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看儿童抽动症病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3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3~15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缩鼻子,摇头,耸肩,秽语,喉内发声以及腹部及肢体不自主抽动等等。

西医认为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大脑运动分析器兴奋性高,极容易发生抽动性反应,推测可能与遗传、体质、药物应用不当有关。尤其是具有特殊素质的儿童,当有某种精神因素或模仿他人动作时,均易形成此类运动性条件反射,成为病理性惰性反应,日久则成为习惯性抽动。而在中医古籍中,虽未有过抽动症的病名,但有大量相关症状的描述。如明·王肯堂《证直准绳·幼科·慢惊》:“水生肝木,木为风化……瘛疭渐生,其瘛疭症状,两肩微耸,两手下垂,时腹动摇不已……”

依上述的特征,儿童抽动症当属“肝风内动、风痰”等范畴,其本为肝、肾、脾,其标为风、火、痰、湿。中医思想中的肝与西医单纯的肝脏不同,它包含了疏畅、条达的作用,当此功能受到损害,肢体就会有抽动、痉挛的临床表现。肝肾联系密切,二者之阴互滋互养,耗损则肌肉惕动而成抽动症。中医认为脾为中气运转的关键,当脾气虚弱时,中焦水谷运化无权,易产生水湿等病理产物。又因为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内外致病因素易引动肝风,故可见肝风内动之候,脾虚湿盛、痰湿阻滞、蒙蔽心窍、心神失主则不自主地抽动和秽语。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