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三乙醇胺工业级99%的电导率各是多少?

它们的混合液(丙二醇80%、PEG400/15%、三乙醇胺5%)电导率又是多少?加分散防沉剂对溶液电导率又有什么影响?不知勿言!!
555地瓜的回答不知所谓!

丙二醇
分子式:C3H8O2 结构式: 无色粘稠稳定的吸水性液体,几乎无味无臭,易燃, 低毒。粘度(20 ℃)60.5mpa.s,比热容(20 ℃)2.49kJ/(kg.℃),汽化热(101.3kpa)711kJ/kg。 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

名称: 丙二醇
详细信息:

一、性质与用途
分子式:C3H8O2
结构式:CH3—CH—CH2
∣ ∣
OH OH
无色粘稠稳定的吸水性液体,几乎无味无臭,易燃,低毒。粘度(20 ℃)60.5mpa.s,比热容(20 ℃)2.49kJ/(kg.℃),汽化热(101.3kpa)711kJ/kg。与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丙二醇可用作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原料,也是增塑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和破乳剂的原料。可用作防霉剂、水果催熟剂、防腐剂、防冻剂及烟草保湿剂。

二、质量指标(质量体系符合ISO9001:2000标准)
指标 医药级 工业优级品 工业一级品
外观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含量 99.5 % min 99.5 % min 99.0% min
色度(铂-钴) 10 max 10 max 16 max
密度 (20/25 °C) 1.0350~1.4010 1.0350~1.4010 1.0350~1.4010
折射率(25°C) 1.4307~1.4317 1.431~1.435 1.426~1.435
馏程, IBP 184.0 °C min 184.0 °C min 183.0 °C min
馏程, DP 189.0 °C max 190.0 °C max 190.0 °C max
IR 检测 passed -- --
水分 0.2 wt% max 0.1 wt% max 0.2% max
碱度 0.0020 wt% max 0.0020 wt% 0.01% max
氯化物 0.007 wt% max -- --
硫酸盐 0.006 wt% max -- --
重金属 5 ppm max -- --
灼烧残渣 0.0070 wt% max -- --
氧化物质 Not required -- --
还原物质 Not required -- --
有机挥发分-氯仿 60 ppm max -- --
有机挥发分-二氧杂环乙烷 380 ppm max -- --
有机挥发分-二氯甲烷 600 ppm max -- --
有机挥发分-三氯乙烯 80 ppm max -- --

三、包装、储运
镀锌铁桶或烤漆桶包装,每桶净重200或215±0.5千克,亦可采用ISO TANK或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
本品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一般化学品规定储运

CAS No.: 57-55-6

聚乙二醇
名称:聚乙二醇(PEG)系列;通用化学名:聚乙二醇PEG、乙二醇聚氧乙烯醚
化学结构:HO(CH2CH2O)nH,由环氧乙烷聚合而成。

性能及用途:本系列产品无毒,有良好的溶解性、吸湿性、热稳定性,可作为有机合成的介质,日用化妆品工业用作保湿剂、粘度调节剂,造纸与农药用作润湿剂,在化妆品、制药、化纤、橡胶、塑料、造纸、油漆、建陶、电镀、农药、金属加工等行业中均有着极为广泛的用途,由于末端羟基的活性还可进一步醚化、酯化做成各种表面活性剂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应用 1、 聚乙二醇系列产品可用于药剂。相对分子量较低的聚乙二醇可用作溶剂、助溶剂、分散剂,O/W型乳化剂和稳定剂,用于制作水泥悬剂、乳剂、注射剂等,也用作水溶性软膏基质和栓剂基质,相对分子量高的固体蜡状聚乙二醇常用于增加低分子量液体PEG的粘度和成固性,以及外偿其他药物;对于水中不易溶解的药物,本品可作固体分散剂的载体,以达到固体分散目的。 2、 聚乙二醇系列产品可作为酯型表面活性剂的原料。 3、可作为有机合成的介质及有较高要求的热载体,在日用化学工业中用作保湿剂、无机盐增溶剂、粘度调节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柔软剂、抗静电剂;在造纸与农药工业中用作润湿剂。

