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实验报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5
一、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控制病虫害的扩散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品的毒性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维护园林花木的健康生长。对于许多主要的病虫害,如果能够及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品,通常可以迅速控制它们。化学防治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它的快速效果。当病虫害即将大规模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通常可以迅速控制它们的蔓延。此外,化学防治的应用范围广泛,受地区和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往往都可以使用。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包括对环境的污染、对天敌的伤害以及容易引起病虫害对药物的抗性。
二、发挥综合防治的优势,提高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合理运用栽培、化学、生物、物理方法以及其他有效的生态学手段,将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防止它们造成损害。综合防治的优点包括:
1. 协调各种措施,减少矛盾。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如果能够有效协调,就能够同时杀死病虫害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例如,使用内吸性杀虫剂来控制早期发生的蚜虫、红蜘蛛和介壳虫。选择对农药抗性较强的天敌,并结合使用对天敌伤害较小的选择性药剂,可以避免或减少矛盾。
2. 力求同时防治,简化措施。在自然界中,多种病虫害常常同时发生,分别防治会导致重复劳动。以一种优势病虫害为目标,抓住植物生长关键时期和病虫害防治的有利时机,集中用药,同时防治其他病虫害。
3. 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和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治措施也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采取相互补充的措施,以提高效果是必要的。例如,在防治地下害虫“种蝇”时,结合施肥和药剂杀灭成虫的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危害。
三、建立园林植物保护体系,促进生态园林发展
园林植物与农作物和林木有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差异。城市作为园林病虫害的载体,其环境与农业和林业的自然环境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中的人为环境,如气温偏高、相对湿度下降、土壤结构复杂,以及城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会污染城市的大气、水源和土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模大,建筑密度高,阻碍了大气流通和交换,容易产生热岛效应,这样的环境必然会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根据城市大环境的特点,利用植物群落内部的相互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工植物群落,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繁衍,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建立生态健全、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即生态园林体系,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能够实现在不用或少用药物的情况下有效控制。当病虫害超出控制允许的标准时,应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生态园林防治遵循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它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建立综合防治系统,确保园林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一个优秀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不仅应展现园林审美和游憩功能,同时还要满足建立生态稳定的植物群落所需的条件。关键是避免植物种类过于单一,避免使用易感病虫害、生态功能脆弱的树种和草种,并创造植物生长所需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道路绿化应坚持多树种原则,每条道路的树种选择应有侧重,应以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乡土树种和经过长期栽培驯化、适应本地区的外来树种为主。例如,在淮北地区,选择抗病虫害较强的楸树、银杏等树种是适宜的。养护管理也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适时施肥、修剪、浇灌和养护,确保树木和苗木健康生长。一棵健康的植株通常比生长瘦弱的植株更能抵抗病虫害。例如,海桐在通风不良、阳光不足的地方容易受到吹棉蚧的侵害;立地环境对树木的影响很大,无患子在公园绿地上很少受到蚧壳虫的侵害,但作为行道树栽植在大街上却容易受到蚧壳虫的侵害。因此,要注意研究立地环境,改善立地条件,创造有利于抑制病虫害发生、促进植物群落健康生长的环境。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开始,到立地环境改造,科学栽培,合理运用养护技术,强化预防措施,结合化学和生物措施,建立科学的园林综合防治系统,将使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应作为园林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