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女性都有谁?

如题所述

吕雉(前241—前180),她先辅助刘邦,诛杀韩信,巩固了大汉政权;后又实际掌握朝政大权十五年,差点将刘氏江山变成吕姓。王政君(前70—公元13年),汉元帝刘奭的皇后,子刘骜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皇帝汉成帝,又经汉哀帝、汉平帝两朝,作为太皇太后称制,将大权交由侄儿王莽,没料到王莽篡权夺了大汉的江山。邓绥(公元80—121年),东汉开国元勋邓禹的孙女,公元102年被汉和帝册封为皇后。和帝死后,相继辅佐殇帝和安帝,控制朝政长达二十年,延续了东汉前期诸帝的施政,延缓了东汉的衰落.褚蒜子(324—384年),东晋康帝司马岳皇后,在公元344年至376年间,褚太后先后在晋穆帝、晋哀帝、晋孝武帝时,三度临朝称制,尽管大权被桓温所控,但也史上少有。冯太后(442—490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执掌北魏政权25年之久的女强人,献文帝拓跋弘在位6年即被冯氏逼迫退位,禅让于由冯太后一手带大的献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历史上以改革闻名的魏孝文帝),拓跋宏年仅5岁,由冯氏临朝称制直到其死后才亲政,冯太后是一位出色的治国者,为北魏江山的繁荣富强打下了良好基础。胡灵太后(?—528年),北魏宣武帝拓跋恪皇后,是北魏晚期政治舞台上颇具影响的人物,她曾临朝听政达十三年之久,最出名的事情是信奉佛教,洛阳龙门石窟即在她统治时期达到高潮;不过在谋害了儿子孝明帝后不久,自己也被诛杀,最终毁了北魏政权。武则天(624—705年),古往今来唯一的女皇帝,不用多说了。述律平(879—953年),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太祖耶律德光继位后摄政,两朝皆参与处理政事与军事,为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大功。萧绰(953—1009年),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史称辽朝“承天太后”,也就是《杨家将》中的“萧太后”。摄政二十六年权倾一时,对外多次击败北宋,迫宋签下“澶渊之盟”;对内励精图治,使辽朝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刘娥(968—1033),宋真宗皇后,协助真宗处理政务。真宗死后,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长期控制北宋的国政。清孝庄太后布木布泰(1613—1688年)是皇太极的妃子,清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在满清入关后由乱及治起到了关键作用,子顺治六岁、孙康熙八岁登基,全赖其辅助。慈禧(1835—1908年)是咸丰帝妃,自1861年至1908年,是清朝末年的实际统治者,也是史上历时最长的女性统治者,臭名昭著的人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24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国王去世后,如果继位皇帝年纪幼小,可以由小国王的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皇太后,所以辅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皇帝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皇帝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最早的“垂帘听政”,要数战国时期的赵太后。赵太后听从触龙的讽谏,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求得齐军帮助,解了赵国之危。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

  宋朝有两个垂帘听政者。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后,宋神宗即位仅一年就死了,由年仅10岁的宋哲宗上台。高太后“受英之托”,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咸淳十年(1274),宋恭宗即位时尊她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北宋时期的辽国萧太后,在其子辽圣宗即位时,也是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其间与宋真宗订立了有名的“澶渊之盟”。

  简称“垂帘”。皇后、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因在宝座前设帘遮蔽,故称。归政叫“撒帘”。历史上的“垂帘听政”多因嗣君年幼。《旧唐书·高宗纪》:“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宋史·礼志二十》:“乾兴元年,真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又“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曾布曰:‘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佑故事。’”又《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高皇后》:“帝闻事急,诏禅位元子,太后垂帘听政……朱胜非等诱以复辟,命王世修草状进呈。太后喜曰:‘吾责塞矣。’乃以手札趣帝还宫,即欲撒帘。帝令胜非请太后一出御殿,乃命撒帘。是日,上皇太后尊号。”《元史·后妃传·定宗钦淑皇后》:“定宗崩,后抱子失列门垂帘听政者六月。”《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6岁的独子载淳嗣位,临终前咸丰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鉴于康熙初年曾出现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使用对辅政大臣牵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赏”玺,分别赐予载淳及皇太后钮祜禄氏,以二玺代替朱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当时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在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这为素有政治权欲的慈禧临朝预政提供了契机。她拉拢慈安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于咸丰帝死后不久发动了辛酉政变,将辅政大臣斩首抄家,解职戍边,彻底肃清了她的政敌集团。

  载淳举行了象征式的登极典礼,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并美其名为《治平宝鉴》,作为一本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们携载淳到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设两太后宝座在皇帝宝座之后,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此举更具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载淳成年后,两宫皇太后被迫撤帘归政。

  但同治帝亲政不及两年,就因病而死。因无子嗣位,慈禧再次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设计择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两宫皇太后二次垂帘终又得逞。

  至1881年(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帘听政。光绪帝成年亲政后,支持戊戌变法,尝试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目标为改变清朝祖制成法,因而遭慈禧等顽固派的忌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戊戌政变,企图乘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时举行政变,以废黜光绪帝。光绪帝得知后,曾拉拢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救护光绪帝,结果却被袁世凯出卖。光绪帝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太后随即杀害策划维新变法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并通缉康有为和梁启超,罢免维新官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解除了光绪帝的皇权后,慈禧再次临朝10年,称为“慈恩训政”,直至去世为止。慈禧通过垂帘听政之途,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掌握清朝朝政达48年之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24
慈禧,武则天 和光绪时的生母皇太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