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重要性

如题所述

近年来,由于社会法制建设逐步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维护个人权益的观念越来越强,护患关系较为紧张,矛盾亦较为突出、加剧,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日益上升,使患者(家属)感到不满,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了医学进一步发展的社会问题,同时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种现状众所周知。而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护患距离,有助于按时按质完成各种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呢?笔者有三点体会。 1 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各人所处的情况、病情特点、文化程度选择最适宜的语言方式来运用。与患者的沟通,笔者认为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将你对患者的关心表现在行动上,这更容易感染患者,拉近护患关系;同时还要高雅脱俗的言谈、诚挚温馨的笑容、端庄大方的仪表、亲切谦逊的态度,护士要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去克服低落的情绪,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去为患者做好各项护理。例如有一患者入院最想知道的是病情、用药、预后及医生的技术,这时迎合患者心理,先介绍这些方面,患者会感到护士的关心和理解。同时注意微笑服务,语言亲切温和,语速适中,多与患者交流,认真倾听。这样良好的第一印象就使患者先入为主,可大大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和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2 交流是建立平等协调护患关系的手段 护患之间每日每时都在通过信息传递进行着思想交流,彼此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各种方式如语言、行为、举止、态度、情绪等表露自己的心身感受,并感知对方感受的表露,也就是说彼此产生着具有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护士此时应角色多样化,既是她的治疗护理者,又要成为她的亲人和朋友主动亲近、谈心,并予以适当照顾,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待患者要耐心细致,解释到位,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帮患者所需,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换位思考有耐心、细心、热心、爱心、责任心,提高患者满意度,要诚恳、谦虚、谨慎、对患者一视同仁,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与患者建立一种利于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使护士可以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促进人类健康。3 维护患者利益和尊重患者隐私的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患者的心理变化是复杂且微妙的,既想得到必要的帮助,又不愿把自己的隐私公开,既想向护士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又不信任护士,这时我们要把为患者保密视为一条重要的医德规范,无条件地为患者保守隐私。《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为信条。 良好的护患关系需护患双方共同建立和维护。作为患者,不仅要主动配合,而且还需积极参与对自己治疗、护理的讨论;作为护士,应该了解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维护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取得患者的信任,护患同心协力完成护理工作。 医院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最密切、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又是医护人员工作的场所,也是患者获得健康的场所,而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护患关系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由此可见护患关系的重要性,综上所述归纳为以下两点。 3.1 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医疗中的作用 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起主导者作用,而护理人员是执行医疗程序中的主要成分,是搭建医患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医院里,护士工作在第一线,直接面对患者,比其他任何人都更了解患者及家属,护士在医患沟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效果。融洽的护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可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疾苦,缓和焦虑,使患者能积极支持配合治疗及护理、激发战胜疾病的希望和信心。 3.2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冲突,防范护理纠纷的关键 加强护患沟通是患者及家属的需要,患者到医院看病,希望与医护人员进行平等交流,获得尊重。分析护患冲突,护理纠纷发现:很多时候是因为护士讲话太随意、不谨慎,对患者态度冷漠,对病情不关心,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患者缺少疾病知识、不了解治疗和护理方法、对病情变化不理解而造成对护理人员不信任及反感,有的则是由于对护理质量不满而提起诉讼的。所以,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总结多年的护理经验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工作中要做到语言严谨规范,讲究语言艺术,有利于病情的话多说,起到一语暖人心的作用。在治疗、护理操作前,都应给患者讲清治疗的目的和方案,药物的作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有思想准备,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应认真解答,掌握正确的服务方法,这样就会得到患者的配合、理解及支持,使其产生安全感与信赖感,以减少护患冲突和护理纠纷。(2)要提高护理质量意识,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对各项治疗、护理及操作规程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高度的负责精神、精湛的专业技术,努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改善护患关系,避免纠纷的发生。(3)要丰富法律知识,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在护理工作中正确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并将掌握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防范护患冲突和护理纠纷。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理工作者从单纯的疾病护理型逐步向临床护理、预防、心理、康复、保健综合型护理转变。同时护理工作者在护理工作中,要以“预防疾病,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为职责,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避免患者的负性情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交往创造出相应的护理社会价值,达到护患关系的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护士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感和社会舆论的认可,赢得患者及全社会的尊重,才能在护理专业方面锐意进取并有所建树,接患者于痛苦,还人类于健康,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