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指导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工作

如题所述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学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体现,也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必要的措施。教育实习能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的独立工作能力。〈一〉、指导其做好试教前的准备。首先指导教师确定实习任务,帮助实习生修改教案,其中包括教案的书写形式、教学内容的安排及重难点、场地器材的布置、课的内容、目的及类型、练习队型的变化等。同时要写上上课的时间、学生的人数、班级、老师(实习生)的姓名,并详细写出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及练习次数、强度及密度等,使之符合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的实际。因为备课写好教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充分体现实习生个人才干的机会,指导老师要特别鼓励实习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发挥其独立钻研的精神,当教案写好确定下来后,指导老师应该组织实习生进行“说课”。通过这一过程来进一步了解实习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围绕教学内容,重点谈上课的设想、手段,安排的目的和完成练习的具体组织过程等,作为指导教师主要是帮助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培养实习生分析教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教学现场上能有所发挥,不拘谨。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实习生的“说课”情况,在分析其心理状况的基础上作最后的指导,具体来说,每年度到我校来实习的实习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能力强而不重视实习过程的。这类实习生,指导教师要从思想上加以引导、帮助、鼓励其做得更好;第二类:能力差,但工作认真,积极性高的。指导教师对这类实习生的帮助应体现“化繁为简“的原则,即在其头脑中先搭起框架,理清教学主线,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在此基础上,此时指导教师的鼓励与信任就显得非常重要;第三类:工作态度认真而能力较强的。对这一类自觉性高而能力较强的实习生,指导教师主要鼓励其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大胆管理,创新,打破自身学生身份的局限,尽快进入“角色”。总之,指导教师在每一次试教前对实习生的指导是因人而异的。〈二〉、试教过程中的指导试教的过程是实习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及实际水平,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这时指导教师应组织同一实习小组的实习生帮助试教者做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试教过程的效果可以看出每一位实习生专业素质及其自身的组织、调动能力,也可以说是每一位实习生教学能力的综合反映,因为初教者在教学时不但要完成教材内容的传授、思想品德的教育,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动作特点,场地范围,器材多少,气候以及男、女学生不同的心理,生理等具体情况,还会估计学生可能的心理变化及突发事件,能灵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教育与防范,在试教时,指导教师要求实习老师对教材教案的理解要透彻,做到心中有数,成竹在胸,试教时能按照教案的内容,不出差错地演练出来,试教过程指导教师要组织同一实习小组的实习生进行观课,指导观课的实习生写好观课记录,同时把每节课试教者的教态、站位、队伍的调动,优的,不足的地方对其他的实习生进行一、一讲解,让他们明白上一节好的体育课必需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教材,吃透动作要领,正确掌握动作技术得来的,没有这样是不行的。只有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充实自己,才能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灵活运用,才能上一节高水平的体育课。三、试教结束后的指导每节课结束后,指导教师都要组织同一实习小组的实习生进行“评课”分析授课老师授课的优缺点及其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指导教师应以肯定的口吻对试讲者以鼓励、赞扬,同时让其谈谈授课时的感受。因为实习生初为人师,是由学生变为老师的两重身份的缘固,在谈感受的时,绝大多数人都谈到一时很不适应、有心里压力,信心不足。这时作为指导教师应抓住时机,简单明确地给予实习生以正确的评价,对每节课的教学效果加以肯定。同时帮助实习生尽量消除紧张心理,树立信心,作为指习教师这时应该对他们讲:你们面对的都是学生,都是你们的学生,你们是老师,无论是年龄、经验、阅历都比他们强;只有虚心学习,认真准备,相信你们一定能上好课。这样,试教的老师有一种充实的感觉。最后,动员参与观课的实习生谈看法、 谈感受,使试教的老师直接听到旁观者的评价,别有一番指导意义,另外,指导教师还要针对存在的明显问题及应表现的教学技巧给予适当的纠正和指导,开拓实习生的思路,同时也使所有参与观课者都能受到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