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一个比较新颖的辩题: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以社会所需为导向

辩题为: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该以社会所需为导向我们是反方,感觉反方难度很大,不知站在反方的角度,应该怎么样分析辩题、怎么样立论才能避开正方的锋芒。各位大虾,不妨发表高见。

谢谢何淼师兄。看来你也认为把辩点放在“导向”上是可行的,但是光有这个似乎还不够,正方会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专业是社会所不需求的,那么你就算选择了这个专业,到头来社会用不到,那又怎能体现个人价值?岂不是两头空?所以我准备在“社会所需”的界定上再下功夫:选择了以社会所需为导向,并不是说以有无来判断,应该以大小来判断,社会所需大的和所需小的摆在一起,优先选大的(因为事实上所有专业社会都是有需求的)。这点如果能阐述成功,那么我方就可以结合“体现个人价值”,从而说明,结合其他因素来看,社会所需小的未必不是大学生的最佳选择。何师兄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区别开来,这点很有新意,我想出个点子:市场需求的,往往是工资高的、好就业的;社会需求的,往往便是研究性的,往往付出的多,得的工资少,并且不好就业!(特别是非重点大学学生)。所以,综合来看...还望继续讨论,共同学习。若有人指出纰漏,不胜感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3
何淼说得很好了,1.大学生选专业应该以客观实际为导向。2.客观实际包含很多因素,社会所需只是因素之一。3.大学生选专业不应单纯以社会所需一个因素去导向。或者可以打偏点:1.社会所需是前提,在社会所需的前提之上以自身特点为导向。2.大学的专业,基本都是为社会所需的。社会有经济发展需要,也有精神文化需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3
谢谢。我准备把精力放在2点上:1。选择专业要考虑很多因素,社会所需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我们不否认社会所需的重要性,但它不足以成为导向。2。对方很可能会提出很多把社会所需做为导向的有利因素,比如好找工作,待遇高,可以缓解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这时候我会指出,这些只是市场需求的有利因素,社会包括市场、文化、政治、体育...等等,不能一概而论。明天就要比赛了,到时候看实际效果,再回来说说。
第3个回答  2013-10-13
我现在是想:我们反方立论是不是把辩点放在“导向”上,我们大学生选择专业,有很多要考虑的因素,而社会所需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因为导向是起主导决定作用的,所以社会所需不足以成为导向。但是我又觉得直接就把“导向”说成主导决定作用似乎太过牵强?大家觉的呢?
第4个回答  2013-10-13
我总觉得这个辩题出得有点毛病: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有了专业,难道还用得着再选什么专业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