物化性质: 密度 1.125 ;熔点 -65°C ;折射率 1.458-1.461; 闪点 171°C

指标/品种 外观 熔点 PHWFHG 平均分子量 粘度 羟值
PEG-200 无色透明 -50±2 6.0-8.0 190-210 22-23 534-590
PEG-400 无色透明 5±2 6.0-8.0 380-420 37-45 268-294
PEG-600 无色透明 20±2 6.0-8.0 570-630 1.9-2.1 178-196
PEG-800 白色膏体 28±2 6.0-8.0 760-840 2.2-2.4 133-147
PEG-1000 白色蜡状 37±2 6.0-8.0 950-1050 2.4-3.0 107-118
PEG-1500 白色蜡状 46±2 6.0-8.0 1425-1575 3.2-4.5 71-79
PEG-2000 白色固体 51±2 6.0-8.0 1800-2200 5.0-6.7 51-62
PEG-4000 白色固体 55±2 6.0-8.0 3600-4400 8.0-11 25-32
PEG-6000 白色固体 57±2 6.0-8.0 5500-7500 12-16 15-20
PEG-8000 白色固体 60±2 6.0-8.0 7500-8500 16-18 12-15
PEG-10000 白色固体 61±2 6.0-8.0 8600-10500 19-21 8-11
PEG-20000 白色固体 62±2 6.0-8.0 18500-22000 30-35 -

贮 存:本品无毒、难燃,可按一般化学品运输规定办理,贮存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照射和雨淋。

一、性质
聚乙二醇,结构式HOCH2[CH2OCH2]nCH2OH或H[OCH2CH2]nOH,平均分子量200-8000的乙二醇高聚物。随着平均分子量的不同,性质也随之产生差异,从无色、无臭、黏稠液体至蜡状固体;毒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少,分子量4000-8000的聚乙醇对人体安全。
聚乙二醇的吸湿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降低,聚乙二醇8000几乎没有吸湿性,但能在高湿空气中缓蚀吸收水分。
聚乙二醇的两端羟基具有拟醇性质,能进行酯化和醚化反应。低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反应产物易于同油相混,高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反应产物趋于水溶性。在空气中加热时聚乙二醇发生氧化作用,在300℃以上醚键发生断裂,分子量愈大,被氧化的倾向愈大。可加入稳定剂对苯二酚等使其稳定。
聚乙二醇溶于水和醇、酯、乙二醇、醚等,不溶于脂肪烃。
聚乙二醇几乎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
二、应用
聚乙二醇的吸湿性小于低分子量二元醇,也小于甘油,因此聚乙二醇混合物物质对环境湿度变化不敏感,即使长期储存,这些物质的柔软性、塑性仍然优质不变。聚乙二醇与二甘醇或三甘醇相比不具挥发性。液体聚乙二醇200-600可提供广泛吸湿性选择,尤其适用于增塑剂、橡胶的助剂,可用于制备表面活性剂、油漆和油墨、制药、化妆品、清洗剂、造纸、纺织、食品添加剂,皮革加工、采油、木材加工、陶瓷、农业、电镀、照相材料、黏合剂、包装材料等。
聚乙二醇1500可用作润滑剂以及人造纺丝的纺织上浆剂;聚氯酯
独特的焐结性能几乎适用于所有织物。在聚氯酯中,聚乙二醇和聚氨酯反应形成线性化合物,作为织物的化学整理剂,经整理过的织物具有滑爽、柔软、弹性毛型感强、手感丰满等特点,而且能提高抗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还具有一定的抗静电防污等性能。聚乙二醇(PEG)在织物用聚氯酯(PU)涂层中具有透湿和热调节双重作用,温度升高时,PEG由结晶态熔融成胶态,伴随吸热和透湿性增强,温度下降时,PEG重新结晶,伴随放热和透湿性降低。PEG的相转变带来透湿性的突变:高温高透湿性,利于排汗去热,低温低透温性,适用于挡风保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将聚乙二醇加入中空纤维或将其用于织物的功能整理,使织物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聚乙二醇作为多元醇组分在与MDI结合反应生成聚氨酯,再制成水分散液,可用于干法涂布织物,具有热调节作用与透湿作用等。
羊毛的防皱加工,可用聚乙二醇和N-羟甲基化物浸渍羊毛,再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工艺,将丝织物用含紫外线吸收剂的整理浴浸渍,然后用聚乙二醇、乙二醇、对苯二甲酸制成的共聚物处理涤纶纤维,经干燥、热固,所有产品具有耐吸水性。聚乙二醇脂肪酸酯在纺织业中的应用很广,作为浆料可用于梳理、精纺、编织和针织纤维和纱线,并很容易退浆。将少量的聚乙二醇与羟乙基脂肪酰胺一起加入到黏性纺丝浴中,将少量的聚乙二醇与羟乙基脂肪酰胺一起加入到黏性纺丝浴中,可改善纤维及纤维膜的性能;用于人造纤维轮胎上浆,可改善与橡胶的粘合性,并给疏水性纤维如尼龙、聚酯等以耐摩、防滑和抗静电的复合功能。用于纺织的整理剂,可提供柔软性的良好的手感性。使用聚乙二醇还能改进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

