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收藏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古代玉石的收藏已经成为当下热门,一件玉器动辄几万、十几万、几百万,促使许多想一夜暴富的趋之若鹜。殊不知玉石行业的水很深,行内有句话叫打眼是正常,不打眼是运气,所有想淘到一件正品是多难,玉石网告诫各位玉友在没有丰富知识的情况下,请勿随便下手购买。以下是玉石收藏的一些禁忌,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古玉收藏八大注意事项1、忌缺乏恒心,朝三暮四。一个有水平的收藏家,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都是数十年如一日,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结果,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很可能半途而废。2、忌好高骛远,门类求全。必须集中目标,选好自己的收藏对象,在收藏过程中,要先易后难,先粗后精,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珍罕稀品。3、忌犹柔寡断,丧失良机。收藏之物,一旦看中,就应当机立断。须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种教训,比比皆是。4、忌粗心大意,盲目购进。目前古玩市场鱼龙混杂,收集藏品,必须细心谨慎,特别对较为珍贵之物,更要仔细从事。5、忌玩物丧志,影响本职。业余收藏者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因而要摆正位置,不能本末倒置。诚然,无癖难以搞好收藏,但业余收藏不要影响本职工作,玩物不丧志,是当今收藏新风尚。6、忌不遵法规,不讲道德。收藏者必须遵纪守法,切不可见利忘法。人品重于藏品,为了藏品而丧失人品,是违背收藏道德的。7、忌只藏不学,夜郎自大。收藏贵在研究,只藏不学,与保管员无异。小有成果便炫耀自己,不求进取,更是井中之蛙。二、古玉保养四怕1、怕冰。古玉经常接触冰,土门受损,玉理黯然不能显出色沁,就不会活,成为“死色”。 二是怕水。2、怕火。古玉若常与火近,色浆即退。火不同于天然的地热,古玉长期受天然的地热所蒸,变软而发生变化,才会慢慢受色沁所侵。3、怕姜。有人以为用姜水浸泡可以除腥、辟臭。其实不然。古玉与姜水接触,已有的色沁会黯然无光,如浸得太久,更会浑身起麻点,日后虽然盘之玩之,也难以补救。4、怕跌。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三、古玉保养三禁忌1、玉忌腥,忌和有腥的物体接触 ,咸味、腥味都容易伤害玉质。2、玉忌油,有些古玉入土的地方,因为地张不足,常常粘有油腻,使清光不能够透出来。有些人玩玉,喜欢用面油、发油等摩控,更有用吃剩的油涂抹在玉上,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古玉油润。其实,这些油脂阻碍古玉透出精光,变成一种“封闭”,而不能使之温润。有经验行家,把玩日久,恐怕给油沁,隔段时间就用热水洗之或用热茶洗涤,作退油保养,使玉能润。3、玉忌污秽。满手污秽即盘玉,会使古玉的土门闭塞,玉理的灰土不能退出,即使日玩日盘,也是劳而无功,甚至弄巧成拙。玉石行业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诚信成为这个行业的一种奢侈,公然的欺诈被堂而皇之的冠以“行规”。所谓的玉石鉴定中心到处敛财骗钱,玉石网提醒您收藏古玉需谨慎!玉石行业假冒伪劣现象层出不穷,诚信成为这个行业的一种奢侈,公然的欺诈被堂而皇之的冠以“行规”。所谓的玉石鉴定中心到处敛财骗钱,提醒您收藏古玉需谨慎!编辑:李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4
误区一:盲目求白,越白越值钱
