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恋60~70年代的农村生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人都有怀旧心理,我是一个出身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人,但是我却时常怀念小时候的生活,其实也并不是怀念当时贫困的生活,因为都向往美好。我现在生活在城市里,城市里有地铁有商店,衣食住行都很便利,如果你在大街上随时随地的问几个路人,什么年代好,可能大家都会说现在好。

对于出生在60-70年代的一代人来说,虽然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没有经历过硝烟战火,但他们却没有真正的享受过生活。 出生在那个年代的人,因为兄弟姐妹众多,绝大多数都是由哥哥姐姐带大的,没有感受过父母的疼爱。

又因刚刚停止硝烟,我国的生活水平极为低下,又经历了60年的饥饿,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因此这一代人的童年是不幸的,没有快乐,只有饥饿与贫穷。过的是衣不裹体,食不饱肚的生活,绝大部分文化水平偏低。

但是当你回到农村,和一些农村老人谈心时,你会找到现在和60~70年代的农村的反差,那时候的村民还是很淳朴的,人与人之间还是很团结友善的。每次从老人的眼神和言语中都不难发现,哪怕饭都吃不好,他们是很怀念当时的农村,个中的原因让人深思!

60~70年代生活气息浓厚。那个年代的农村,蓝天白云,水清柳绿,空气新鲜,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生产队农田虽然产量低,但是大家有说有笑,生活过得苦,但是很快乐。干完活在夜晚会聚在一起看电影,那时候农村还没有电视,大家都会聚在农村的空场地看电影,村民之间也是聊的欢快,村民之间处处都有联系,感情很深。当时人们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人们都是靠着种田维持生计,很少有人会出去打工,要么就是年轻会当学徒,做木匠的比较多,更多的人都是留在农村,所以家家户户都有人,生活气息浓厚。

不得不说60~70年代人情高于物质,俗话说钱乃身外之物,在之前的农村正是体现得淋漓尽致。现在很多50、60、70后甚至80后的人都怀念那个时代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人和人之间没有贫富之分,村民都是勤劳肯干,而且大部分人之间都是相互信任。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过年过节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沟通感情,大部分人对父母绝都很孝顺,所以那个时候养儿防老很正常。邻里之间要是有有困难了,大家互相帮助,从不收工钱,忙完后各自回家继续干农活,热情的会招待他们吃顿饭。

可是现在的农村人情味却变淡了,还掀起了攀比风,不只是邻里之间攀比,比车子比房子,有的就连亲兄弟姐妹都互相比谁穷谁富,如果当场有家里条件差的亲戚,他们就会觉得被排斥,也感到伤自尊,亲戚之间以后便不会来往了。之前是养儿防老,但是现在有一部分人把养父母认为是一种负担,父母带孩子的心意一直都没变,可怜天下父母心,帮孩子买房买车娶媳妇,但是时代发展的同时,有的孩子对父母态度很差。当然中国最注重孝道,大部分子女还是孝顺的,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迫不得已,大部分的父母也是理解和心疼自己的子女。

虽然现在经济条件是变好了,现在的人也住上了高楼甚至别墅,但是他们真的感到开心吗?现在人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努力奋斗,90后还要面对娶妻难,车贷和房贷,70后还要担心孩子娶不着媳妇,为了家庭自己舍不得松手,一直在外拼搏,还要担心养老问题。可是在60~70年代,生活虽然差一点,那个时候粮食产量低,缺少管理经念农业技术欠缺,所以很多人粮食不够吃。但是邻里之间关系很好,大部分人都是互帮互助的,可以互相借用柴米油盐,归还也很信用,很少有人有生活压力。

生活在60~70年代的人精神富足,幸福感强。其实很多人搞错了,认为物资充裕的时代,人们的感情就会处得特别好,在物资贫乏的年代,村民的感情就会变淡,其实并不是这样。60~70年代的农村生活虽差点,但人们团结和善,共同携手向前,幸福感强。那时候男人干活,女人持家,离婚的很少,离婚也会被人笑话。而现在离婚的人越来越多,都是觉得自己过得不好。那时候虽然穷,但是精神上却很富裕。

现在农民很怀念60~70年代的农村,我们只能靠回味过去才能找到那份泪水湿眶的感动。怀旧是一种情怀,但是至于生活条件当然是希望越来越好啦。不知道大家是否怀念以前呢?大家同意我的观点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