三乙醇胺
1.英文名称:Triethanolamine
2.CAS:102-71-6
3.分子式:C6H15O3N 结构式:N(CH2CH2OH)3
4.相对分子量:149.19 密 度:1.1242
5.熔 点:21.2℃
6.沸 点:360℃
7..闪 点:193℃
8.折射率:1.4852
9.溶解性:有吸湿性,能与水、乙醇、丙酮等混溶。25℃时在苯中的溶解度4.2%。
10.化学性质:具有碱性,能吸收CO2和H2S,其水溶液呈碱性,能与无机酸或有机酸反应生成盐,还能和高级脂肪酸形成脂。
11.用 途:(1)、用于表面活性剂、切削油、防冻液,在金属加工工业中,可用来制备缓蚀剂,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氧化。
(2)、在电镀行业中,可代替氰化钠,或采用微氰电镀,被称之为微氰或无氰无毒电镀,镀件内在质量完全可与氰镀件媲美。
(3)、水泥助磨剂主要原料(约占助磨剂配方总量的 75% 左右),加入助磨剂可以增加水泥产量 10%-20%。
(4)、直接加入水泥熟料助磨(比例约为万分之一),混合后球磨,不但可增加水泥产量,而且增加细度提高质量标号,降低能耗。
(5)、混凝土减水剂原料。
(6)、混凝土早强剂原料。
12.其他用途:
(1)、洗涤剂原料;(2)、美容品原料;(3)、护肤品、化妆品原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24
你是做渗透剂么??感觉和电导没有太大关系呀。不过以前找过这方面的知识,自己看看,用不用的上,用得上记得给分呀
常用纯液体的电导率
Conductivities of Common Pure Liquids
液体名称(Name of liquid) 温度(Temperature)
/℃ 电导率
(Conductivity)
/(S/cm) 液体名称(Name of liquid) 温度(Temperature)
/℃ 电导率
(Conductivity)
/(S/cm)
乙基溴 25.0 <2.0×10-8 苯 - 7.6×10-8
乙基碘 25.0 <2.0×10-8 苯乙醚 25.0 <1.7×10-8
亚乙基二氯 25.0 <1.7×10-8 苯甲酸 125.0 3.0×10-9
乙 胺 0.0 4.0×10-7 苯甲酸乙酯 25.0 <1.0×10-9
乙 酐 0.0 1.0×10-6 苯甲酸苄酯 25.0 <1.0×10-9
乙 腈 20.0 7.0×10-6 苯甲醛 25.0 1.5×10-7
乙 酯 25.0 <4.0×10-13 苯 胺 25.0 2.4×10-8
乙酰乙酸乙酯 25.0 4.0×10-8 苯 酚 25.0 <1.7×10-8
乙酰苯 25.0 6.0×10-9 松节油 - 2.0×10-13
乙酰氯 25.0 4.0×10-7 邻甲苯胺 25.0 <2.0×10-6
乙酰胺 100.0 <4.3×10-5 正庚烷 - <1.0×10-13
乙酰溴 25.0 2.4×10-6 油 酸 15.0 <2.0×10-10
乙 醇 25.0 1.35×10-9 草酸二乙酯 25.0 7.6×10-7
乙 酸 0.0 5.0×10-9 茜 素 233.0 1.45×10-6
25.0 1.12×10-8 呱 啶 25.0 <2.0×10-7
乙酸甲酯 25.0 3.4×10-6 氨 -79.0 1.3×10-7
乙酸乙酯 25.0 <1.0×10-9 烯丙醇 25.0 7.0×10 –6
乙 醛 15.0 1.7×10-6 萘 82.0 4.0×10-10
二乙基胺 -33.5 2.2×10-9 硫 115.0 1.0×10-12
二甲苯 - <1.0×10-15 130.0 5.0×10-11
