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次作业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对待小学生作文引导及批改使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

如题所述

而且,精批细改的结果往往是教师虽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改,学生未必都愿意花大力气去看,还有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懂教师的批改符号,结果只能是望号兴叹;也有的学生只关注教师给出的等级,并不关心批语和修改意见。因此,主张在批改作文时应有针对性地抓住其中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醒与收获。所谓抓主要问题就是要从大处着眼,抓住文章表现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以及立意角度、结构、语言等主要方面,使学生能辨明优劣,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当然抓主要问题,每次应当本着每篇作文侧重一点的原则,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二、采取多种方式批改 1、学生自改 学生自改的方法能将批改的权力最大限度的下放给学生,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批改的主人。让学生把习作展现出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创新意识得到呵护、培养。 学生写好作文后,要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写的内容是否切题。如不切题,找出原因,选择好切题的内容。这是关键,因为文不对题,下面的工作就没有做的必要了。其次,要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如有不足,立即补充。再次,检查否有病句和错别字,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在学生自改中,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但教师应从精批细改中的主体地位脱离出来,作为组织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多给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我们提出的,仅仅是参考意见,决不能作为圣旨来执行。 2、在自改的基础上互改 学生自改作文后,要求学生当堂互改。互改是培养学生学会改作文的好办法。通过互相修改,学生们可以更多地发现别人习作中的新颖观点、优秀立意、好词佳段等,更可以通过自我比较,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已批改习作的能力,更提高了学生写作的能力。当然,学生的自改和互改,事前应指导,事后要检查,否则不但徒劳无益,而且有害。 3、在学生自改、互改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批改与讲评。 三、注意问题 1、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的习作,是逐步练习提高的,理应多看优点,多鼓励。哪怕有点滴进步,教师也应倍加爱护,分享喜悦。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即说明了鼓励是一剂催人奋进的良药,以免扼杀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不求全责备 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一篇作文更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每次作文都有一个侧重点,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提高。批改时,应针对侧重点加以褒扬。如要求写人物外貌,达到了这个要求,哪怕其他方面写得不好,也应给予极高的评价,带着宽容态度激励他,每步走好走稳。这样长期训练,必将有效。 3、多就少改 教师批改时,应尊重学生原意,理顺即可。避免越俎代庖,改得鸡零狗碎,学生却不解其意,出力不讨好。 4、评语亲切中肯 评语是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过程。中肯、诚挚的批评能提高其写作的热情。评语要晓之以理,也需动之以情。对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无论大至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还是小到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乃至恰到好处地活用了课本中某一句子,都应给予热情、亲切的褒奖。对差生更应抱有希望,给予信任,加以鼓励。评语应给学生力量、信心和乐此不疲的兴趣。尖锐的批评若能有亲切的氛围,也能如春雨入土,催发新芽嫩苗。 5、顾及全篇,照顾局部 即抓住作文的主旨,高屋建瓴说出全篇主要的好处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也指出局部的好处和不足。只有这样,评价和指导,才能具体而切实。但因注意评语不要面面俱到,在全篇的背景上,只侧重某一二方面即可,使议论不失依据。如果不能对全篇作出恰当的评价,必然会削弱评语的作用。 6、评语避免表面化形式化,要指出深层隐蔽问题 评语表面化,是指只写出面上的优点和问题,如文中事件、观点及错别字、病句、不正确的标点等,这些应当评,但不会使学生豁然开朗。评语要深入到学生思维过程中去,摸清其思路,通过暴露的问题,揭示其隐蔽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如作文的主题、立意、构思,以及为之服务的观察、联想和写作方法等,这是反映思维本质和学生智力水平的问题。比如,学生写读后感易犯的毛病是,把自己感受的全部见解、感受在第一段里统统写光,后文却无话可说。于是再举三两个例子,聊充篇幅。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且都出在思维方法上:第一,不善把自己的思想、感受进行分解,思维缺乏条理性;第二,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受的形式,构思为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过程,缺少思维的渐进性。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相当苦恼,而又补救乏术,而评语如能深入一层,抓住存在于思维过程中的弱点,从构思谋篇方面加以点拨,指出隐蔽的问题,学生就会懂得如何改进。 7、多种批改方式相结合 作文教师背后批或当面批,也可由学生自改或互改。这样既可减轻教师负担,又能避免学生将作文写过就推给教师。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应讲求实效。如有时间的话,应多提倡面批,教师边改边问,学生边答边想,效果显著。面批作文要注意教师讲解剖析的同时,老师学生都应有记录,否则但凭记忆,学生很难将老师的所有修改意见都贯彻实施。 8、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自然千姿百态,社会丰富多彩。个性有差异,作文也各有特色。学生作文各呈其长,不拘一格,或刚或柔,或华或朴,或庄或谐,或长或短。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批改时就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对象,应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尺度来写不同评语。学生不善敏锐感受生活,文章内容贫乏,就启发他观察和开拓写作源泉;学生知识面窄,就要求他多读书看报,通过多方面的积累丰富知识、提高素养;学生构思,表达基础差,则应降低要求,指导他写好一件事,写清一段话,打好作文基础。对较差学生,尤其要不拘一格,雪中送炭。这样,避免同一指挥棒下众口一声,千篇一律的弊病。另外,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还应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水平较好的学生,教师一方面可以放手给学生自批和互批,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只提出宏观修改意见的方式略批,不必精批详批,相反,还要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因为学生已经有能力按照教师的指导独立自主完成修改;而对于水平较差的学生,则要尽量细化,多面批,少略批因为学生很可能还不能完全看懂老师的评语,相反,面批中教师可以尽量细致地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记录感受到批改的过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9、改后复批 作文在教师批改之后,学生通过自己对教师所提出的批改意见的理解完成修改,修改完后,教师还要进一步审阅,检查学生修改情况,对于修改尚不完善的,应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通过复批,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批改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形式,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作文的修改。