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元二次问题

关于初三的一元二次问题,像什么握手问题、比赛问题等等。。有谁可以帮我总结一下初中阶段的问题类型和解题思路、解题方式等

数学题目是数学教学中生动具体,形象有趣、最具活力的内容,学生要形成数学概念,理解数学命题,要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要发展智力,提高能力,锤炼意志和品质等,都必须通过"解决问题"这一活动来实现,而对学生的知识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常常采用测验,考试的方法,也就是把"解题"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所以,要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就必须充分重视解题活动,切实发挥数学题目的训练价值和功效。一、对探索性数学问题的认识一个数学题目的构成含有四个要素,即题目的条件、解题的依据、解题的方法、题目的结论。这四个要素中,至少应有一个要素是解题者已经知道的,其余要素可能不知道,要通过解题活动加以明确。若题目所含的四个要素都是解题者已经知道的,或者结论虽未指明,但它是完全确定的,那么"解题"就是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推出题目的结论。这样的数学题目是常见的,是一种封闭性的数学问题。一般来说,探索性数学问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非完全性--指数学探索性问题的组成要素是不完备的,要么条件不充分,要么结论不完全,要么解题方法和解题依据不明确。不确定性--指探索性数学问题或者条件不确定;或者结论不确定,或者解题方法,解题依据不唯一;或者只给出了一种情景,其条件、解题策略需要解题者在情景中去设定,进面寻求结论。探究性--指解答探索性数学问题没有传统的、现成的模式可效仿、必须经过主动探索,认真思考研究,设计解题方案。灵活性--指探索性数学问题的解答方式、解题方法以及答案是灵活多样的。新颖性与创新性--指探索性数学问题内容、形式的新颖性,对学生素质与能力考查的创新性。二、对探索性数学问题解题思路的探讨一般来说,探索性数学问题是相对封闭性数学问题而言,它的形式多种多样,难于全面地、完整地概括,这里本人只提出探索性问题的几种基本类型,分别加以说明。(一)给出了结论,但没有给出或没有全部给出应具备的条件。解此类题的基本策略是执果索因,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例1 :设a、b是实数,要使分式 的值等于零,a、b应满足怎样的条件?分析:最直观的想法是,要使 =0,只要a=2b即可,而仅有这一个条件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分式为零,应要求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所以本题对a、b的限制条件是: 且 。分析到此,条件虽然找到,但" 且 "是不是最本质、最简练的表达,还不一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应该追求其形式尽量简洁,刻画尽量深刻。解:要使 =0,必须a-2b=0且a≠ - b。而当a=2b时,a≠ - b即2b≠ -b,3b≠0,因此b≠0。由此,要使 的值为0,a、b应满足的条件是a=2b且b≠0。说明:其实" 且 "与"a=2b且b≠0"的本质完全一致,但后者的刻画简单明了。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它能够也应该追求深入、科学、简明地刻画各种关系。同时提示我们,学习数学时也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而不只是学习一些数学事实、掌握一些数学运算或推理技巧而已。(二)结论的开放与探索型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征是有条件而无结论,自然地,解题的首要任务是探索结论,基本策略是通过对符合已知条件的特例(如特殊的数值、特殊的图象、特殊的图形位置等)或问题的简单情形的分析研究,考查其规律,猜想其结论然后进行证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根据条件,结合已学过知识、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分析、归纳逐步得出结论;或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方法求解。例2,如图,已知Rt△AOB的顶点是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且S△AOB=3。(1)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否能完全确定?如能确定,请写出它们的解析式;如不能确定,请说明理由:(2)如果线段AC的延长线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分支交于D点,过D作DE⊥ 轴于E,那么△ODE的面积与△AOB的面积的大小关系能否确定?(3)请判断△AOD为何特殊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分析:△AOB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面积是两条直角边长度之积的 ,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积就是反比例函数中的系数,由题意不难确定m,则所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确定了。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一点作 、y轴的垂线,该点与两垂足及原点构成的矩形的面积都是大小相等的。特殊三角形主要指边的关系和角的关系有特殊性,通过直观图形的观察,借助代数运算验证,便不难判断。解:(1)设 ,则 ,其中 >0,m>0。 