国,家庭美满、事业 安排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读通文字,初步感受文本。本文构思巧妙,情感深沉,轻声朗读可能比大声朗读或默读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感受。学生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获得原始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成功,一切都如意,但她却深深地思念家乡的枣树。“心里总像缺点什么”,表现了她浓烈的思乡之情。
生3 本文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开篇设置悬念,然后一步步解开悬念,最后点题。
(学生的回答,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阅读本文最真实的感受。) 这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也是“发现”、“探究”的起点。提出交流的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重个体体验,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更好地把握下一步的教学,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研读标题

关照全篇

4、出示思考题:
作者为什么以“枣核”为题?

5、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引导思考:
1)试为本文换一个标题,比较优劣
2)划出有关枣核的语句,明确枣核是贯穿全文线索
4、学生回答
生1 以“枣核”为题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指那几颗普普通通的生枣核,另一层就是指那枣核里寄托了那位美籍华侨深深的思乡之情。
生2 本文以“枣核”为线索贯穿全文,所以以“枣核”为题。
通过一个思考题,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统摄全篇,加大思考的力度,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结构、情感,追求学生理解和表达上思维的周密性。

3)如何用“枣核”设置悬念

4)找出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体会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
生3 本文用“枣核” 设置悬念,解开悬念,所以以“枣核”为题。
(要求在刚才同学回答的基础上,从内容、结构、情感、写作手法等方面全面思考并用流畅的语言表述)
生4用“枣核” 为题含蓄而深刻,因为“枣核”是贯穿全文线索,“枣核” 是设置悬念的关键,“枣核”虽小,却表达出一个深刻的主题——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体现出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
本文理解起来程度不大,初读全文,学生容易产生“好理解”、“全懂了”之类的错觉。教学中努力做到浅文深教,适时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提出富于启发性、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问题展开讨论。
品味语言,

体会情感
6、在深入探究“枣核”一词在文中的作用之后,再读课文,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再探寻、品析课文中能够传递出浓浓的思乡、爱国情感的段落。在这些语段中探究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
5、学生默读课文,作圈点批注
6、同位之间可互相讨论,辨析、理解词义
明确:
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
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
7、引导步骤:
(1)找出语段细读
(2)在几个语段中探究语言的表达效果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指导

8、布置作业
结合课后练习二,讨论“就”字在这四句话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
托:似乎是在感受枣核的分量,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
不好意思:说明她并不追求、迷恋海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海外高度的物质文明冲淡不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劈头:表明她早就有思想准备,目的是让我大吃一惊,从而受到她思乡之情的感染。
…… 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
回顾内容

总结全文 9、请几位同学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10、教师总结(加深对情感的体会和理解)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往往集中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无论
8、回顾本节课教学内容
生1通过分析以“枣核”为题的好处,体会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作手法;领悟本文巧设悬念的独特构思;理解海外华侨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生2 我还认识到思考问题要全面,回答问题语言要流畅。

走到哪里,故乡的山川、草木、人物,故乡的一切,总是始终萦绕在心头。《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作者的“旧时同窗”,尽管“家庭和事业都如意”,但越到晚年,思乡越切,总是想起故乡院里的那棵枣树,当作者来美时,“再三托付”为她带几颗生枣核来,以在花园里试种一下。全文洋溢着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生3 学会要品析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内涵,从而体会语言的美,领悟主题的美。

课外拓展

渲染情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06
枣核》一课是一篇老课文,萧乾先生通过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生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表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民族情感的民族。全文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讲读式,帮助学生从内容上理解主题,从形式上学习本文以小见大、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教学任务完成了,但学生的体会和理解似乎都是我精心设计好的,同学们得出和我一样的答案,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接受这一层面上。学习新课标,深入理解新课标关于“一切以学生为本”这一课程改革核心精神之后,我理解了“以生为本”需要教师从根本上转换角色,从重视教的追求到重视学的探究,从重视自我展示到重视学生的发展。于是我开始尝试从一些老课文入手,摒弃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切入点,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