这一点,我镇在作文教学中已经应用,且收效明显。 总之,作文批改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应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批改方法,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求实求活,不断总结。这样,作文批改才不会失去它在作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的学生也会因此在不断的作文练习与修改中获得进步,得到提高。批改作文不应拘于形式,并要做到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采用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老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大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老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事实上,如果学生每次把作文交上来后,老师都要经过十天半个月的批改后才能进行评讲,那时学生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等老师把批改好了的作文发到他们的手里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浏览一下成绩和评论而已,而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即使老师把他们的作文改得再仔细,对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反而使老师的批改显得老而无功了。所以我们在批改他们的作文时,要尽量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争对学生习作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修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其中的真谛早已被历史所证明。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并不是说教师可以减轻了工作量。其实,教师还要做恰当的引导和指点,设法教会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和技能。这是一件细致而长远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热情和耐心,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各项作文能力。那么,怎样让学生修改作文呢?我个人认为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批改方法。第一次批改提的要求尽量少,要让学生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次再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这样通过十几篇文章的修改下来,每位学生都能围绕一篇作文,做出不同的评语。刚开始训练时,我只让学生就卷面整洁和错别字两个方面来进行修改。这两个方面任何一个学生都能看出来,容易下手。而学生在批改别人作文时,发现卷面不整洁他批语后,下次他写作时也就注意了这方面的内容;发现文章中的错别字也要求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学生每次批改作文都积累了一定常写错的字。掌握这两种简单方法后,接下来再要求学生从语病、标点符号和文章是否按题目要求完成这几个方面入手。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找出文章中存在的语病、不准确的标点,逐一进行修改,并看看作者的行文是否偏离题目的要求。作文批改是语文老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面对一个班几十本作文、同一个题目,对于几乎相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写出来的作文也大体相同,老师怎样批改才能避免评语的雷同?我认为写评语一定要有个标准,每篇作文的要求不同,标准也不一样。我在作文批改时给自己制定了以下几个标准:   一、按照既定目标批改作文。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一学期的总目标,然后在各节作文课的教学时再制定出具体目标,评语要围绕这些具体目标来写,如初一教材第一单元作文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我在制定具体目标时作了如下要求:1、立意新颖,不落俗套;2、语言有创新、有时代感;3、要体现出自己的个性色彩。每篇作文不宜提过多的要求,目标制定23个,学生容易接受,在写作文时也容易达到,这样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批改时也可以准确定位。   二、检查学生审题是否正确。一篇作文一定要有文题,即使不是命题作文也可看出学生的审题水平,有了作文题目,学生应从那些方面来审题非常重要。作文应该写什么,受哪些条件限制,重点在哪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在审题时都应该考虑到,通篇的布局也体现着学生审题的思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读完一篇作文,就知道学生审题的方法是否正确,如:命题作文《圆》,要求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本来圆与人民币中的银元没有联系,如果将圆理解为银元的圆,写出来的作文就只有写成说明文了,可是在一次考试中有的学生就将圆理解为银元的圆了,这是审题的错误。写一篇作文的第一步出现了错误,下面的内容也就毫无价值了。   三、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方法。批改作文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写作方法,课本上根据内容不同,在每一单元中都侧重了几点写作方法,在实践中训练应用,评语中也要体现写作方法的优劣。在批改作文时老师切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只要学生运用的方法有助于反映主题思想,那么这种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要让学生放开手脚,灵活多样地选取自己喜欢的写作方法。   四、重视材料的运用。学生作文的内容是否广泛,开合是否自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掌握材料的多寡。作文的材料有三种:指定性材料、半指定型材料和非指定性材料,学生如果能灵活运用材料,可以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教师在评语中体现这一点,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运用材料的重视。   五、写作要有文采。一篇文章的文采决定了这篇文章的档次,如果文章的选材和立意都很新颖,可通篇都是病句,那么这篇文章也顶多划入二类作文。有了文采文章也就有了闪光点,这些文采正体现了文章的价值所在。老师可根据学生程度不同来决定不同学生的闪光点,对于一个差生来说,平时的作文一塌糊涂,偶尔写了一篇稍好一点的作文,那么其中只有一两句话是本文的亮点,也可定为该篇文章的闪光点而给于肯定。 另外批改作文时还应注意学生应达到的起码要求,如书写规范、整洁,运用格式、标点、修改符号正确等,将这些细则都列入计分总项中,这样作文批改才能给学生一个准确评价。 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当学生辛苦创写的习作得到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感与成功感。这种积极情感将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在批阅作文时,重批评、轻表扬的现象却仍普遍存在。发现了问题给予批评,在教师看来似乎挺客观,对学生而言却是无情地鞭挞,他们可能因此而失去作文的兴趣与信心。因此,我们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当然,这也是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而是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信心倍增,读了批评也能受到激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作文是习作,是一项练笔活动,是书面表达的最基本训练,而并不是艺术,不是文学创作,只要学生能正确地、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行。因此,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写成小学生优秀作文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培养的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更不是培养作家和文学评论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