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宇宙中并不存在时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仍然记得第一次读到马克思的“时间是人类存在的空间”这句话的震撼,像是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暴击。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在一次演讲中也提出一样的观点,他说,宇宙中从来不存在时间,地球上根本没有时间,这本来就是我们想象出来虚无缥缈的一个概念。时间其实就是一个空间维度,一个运动维度,时间就是空间。

时间就是人存在的容器。

作家余华对死亡有一个有趣的角度,他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这句话就是对时间是运动的一个维度的解释吧。

人的机能停止,生命不运动了,就成了永恒而失去时间的刻度。

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时间是运动和静止的尺度。”中国人平均寿命76岁就是人生的尺度。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想起曾读过的一本拆解汉字的书。

书里讲“间”字是在时间或空间的维度上,夹在两者之中的部分。其中“门”表示场所、空间,“日”表示时间。

间就是时空,那么“人间”就是人在时空里的活动轨迹吧!

其实空间和时间就是人类方便衡量观测物质变化的尺度工具而已,不是真实存在的物体。

海德格尔说,所谓的存在,即现实存在的人,正是由转瞬即逝的“时间”构成的。

巴博尔也在《时间的尽头》中说:我们的生活是由经历“快照”——孤立和分离开来的时刻——组成的,和电影的帧一样。这是因为这些“快照”是连续地出现在我们眼前,因此我们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每一“帧”是宇宙中所有粒子的一种特定的排列——或者“结构”。这些“现在”在本质上与时间并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它们是静止的。但是因为它们在按照一定的顺序发生,所以我们就会觉得时间在“流动”。

人类需要拥有一种线性时间感来安排我们的经历,令生存成为可能,并使我们产生拥有自由意志的感觉。

这也是我们人类发展出的一个思维习惯,把前后相继的两类客体或事件联系起来,我们是寻找原因和喜欢确定性的动物,脑子将过去片段的归纳串联到一起,产生时间的先后,事件的因果。

时间想象出来的我们看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或者看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时能感觉显而易见的时间流逝感。

因为你会觉得只有在时间中才会出现根本不同的东西,也就是真正的变化。但爱因斯坦说,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只是人执着的幻觉。

牛津数学教授罗杰•彭罗斯也认为,时间流逝的观念,或者现在隔断了过去和未来的观念,从未得到任何物理实验的证实。

时间并不在“那里”,而是我们携带着时间。

我2天利用在地铁上或业余时间读完一本书,5天在办公室完成设计稿,40年后眼睛开始老花…时间流经我的证明就是我在不同的空间里所做的功。但时间、空间长啥样我不知道。

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两样东西。

试问有谁能够看见时间,嗅到空间呢?我们从没触摸过“一分钟”,也没有品尝过“一立方米”,只是根据钟表的跳动以及直尺的长度来间接地感受时间与空间而已。

康德的主观时空论康德哲学里的主观时空论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我们的先天认知形式。

康德认为,时间没什么绝对实在性,因为时间做不了任何事物的条件或者属性。

时间不是自在之物,而是感性直观的一种形式,一种纯粹的形式,纯粹的意思就是在其中找不到任何属于感觉的表象,时间因此也是先验的,时间、空间构成了先验感性的唯二两个要素。

先验感性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我们感知到时间和空间之前,我们的意识里就不会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

而且,当我们不去感知时间和空间,应该就感知不到时间和空间,就像我们眼前摆着一个苹果,只要我们闭上眼,就看不到这个苹果了。

但事实显然是相反的,我们从一出生就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而无论我们怎么闭上眼睛,堵上耳朵,照样还能感觉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时间和空间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换句话说,时间和空间都是主观的。”

爱因斯坦说,时间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让一切不会同时发生。

“若有一种东西能使我们在许多同时发生的同一感觉之间辨别彼此,则它就是空间。”这是柏格森对空间的解释。

时间和空间的区别:空间中每一个点都只能对应一个物体,而时间的每一个瞬间则可以对应所有的物体。

读了爱因斯坦关于时空的相对论后,借用道金斯的总结表达我的感受:“我们得动员想象力才能逃脱熟悉的时间尺度构筑的牢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