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是什么时间实施的?以前没有普通话 。全国各地的人都是怎么交流的啊?

以前全国各地讲的都是方言。也不知道是怎么听懂的?就算有跑江湖的,懂方言。能听懂一点。什么地方都去过。那些只是少数啊。不知道是怎么交流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是哪一年实行的?

2001年1月1日

2. 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10年

3.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内容是什么?

答: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4.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5. 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

答: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语方式进行。

6. 普通话等级证书由什么机构颁发?

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颁发。

7. 普通话水平的等级由什么机构认定?

答:测试成绩的认定由省级语委办公室确定,但其中一级甲等成绩必须在认定前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一级乙等成绩在认定前由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

8.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几个测试项构成?各占多少分?其目的是什么?

答:四个测试项。

(1)、读单音节词100个,时限3分钟,占10分。目的考察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2)、读双音节词语50个,时限3分钟,占20分。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要考察上声便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400字短文朗读,限时4分钟,占30分。目的是考察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察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

(4)、说话,时间不少于3分钟,占40分。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9. 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10.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1.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2.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13.北京话是普通话吗?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

答: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但不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方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4.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答:国际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利于扩大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有利于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还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

15.推广普通话最终是否要消灭方言?

答:在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上,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并在一定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另一方面承认方言在一定场合具有其自身的使用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以前有所谓的官话,中州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