在Rt△AOB中 , ,则 ,解得m=6,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2)由 解得 ,所以有 。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何一点P( ),有 ,可得 ,所以 ,所以S△DEO=S△AOB。(3)由 可得 ,所以AO=DO。又点A在第一象限,点D在第三象限,所以∠AOD>90°,所以△AOD为钝角等腰三角形。说明:正确熟练地运用函数的定义、图象,利用各函数的特征解决问题是解决本类问题的关键。(三)方法探索性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征是既有开放性,又具有探索性,是典型的综合题。例3、已知抛物线 (常数m>0)顶点为P,设此抛物线与 轴的两个交点从左至右依次为A、B,先给出∠APB的度数,并求△APB的周长。分析与解:要求△APB的周长,关键是选取∠APB合理的度数确定m的值。如取∠APB=120°,根据已知可作出右图,图中直线PC是抛物线 (常数m>0)的对称轴,点A、B、P的坐标分别为(-m+2,0)、(m+2,0)和(2,m2)。因此,PC= m2, 。所以 ,从而, 。因而, , , (也可以用勾股定理求AP和BP),所以,△APB的周长为 ,对于取∠APB=90°或∠APB=60°的情形,同理可得。说明:本题无论∠APB取多少度,只要能求出∠APB的周长即可视为完全满足本题解答要求。(四)探索存在型问题探索存在型问题是指在一定的前提下,需要探索发现某种数学关系是否存在的题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可先假设结论存在或成立,以此为前提进行运算或推理,若推出矛盾可否定假设,否则给出肯定的证明。例4:已知:以Rt△ABC的直角边AB为直径作⊙O,与斜边AC交于点D,过点D作⊙O的切线交BC边于点E。(1)如右图,求证:EB=EC=ED;(2)试问在线段DC上是否存在点F,满足BC2=4DF·DC?若存在,作出点F,并予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要证三条线段相等,一般可两条两条证,如先证明DE=BE,再证明DE=CE,或BE=CE,要证这些线段相等,方法有很多,如证明DE=BE,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也可利用切线长定理。证明CE=DE,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证明BE=CE,可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果知道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那么还有其他一些方法。(2)要探究在线段DC上是否存在点F,满足BC2=4DF·DC?只需找出一个满足要求的点F即可,但由于在作角的过程中,牵涉到点F是否在线段DC上,这要根据∠CED的大小而定,因此要分类讨论。(1)证明:连结DO。因为BC⊥OB,所以CB是⊙O的切线,B是切点。因为DE是⊙O的切线,D是切点。所以BE=DE,∠ DEO=∠BEO,可得∠DOE=∠BOE。因为OA=OD,所以∠A=∠ODA。因为∠DOE+∠BOE=∠A+∠ODA,所以∠DOE=∠ODA,OE∥AC因为AO=BO,所以CE=BE,EB=EC=ED。(2)解:在△DEC中,因为DE=CE,所以∠C=∠EDC,∠DEC=180°- 2∠C。①当∠DEC>∠C,即0°<∠C<60°时,在线段CD上存在符合要求的点F。在∠DEC内,以ED为一边,作∠DEF=∠C,交CD于点F,则点F即为所求的点。证明:在△DEC和△DEF中,因为∠CDE=∠EDF, ∠DEF=∠C,所以△DEC∽△DEF, ,DE2=DF·CD。而 ,所以BC2=4DF·CD。②当∠DEC=∠C,即∠C=60°时,△DEC为等边三角形,即∠DEC=∠C=60°。此时点C即满足条件的点F。③当∠DEC<∠C,即60°<∠C<90°时,所作的角∠DEF>∠DEC,此时点F在DC的延长线上,所以线段CD上不存在满足要求的点F。综上所述,当∠C≤60°时,存在点F,满足BC2=4DF·DC。当60°<∠C<90°时,不存在满足要求的点F。说明:(1)在已知切线的条件下,一般可连结圆心与切点,得到垂直于切线的半径。(2)由于题目中要求在线段CD上寻找满足要求BC2=4DF·DC的点F,因此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要引起重视。由探索性数学问题的特征可以看出,它不具有定向的解题思路,解题时总要有合情合理、实事求是的分析,要把归纳与演绎协调配合起来,把直觉发现与逻辑推理(包括运算这种至精至简的推理)相互结合起来,把一般能力和数学能力同时发挥出来。因此,通过探索性数学问题的解题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巩固和掌握,而且更加有利于各方面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思维品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加强主体精神、探究态度、科学方法和创造才能的培养,这正是当前的数学教学中积极引进探索性数学问题的意义所在。而在测验、考试中引进这类问题,则具有更加全面的检测效果,也有正确导向的作用。探索是数学发现的先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所以,重视探索性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题实践,是数学发展的需要,是创造型人才成长的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把探索性数学问题纳入数学训练体系中,是非常必要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3
这个类型,例如握手,每两人之间握手一次,可以这样想象:设有x个人,那么和他握手的人就有x-1个人(总不能他和自己握手吧?)所以握手的次数就是x(x-1)了,但是这样就重复计算一倍了,因为甲和乙握手,与乙和甲握手是一样的,所以还得除以2.所以列式为x(x-1)/2= 次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