二氯化硫 35.0 1.5×10-8 440.0 1.2×10-7
二氯乙酸 25.0 7.0×10-8 硫化氢 B.P. 1.0×10-11
二氯乙醇 25.0 1.2×1-5 硫氰酸甲酯 25.0 1.5×10-6
二硫化碳 1.0 7.8×10-18 硫氰酸乙酯 25.0 1.2×10-6
丁子香酚 25.0 <1.7×10-8 异硫氰酸乙酯 25.0 1.26×10-7
异丁醇 -33.5 8.0×10-8 异硫氰酸苯酯 25.0 1.4×10-6
三甲基氨 25.0 2.2×10-10 硫酰氯SO2Cl2 25.0 3.0×10-8
己 腈 25.0 3.7×10-6 硫 酸 25.0 1.0×10-2
三氯乙酸 25.0 3.0×10-9 硫酸二甲酯 0.0 1.6×10-7
三氯化砷 35.0 1.2×10-6 硫酸二乙酯 25.0 2.6×10-7
三溴化砷 25.0 1.5×10-6 硝基甲烷 18.0 6.0×10-7
正己烷 18.0 <1.0×10-18 硝基苯 0.0 5.0×10-9
水 18.0 4.0×10-8 硝酸甲脂 25.0 4.5×10-6
水杨醛 25.0 1.6×10-7 硝酸乙酯 25.0 5.3×10-7
壬 烷 25.0 <1.7×10-8 邻或对硝基甲苯 25.0 <2.0×10-7
丙 腈 25.0 <1.0×10-7 氯 -70.0 <1.0×10-16
丙 酮 18.0 2.0×10-8 氯乙醇 25.0 5.0×10-7
25.0 6.0×10-8 氯乙酸 60.0 1.4×10-6
正丙醇 18.0 5.0×10-8 氯化乙烯 25.0 3.0×10-8
25.0 2.0×10-8 氯化氢 -96.0 1.0×10-8
异丙醇 25.0 3.5×10-6 氯 仿 25.0 <2.0×10-8
正丙基溴 25.0 <2.0×10-8 间氯苯胺 25.0 5.0×10-8
丙 酸 25.0 <1.0×10-9 氰 - <7.0×10-9
丙 醛 25.0 8.5×10-7 氰化氢 0.0 3.3×10-6
戊 烷 19.5 <2.0×10-10 喹 啉 25.0 2.2×10-8
异戊酸 80.0 <4.0×10-13 硬脂酸 80.0 <4.0×10-13
甲 苯 - <1.0×10-14 碘 110.0 1.3×10-10
甲基乙基酮 25.0 1.0×10-7 碘化氢 B.P. 2.0×10-7
甲基碘 25.0 <2.0×10-8 蒎 烯 23.0 <2.0×10-10
甲酰胺 25.0 4.0×10-6 蒽 230.0 3.0×10-10
甲 醇 18.0 4.4×10-7 溴 17.2 1.3×10-13
甲 酸 18.0 5.6×10-5 溴化乙烯 19.0 <2.0×10-10
25.0 6.4×10-5 溴 苯 25.0 <2.0×10-11
对甲苯胺 100.0 6.2×10-8 溴化氢 25.0 8.0×10-9
间甲酚 25.0 <1.7×10-8 煤 油 25.0 <1.7×10-8
邻甲氧基苯酚 25.0 2.8×10-7 碳酸二乙酯 25.0 1.7×10-8
甘 油 25.0 6.4×10-8 镓 30.0 36,800
甘 醇 25.0 3.0×10-7 伞花烃 25.0 <2.0×10-8
石 油 - 3.0×10-13 磺酰氯 25.0 2.0×10-6
四氯化碳 18.0 4.0×10-18 糖 醛 25.0 1.5×10-6
光 气 25.0 7.0×10-9 磷 25.0 4.0×10-7
表氯醇 25.0 3.4×10-8 磷酰氯 25.0 2.2×10-6
第2个回答  2008-07-12
你是做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