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有那么难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8
  二0一5年没有相关文件,查到二0一一年相关文件如下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使用代课教师问题,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代课教师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许多代课教师不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待遇较低,长期使用代课教师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当前,教师用人制度和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地方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解决好代课教师问题创造了更加有力的条件。根据《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二0一0-二0二0年)》要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以下简称代课教师)问题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采取多种举措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着眼长远、以人为本,建立机制,通过择优招聘、转岗使用、辞退补偿、纳入社保、就业培训等多种有效途径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一、择优招聘为公办教师。对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应纳入教师公开招聘范围。在组织公开招聘时,要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和实际水平,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代课年限较长、表现良好、教学质量较高的代课教师,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对于被评为地市劳动模范的代课教师,可以直接考核招聘为公办教师   二、多途径转岗使用。结合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的需要,各地在增设寄宿制学校工勤和生活服务岗位以及农村公益事业岗位时,要优先选聘在岗代课教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管理   三、妥善做好辞退补偿。辞退未被招聘使用的代课教师,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实施条例》等精神,按照本人实际代课时间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的最低补偿标准由各地参考当地社会成员最低生活费用、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代课时间按代课教师本人在公办中小学代课的实际年限合并计算,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   四、依法依规纳入社保。解决被辞退代课教师社会保障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关键性举措,要按照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方向,充分考虑代课教师的实际贡献,根据不同情况,将其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符合条件的代课教师,可按国家规定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医疗救助待遇   5、积极开展就业培训   二、建立健全农村教师补充长效机制   陆、保障教师正常补充需求   漆、加强临时聘用教师管理,对因教师脱产进修、产假、病假以及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增加等原因,出现教师临时短缺,应首先由学校主管部门在现在教师中调剂交流解决,难以调剂的,可以临时聘用教师。对临时聘用教师,要严格规范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帮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关管理办法另行制订   吧、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遗留问题,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国办发一99漆 三二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社会保障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将被辞退的原民办教师纳入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根据国办发一99漆 三二号文件被辞退的民办教师,当时未按规定给予一次补贴的,地方政府应予以落实,对离岗、退养的老病残民办教师,要采取切实措施,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   三、确保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各项举措落实到位   9、地方是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责任主体。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紧部署,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政策,保障经费,落实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各地要把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评价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对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坚决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一0、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关联度高、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各地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加强舆论引导,坚持多做少说,避免炒作,防止形成社会热点,要深入细致的做好代课教师及相关群体的思想工作和政策解释,确保平稳顺利实施对代课教师特别是被辞退的代课教师要给予更多关怀,关心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好后顾之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3
民办教师与原民办教师、私办教师不能混淆!

第一、民办教师已经成为中国在特定条件下的历史称呼(名词),不容篡改!

1、民办教师这个称呼(名词)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我国到1977年全国有近五百万的民办教师,占当时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6%!近五百万的民办教师、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们的政府、民办教师加上民办教师的学生、学生家长和广大人民群众,民办教师这个称呼(名词)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民办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称呼(名词),是不容篡改的!

2、民办教师:身份是农民、职业是教师!他们是国家、集体办学的公办学校教师!他们是教书的农民!他们具有农民和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是“中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师”!他们就是业已成为历史名词的中国民办教师!

3、民办教师是穷国办大教育的历史产物。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民办教师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中国农村教育事业默默耕耘,兢兢业业服务人民教育,广大民办教师为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办教师是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称呼(名词)!

4、他们都不是民办教师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扫除文盲运动的扫盲教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小队办或多队联办的耕读识字班的教师、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公办学校的临聘教师、解放初期及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私立学校的教师、民办学校的教师都不是民办教师!

5、现在私立民办学校的教师叫私办教师。

第二、关于原“民办教师“和“原民办教师“

1、中央文件中只有民办教师没有出现过原民办教师!百度(含搜狗、360、互动)百科词条只有民办教师,也没有原民办教师。

2、原民办教师在近两年在一些省的说法中才出现。

比如广东省《关于向原民办教师和原代课教师发放生活困难补助的工作方案》“现为广东省户籍,1993年3月27日(含)以前曾在广东省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附属学前班)教学岗位上连续任教满1学年(或2个学期)以上,离开教学岗位后未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为编制内人员或国有企业录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原民办教师。”

A、如果将方案中“1993年3月27日(含)以前曾在广东省公办中小学(含幼儿园、附属学前班)教学岗位上连续任教满1学年(或2个学期)以上,离开教学岗位后未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为编制内人员或国有企业录用为正式工作人员的原民办教师。”的“原民办教师。”更改为“民办教师。”因为有前提条件,所以意思是不是完全一样呢?!既然一样,为什么要加上一个“原”字呢?

B、方案中的原民办教师,意思是指的是1993年3月27日(各省的时间有差异)前,由于各种原因已经不干了或者没得干了,而离开教学岗位的哪部分民办教师,现在要给他们补贴的那些人!并不是所有的民办教师。

3、即使一定要有原民办教师或原“民办教师”,也是指的现在要给他们补贴的离开教学岗位的哪部分民办教师!把所有的民办教师都叫做原民办教师,是不允许的!其实民办教师大部分都已转正,而民办教师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专指我国身份是农民,职业是教师,并且在公办中小学任教的近五百万民办教师!民办教师与原民办教师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4、大家都知道,不是什么名词前面都可以加上个“原”字的,是不是这个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