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朋友圈——(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八)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神宗病情日趋加重,眼看没得救了。接下来,谁做老大,成为大家心里都在嘀咕的问题。

宋朝在皇位继承上有兄终弟及的先例。

神宗既然不行了,儿子还小,他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雍王 赵颢 和曹王赵頵正年富力强,有资格,也有能力接班。

于是,朝臣中有利欲熏心的家伙就想着在这两位王爷身上投注,捞取好处,以贪图策立之功。

但皇帝的家事是轮不上臣子说话的,也没有谁敢于把这个问题拿到台面上来讨论。

怎么办?这帮家伙便扇阴风,点暗火,四处散布流言,给两位王爷接班造势。

流言满天飞,机会在眼前,两位王爷心中难免产生众望所归的错觉,还真就动了做皇帝的心思,于是隔三差五跑进宫去探看神宗病情。名义上是关心他哥,却难掩司马昭之心。

神宗早看出了两个弟弟的心思。他自己有儿子,这样天下独一份的美差,自然想着让儿子来继承,怎会甘心让他的弟弟染指呢?

对于两个弟弟不怀好意的探望,神宗已经病到口不能言,但仍以“怒目而视”来表明对两位弟弟的不欢迎态度。

其实,在让谁接班的问题上,神宗并不孤独,他身后还站着一个女强人,就是他的母亲高太后。

高太后是一位野心勃勃的女人。她眼见国家要有变故,心里也有干一票大的,展现一下人生抱负,尝尝做一把手滋味的念头。如果年长的儿子继承皇位,就不会有她什么事了,但年幼的孙子继承皇位,她就是合理合法的“监护人”,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掌握这个王朝的权力,主导国家的政治,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不管哪个儿子做皇帝,对于搞太后个人已有的利益,都不会受到影响,但高太后是个有理想且不甘寂寞的女人,在谁做皇帝这件事情上,并不向着她的两个小儿子,而是属意于立孙子做太子。

为防不测,她下令禁止二位王爷出入神宗寝宫,并加快册立太子的步伐。

高太后认准的事情马上就办。

她安排人火速缝制一套孩子穿的龙袍以备不时之需。

然后,她就在众大臣面前竭力夸赞神宗的六子赵佣聪明伶俐,性格稳重,小小年纪就知道抄写佛经为父皇祈福,很有孝心。为了证明她的话,还拿出来赵佣的手抄佛经给大臣们看。

大臣自然知道高太后话中的意思,唯有连连附和齐声夸赞。

既然大家都说这个皇子好,那么立皇太子的调子也就定下了,也算给大臣们通了气。接下来的事情水到渠成,高太后趁热打铁,立马叫人抱出赵佣,宣读神宗诏书,立赵佣为太子,改名赵煦。

皇帝继承人确定了,心痒难骚要做皇帝的两位王爷看娘亲都不支持自己,就安安心心回去做他们的亲王,享他们的清福去了。

不久,神宗驾崩,年仅九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哲宗,年号元祐。

一个九岁的孩子肯定驾驭不了大臣,处理不了政务。

于是,宣仁高太后当仁不让出面主持工作,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垂帘听政。

高太后主持工作,推翻了神宗时候推行了多年的变法法案,喊出了效法仁宗的口号,任用思想保守的司马光为宰相。

司马光要求尽数废除神宗时候的新法,得到了高太后的支持。革新派官员因此遭到排挤打压,一时间,革新派分崩离析,被撵出朝廷,或赋闲回家,或贬斥到边远地区降级使用。

哲宗是宋王朝的当家人,虽因为年龄小,不能主事,但每日上朝听大臣们汇报工作却是一日也不能耽误的例行任务。不过,他的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静静地坐在皇帝宝座上,看形形色色的大臣向他奶奶汇报工作,听他们说话、吵闹、抬杠、扯淡。

不管小皇帝乐意不乐意,这是他每天逃不脱的必修课。

哲宗的御座和高太后坐席面对面,大臣们汇报工作的时候,面向宣仁,就一定背对哲宗。

高太后是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凡事都需要她来定夺,大臣们小心谨慎地侍候老太太,对身后的小皇帝肯定有所怠慢。

