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近来,这个问题频频被人问起,我能解释的无非是上教练课时了解到的一个重要区别: 心理咨询针对的是过去的事情,教练针对的是未来的事情

      经过认真考虑,又想出另一条重要的区别: 心理咨询重在原因的分析,教练重在行为的改进。

      适逢周末上了两天清华研究院组织的丛中教授的精神分析课后,我认真地总结出了心理咨询与教练我所认为的区别在哪里:

一、 增与补的区别

      这个区别是丛中教授在讲一个人失恋后不同情形的分析时,我顿时发现用来比喻心理咨询和教练的区别再好不过了。

        丛中教授说,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在充满爱的家庭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话,孩子的内心是充盈着幸福的,将来谈恋爱,幸福指数是增加的。

        而如果孩子从小在缺爱的家庭和环境中成长的话,孩子内心极度缺爱,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如果谈恋爱,恋爱带来的快乐,可以降低痛苦指数,

        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洞,只是填补了一些进去,填补得好,有可能填平,甚至垒起小山。但无论如何,这一部分,是被填补进来的。

        所以,如果失恋,心中有爱的孩子,只是幸福指数下降,孩子原本的幸福指数还在,可能会感觉失落,但不会痛苦。

        心中缺爱的孩子,如果失恋,所有填补进来的全部消失,又会回到痛苦甚至更痛苦的状态中。

        这种恋爱的状态,正是像心理咨询和教练的区别一样,心理咨询是在填补那个来访者心里的洞,让对方不再痛苦,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这是一个补的过程。

        教练是在正常人的基础上,帮助被教练者,从正常变好,从好变得更好,提高对方的能力,这是一个增的过程。

        这个发现来源于丛教授在讲解弗洛伊德解析梦的过程。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所描述的当下的事件与行为本身不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的,因为咨询师会认为当下这些行为和事件并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是这些行为和事件所引发出来的情绪和情感,在以往的经历中是否同样地出现过,如果出现,与这强烈的情感和情绪相关的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是什么?这是咨询师想要来访者去看的:看,引起你现在这样强烈的情绪和压抑的情感的源头在这里。

        但是,在教练过程中却不是这样,教练会关注被教练当前的事件与行为,让对方去看其背后的情绪与情感对当下及未来行为和目标的影响,从而对自己的信念及价值观进行调整,使之能够与自己的目标一致及匹配,成为促进行为改变的动力。

        至于心理咨询师和教练所使用的方法,又是另一个区别点了。

        有一点是心理咨询与教练都需要具备的,就是优秀的提问能力。但是在提问过程中,我会发现,心理咨询师的提问更多的是分析和引导,而教练的提问却是用于启发和挖掘以及创建。

        心理咨询师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和经验对来访者情绪和情绪进行心理学术分析,并将对方引导至健康与正常的方向,所有的过程都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和掌控之中。

        但是对于教练来说,分析被教练者的情绪和情感却是大忌。教练会启发被教练去看到自己的情绪与情感,然后让对方发现这种情感和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从而看到自己的盲点。

        有些时候,被教练发现的盲点,未必是教练看得到或预先知道的,整个过程,是教练与被教练共同探索的过程。

        学心理学的同学告诉我,有一些人,上完心理学的课后,感觉身心焕发,像是重生一样,觉得回去后可以更好地生活工作直至达到成功。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故态复萌地回到原来的状态,于是不得不再次回到心理学习的课堂,重新再回炉一次,重新精神洗礼一次。

        上课时,有同学问丛教授,是不是你们学心理学的人,就会家庭幸福,不会离婚啊。丛教授笑着说,有数据统计,在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离婚率与普通人是一样的,并没有减少。

        我想,原因可能在于,很多人学了心理学,并不能把认知转化为行为,所以,每个人的生活与生命,最终还是会应了韩寒那句话:“道理懂得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这可能就是心理咨询与教练最最重要的区别之处吧。

        心理学改变的,是人当下的认知,通过了解这个认知,知道了自己的症结所在,把那个老是让自己摔跤的洞填上。而帮助来访者做到这一点,心理咨询师只需要用自己心理学的知识和经验去达到这个目的。心理咨询师本身,在当下是否幸福,是否离异,是否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处理不好,都不影响其为来访者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只要他有健康和正常的心理状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但是,作为教练是完全不同,一名好的教练,需要首先进行自我教练,确保自己知行合一。如果教练本身知行不一,便不是一个有效的教练。

        教练并不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教练对方,而是在具备一定教练技术及能力的情况下,凭借强大的教练信念,去帮助被教练达到行为上的有效改变。

        这些教练信念,若非教练本身的心态调整到位,若非这些信念在教练自己本身获得真正的体验,那么拥有再多教练知识和技能的教练,在教练过程中都无法展现这些信念的强大力量,尤其是这一条:看人之大!

        教练的信念,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资源,相信每个人都有改变的能力,相信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出最好的选择,相信每个人的决定都有其积极和正面的意义。

        我在香港拓思教练顾问机构中学习国际专业认证教练技术,从师于吴咏仪导师,她在她研发的PCP教练课程中,根据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在教练的五大信念之上,增加了第六条信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点,可能应该是心理咨询和教练之间最最明显最重要的不同所在了。

#########################################################       

        以上是我对于教练和心理咨询的区别所总结和发现出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或更多建议,欢迎补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