  玉可以美容,可以使人红颜永驻。所以白玉很受爱玉之人的青睐。在选玉送给母亲时,也寄托了一种白玉无瑕的美好寓意,认为玉越白,越值钱。这种选择也是不科学的。这里说的白玉是指含透闪石95%以上的白色软玉,主要产于新疆和田。和田白玉洁白温润,气质高贵,是收藏的宠儿,但有的藏家盲目求白,只要看到白的玉石,就以为是新疆白玉而掏钱购买,其实白玉并非只是和田白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韩国玉都有白玉,这几种玉与和田白玉的价格相差很多,一些商家往往拿青海白玉或俄罗斯玉冒充和田白玉,收藏者一定要仔细鉴定,以免上当。
误区二:白色的玉石就是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为软玉中之上品,极为珍贵,又称白玉之最。但羊脂白玉是新疆白玉中的极品,白、糯、润、温、细,且数量少,不少人看到很白的玉就误认为是羊脂白玉,其实白玉与羊脂白玉在矿物质成分和化学结构上是有区别的,用仪器测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区别,在玉器市场上人们无法时刻用精密仪器鉴定,便渐渐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认为羊脂白玉应该是有较高油脂度、有柔和白度、润泽细腻的新疆白玉籽料。
  现在羊脂白玉玉矿已经枯竭,新品不多,以前出产的大都被藏家珍藏,能买到好的白玉就不错了。因此,在购买时要认清优劣,不要盲目追求羊脂白玉,避免花冤枉钱。
误区三:古玉与新玉盲目对比
  古玉在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致使一部分人只认古玉,觉得古玉比新玉更有升值空间。所以,大家在选购玉饰品为礼物时,会盲目选择古玉。其实这要综合来看,如果古玉没有很好的题材和历史内涵,其价值不一定比新玉高,一些现代玉雕大师的作品也屡创拍价新高。我们要理性收藏新玉和古玉,找准投资热点,必有升值空间。
误区四:捡漏心理,一夜暴富
 想买到一件好玉一夜暴富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商家在卖东西的时候往往花言巧语,误导买家以为自己能捡漏,捡到“馅饼”了。希望大家投资玉器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求暴富,但求长久,“只要买对,不怕买贵”,今年买的玉看似贵了,但是明年再回头看,发现还是值得。遇到鉴定问题多和专家交流,多学习,眼力高了,投资收益自然就会高了。
误区五:带皮的就是籽料,重皮不重玉
  玉品爱好者看到那种有皮的玉就误认为是籽料,这是错误的。过分看重玉皮带来的是造假皮之歪风,用山料甚至其他不好的玉料在机器里滚成籽料外形,再烧上皮子,没有经验的买家很容易上当。
误区六:追捧和田籽料,轻视山料
  时下很多人对和田籽料甚为追捧,反而轻视山料,认为山料不润、颜色干白,宁可要一个籽料的小坠也不要山料的大把件,这是有点极端的。
误区七:以硬度衡量玉质
  和田玉饰品,外形精美,质地细腻如脂。和田玉又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不论到哪都会给人一种体面感,戴上自然心情愉悦,长此以往身心健康。和田玉硬度高,韧性强,可以划破玻璃,有的人在卖玉器时,喜欢拿来划一下玻璃,看到能划动玻璃自身无损的话,就断定为玉,这是不科学的。玻璃的硬度通常为摩氏6度,而石英质玉石、玛瑙、红绿宝石,以及一些人造宝石硬度都在6度以上,就算同等硬度的材料也能互相划刻,显然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误区八:以重计价,忽视其他
  玉的价格不能单纯以重量计算价格,还要看综合方面的因素,比如玉色、材质、工艺、沁色等方面。一件有历史故事或特殊意义的古玉,或工艺大师雕刻的新玉,其价格都远大于重量所体现的价值。
误区九:玉不琢不成器
  自古有言:“玉不琢不成器”。很多爱玉之人喜欢买玉赠自己的母亲,以表达母亲对自己的培育教养之恩。玉经过精心雕琢,其收藏价值更是不容小窥。可是,有些藏家只认雕工,认为没有雕工玉就不美了,这就有点偏激了。大家都知道田黄石很昂贵,篆刻大师用田黄治印留边款时都尽量少刻字,惜石如金。
误区十:急功近利,落入故事圈套
很多朋友到市场上看到心仪的玉,便急于想买下。商家看准时机,添油加醋编造一番故事,让人误以为这块玉有来头,有典故,升值潜力大,不买就亏了,致使买家头脑一热就乖乖掏钱。虽然编故事的伎俩只能对付某些“菜鸟”买家,但这样的事还是屡见不鲜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