等到哲宗继位后,曾不止一次感言说,我看了八年的脊背和屁股。不仅道出了自己做皇帝八年来的基本状况,言下自然还有备受元祐保守派大臣轻视之意。

皇帝年龄是小,奶奶当权,他还拿不了主意,给不了大臣什么好处。

皇帝再小,也是领导。守旧派大臣的眼里只有太皇太后,把身后的小皇帝看做不懂事的孩子,不关注一个孩子不要紧,不关注领导的感受可就是自找苦吃了。

哼!你且老着,我且长着,骑驴看戏本——咱走着瞧。

哲宗小皇帝的心里啊,每天都暗暗发誓,告诫自己要忍着。不满的种子埋在了心里,叛逆的风暴在头脑里酝酿。

高太后是守旧派的主心骨,她和守旧派大臣相处甚欢。

那些得势的大臣只晓得哄得现任领导高兴,什么好处都不会少。至于嘛事不懂的小屁孩,他们根本没工夫跟他磨叽,浑然不拿豆包当干粮。

宋朝换了新皇帝,就得向辽国汇报,辽国照例派使者前来传递国书,以确认这件事情。

这是两国邦交的一件大事,必须由皇帝亲自接见使者。

蔡确担心皇帝年幼,怕奇貌异服的辽国人吓着小皇帝,有损国威。于是絮絮叨叨详细介绍辽国人的礼仪、相貌、服饰等等情况,告诉小皇帝不要好奇,更不要害怕,千万不要折了大宋和皇帝自己的威严。

小皇帝一直听着,不做声,蔡确就不厌其烦一遍遍地讲。

忽然,小皇帝开口问道:“契丹使者是人吗?”

蔡确回答说:“当然是人。”

小皇帝说:“既然是人,怕他作甚?”

蔡确听得此言,惊得说不出话来,再不敢啰嗦,慌忙告退。

高太后管教孙子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哲宗是皇帝,是帝国未来的希望。为避免小皇帝过早接近女色,她安排侍候皇帝起居饮食的都是年长持重的宫嫔,就是睡觉,也把小皇帝安排在自己身边目力所及的地方,把小皇帝严密地监护起来,唯恐孩子受到伤害。

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小皇帝来说,等于没有一点自由生活的空间。

对于这样的生活,哲宗慢慢感觉到了压抑。他对奶奶的话惟命是从,不敢有丝毫违拗。尽管他已经很小心了,但各种传言还是防不胜防,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击中小皇帝敏感的心灵,把他置于尴尬不利的境地。

元祐四年,民间传说宫中寻找奶娘,大臣刘安世听说后大惊失色。

需知当时皇帝未满十四岁,身体还没长成,宫中找奶娘,莫非皇帝已经接触女色么?

刘安世急皇帝所急,为皇帝着想,闻风上奏,情真意切地写了一份奏折,告诫皇帝要自重,不要耽于女色损坏了身体云云。

另一个大臣范祖禹更是直截了当上书高太后,言辞激烈地批评皇帝的荒唐和监护的失职。

按照宋太祖定下的家规,谏官闻风上奏,不管说的对还是错,皇帝都不能处分他们,而且还要对所奏之事认真对待,做出回复。

两位大臣偶然听到一些流言,不管事情真假,闻风而动,上来就把小皇帝和高太后数落一通。

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太后也是云里雾里,立马下懿旨严查。

查来查去,也没查出流言出自何处,只好出面解释说是神宗留下的小公主需要奶娘照顾,大家会错了意,闹出误会啦。

高太后嘴上这么说,但心里仍然犯嘀咕,,暗中展开了调查,对哲宗身边的宫女一一进行盘查审讯,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情况,这才放心。

哲宗亲政后和臣僚讲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宫女们受审后个个红着眼睛,脸色惨白,显然是受到了刑讯和恐吓,他也不知什么原因,以为要发生什么大事,让他无谓地担惊受怕了一段日子。

