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生中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四)

如题所述

为保证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开设传统美德教育课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传输传统美德经验的最直接的形式。各年级充分利用思品课时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作为思品课的补充。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结合传统美德教材的特点,围绕“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学习课文、讲清观点、补充故事、 突出传统指导行为,强调意义”四个环节,落实“读(对书面文字、形象文字——图象、有声文字——录音的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事中蕴涵的美德是什么),析(根据故事所表达的事理进行分析归纳,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种美德被人称颂、代代相传),引(结合教材内容精心选择与之密切联系的故事资料,作为补充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感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情感,并以历代英雄为榜样)、评(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一些具体的语言、事例进行主动的评价、判断、以深化观点,提高认识)、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学生提出合理的行为要求,结合一些活动,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以求达到言行一致)”。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激趣。如:在讲《诚实守信》一课时,根据学生喜欢游戏、活动的特点,采用儿歌表演的游戏方式导入。上课伊始,教师启发谈话:“老师小的时候与同学约好办什么事儿不能反悔时,就跟同学拉钩儿,你们是吗?一起表演表演!”表演后提问:“拉钩儿是什么意思?你是在什么情况下与人拉钩儿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题:说话算数,不失信,就是守信,。从而引出《诚实守信》的故事。利用儿童熟悉的儿歌、表演、游戏,易唤起学生的注意,既激发了兴趣,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本课的道德观点。其次,注意以故事激情架起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的桥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材以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了增强可信度与说服力,教师要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实际,统筹安排,恰当地补充传统美德小故事,并形成系列。这些故事应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力求古今搭配,由远及近,并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改编,绘制相应的课件,配以古筝演奏的古曲,用形象化的儿童语言生动讲述,使教材活化,让学生理解深化,达到情感内化的效果。2、与学科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学科教学是学生由知到行实行转化的主渠道。充分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因素,把传统美德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得出来的,是贯彻三维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如:通过教《诚实的孩子》进行诚实守信的教育,通过教《孔融让梨》进行谦让敬贤的教育,通过教《周总理的睡衣》进行勤俭朴素的教育。努力寻找结合点,充分发挥各课的作用,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美德知识,从多角度施加影响,使各科融会协调,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效益。3、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安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最好课堂。旗手一定要选择在“爱、信、礼、孝、俭”等某方面表现突出学生来担当,以此来激励全校学生。另外,还应精心设计安排旗下讲话内容,每月一个重点,围绕一个主题,介绍体现“爱、信、礼、孝、俭”等内容的历史名人事迹和当代少年儿童心中的英雄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4、通过班队活动,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班队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只有重视学生的实践,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动机,重视道德观念的内化,才能取得德育的整体效果。我们抓住少先队及班队等主题活动方式,结合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因地制宜的开展各项活动。5、以古诗文为载体,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精粹凝练的语言、优美和谐的韵律、沁人心脾颂咏了山川之美,抒发了爱国之情,表达了个人志向,赞美了人间真情,深受学生喜爱,可以采取赛诗会,朗读比赛等形式,让学生诵背古诗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对诗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了怡情益智,涵养德行的目的。6、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合力,由单渠道平面式教育转换为多渠道立体式教育。学校教育要想做好,就离不开家庭教育辅助,家校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是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通过召开家长会,宣传当今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让家长体会身教胜于言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是教育的主导力量。在教育中必须通过学校向家庭、社会辐射,创造有利于塑造学生美德的氛围和环境,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教育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开设传统教育课并与实践相结合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最好形式,选择好教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基础,对教师进行培训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关键,组织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是进行传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