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明白“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这句话的含义呢?

如题所述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意思是: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出自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一首曲《蟾宫曲·春情》。原文: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释义: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

扩展资料:

《蟾宫曲·春情》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的一首曲。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题目为“春情”显然是写男女的爱慕之意,而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

“平生不会相思”三句,说明这位少女尚是初恋。情窦初开,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题目。因为是初次尝到爱情的琼浆,所似一旦不见情人,那相思之倩便无比深刻和真诚。有人说爱情是苦味的,“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已道出此中三昧。

这三句一气贯注,明白如话,然其中感情的波澜已显然可见。于是下面三句便只体地去形容这位患了相思病的少女的种种神情与心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蟾宫曲·春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0
您好,从前不懂得相思(不知相思为何物、不知人为何相思),如今刚刚知道了相思为何物(喜欢上一个人、体会到相思是怎么一回事),就为相思所苦(相思过甚,得了“相思病”)。
徐再思《折桂令》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便说的是“我现在想念那个人,真是好难受啊”。
“ 空一缕馀香在此”,这只是一个说法,就好像“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讨论到底有没有他的余香,只是表达“我现在使劲儿想着他,使劲儿想着他”。
“证候”, 是我“害相思”的证候,就是相思病的证候。就是我什么时候觉得最想他最难受,就是“灯半昏、月半明”之时,就是“晚上”最想他、简直撕裂了我的心。
解释一首诗不是辨哲理,解释一首诗就相当于是翻译,除了语言逻辑、不需要做其他逻辑探讨。
而且这是一种夸张的、带点娇嗔有点委屈的说法。没有相思病这种疾病,只是为相思所苦。
第2个回答  2017-11-29
平生之力没有爱过一人就不会相思啊,我平生只爱你便有相思啊,我爱你天长地久,但你不爱我离我远去,便害了得了一种相思之病啊
这很明白了。你们不让他人看到,我也不会和你们争论,无需修改,这样的还算高质量的问题吗
第3个回答  2017-11-20
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
这是一种相思病。
相思病,对影相思。随着现代精神医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相思病已经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英国的心理学家弗兰克·托里斯博士认为:相思病与精神病很接近,可以导致癫狂、抑郁、迷茫、狂躁、妄想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命。
相思病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第一种相思病是单向的,即单相思。例如红楼梦中的尤三姐,当贾琏逼她出嫁时,她才在无奈之下说出了她爱的人是柳湘莲,可是由于她从来没有向对方表白过,所以对方也没有机会接近她、了解她。最后,柳湘莲仅根据“贾府除了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干净罢了!”的传言毅然拒绝了她纯洁的爱情,逼得她自刎以明志,柳湘莲则因自责而出家远行。
第二种相思病是双向的,但是这种相思如果染上偏执的色彩,同样会对双方造成伤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就属于这一种。梁祝二人相互爱恋,但是却遭到了祝英台父母的反对,梁山伯因为得不到爱情患上了心身疾病,最后郁郁而终,祝英台最后也殉情自尽。
第三种相思病是反向的,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坚信某一位异性已经爱上了他(她),虽然他们可能没有说过一句话。对此,患者往往有似是而非的解释,例如认为有人破坏他们的爱情,想拆散他们,这在精神病学上称作被钟情妄想。还有一种是父母想子女,想得厉害时,也会变成相思病。
在前两种情况中,患者的言语和行为往往能被周围人理解,他们的问题主要出在心理上,需要系统的心理治疗,使他们对情感和客观世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后一种情况属于精神疾病,需要精神药物治疗,后期配合心理治疗,以改善他们对问题的认知。
第4个回答  2013-10-11
译文:我从出生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相思,才刚刚懂了什么是相思,却深受着相思的折磨。一种绝美的感觉,世人都知相思苦,可都愿意苦相思,那种为了爱去受的苦是心甘情愿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