哲宗亲政后调查此事,知道是刘、范两位瞎吵吵,给自己兜头浇了一瓢污水,心里的愤怒可想而知。

闻风奏报本是谏官的职责。刘、范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按规定,即使谏官说错了,也是不能追究责任的,但这两位后来还因为这事受到了哲宗的整治。

哲宗处理守旧派官员的时候公报私仇,把刘、范两位趁机修理一番,开了一个整治言官的恶劣先例。

皇帝带头破坏规矩,王朝的其他规矩也就慢慢地遭到了破坏。

最让哲宗忍受不了的,是奶奶对他亲娘的态度。哲宗生母朱德妃出身贫寒,在朝中没什么根基,对婆婆高太后和皇后向太后恭恭敬敬,从不敢有半分违逆,也没犯过什么错。

不看僧面看佛面。既然是小皇帝的亲娘,按理说高太后该当对朱德妃好一些才对,但不知这老婆子出于怎样的顾虑,就是见不惯朱德妃,短不了给她个眉眼,遇不遇训斥两句。

年幼的哲宗把这些听在耳里,看在眼里,气在心中,记在账上。

贵为帝王,却无力保护自己的母亲,小皇帝地内心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屈辱感。仇恨的种子在心底悄悄发芽。

或许,高太后是担心朱德妃仗着皇帝儿子的势力,对自己的权力构成威胁。可就算朱德妃与儿子真的联手了,要想和出身官宦,政治经验丰富,历经三朝,控制着王朝实际权力的高太后过招,也不是一个重量级别的对手啊。

高太后完全没有必要对朱德妃防范,但她作为婆婆就是看不惯这个儿媳妇,处处压制她,也不照顾小皇帝的面子,真也是没有道理好讲了。

按宋朝的规矩,儿子做了皇帝,就算皇太后位置上已经有了别人,生了皇帝的女人也应该母以子贵,享受皇太后待遇才对。

朱德妃生的儿子做了皇帝,本来该享受太后待遇,可高太后就是压着不给办这事,直到人家儿子做了三年皇帝后,实在拖不下去了,她才勉勉强强不情不愿地允许朱德妃享受皇太后待遇。这无疑会让人家母子感觉没面子,心里的不爽可想而知。

生活中,小皇帝的自由活动空间几近于无,童年生活几近无趣。

朝堂上,大臣们一力恭维高太后,没小皇帝嘛事。小皇帝的存在感弱爆了。

当守旧派大臣和高太后相处甚欢,按部就班处理帝国事务的时候,谁也不曾留意他们身后,被忽视的小皇帝的心灵已经严重受伤。

皇帝慢慢长大,对身边的人和事也应该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但总是沉默寡言,从不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一次,宣仁忍不住问小皇帝:“你为什么总是不说话呀?”

哲宗回答说:“奶奶都处理好了,还要我说什么?”言下之意很明显,你们都把事情搞定了,哪里轮得着我发表意见。

宣仁听了小皇帝这番话,暗暗皱眉,却也没说什么。

哲宗使用的桌子太旧了,高太后就叫人换了张新桌子,但哲宗派人又把旧桌子找了回来继续使用。

高太后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哲宗回答说,这个桌子是父皇用过的,不忍心丢弃。哲宗对父亲表现出的怀念感情让高太后产生隐隐的担忧,但孩子这样做没什么错,她又能说什么呢?

刘挚上书高太后,说先皇纵容革新派破坏祖制,瞎搞一气,引发混乱,给我朝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请太皇太后教导皇帝如何分辨君子和小人,万万不可再蹈覆辙。

高太后无奈地说:“我经常和皇帝谈论这些问题,但看他的意思颇不以为然啊!。”

慢慢长大的哲宗,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独立的判断,高太后感觉到她已越来越无力驾驭小皇帝了。

哲宗已经十七岁,到了亲政的年龄,宣仁却抓着权柄不肯还政。看着渐渐长大的哲宗,高太后担心自己还政后会被清算。这样拖了一年,直到病重不起,一命呜呼,哲宗才接过帝国的权杖,来行使皇帝的权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