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儿童心理特征,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19

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掌握儿童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原则,帮助孩子 健康 成长。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总是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太好动、总是喜欢跟父母作对、一到吃饭时间就捣蛋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令父母头疼不已。不由得感慨:“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
小孩子固然难养,教育好一个孩子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说,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花足够的时间和心思去研究。

儿童学习的性质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只会做出哭或者笑这些本能的反应。随着婴儿逐渐长大,他们慢慢学会了说话、走路、写字、画画、看动画片等等。
很多人心里都十分好奇:当初那个只会哭和笑的婴儿,是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呢?其实,要想弄清楚这个过程,我们首先要了解学习的性质是什么。
作者认为,学习就是先感觉外界的刺激,然后把所感觉的事物与所有的感觉联合起来,再做出对应的动作或反应。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感觉。小孩子从出生起就具备几种基本的感觉能力,比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他们通过这些基本的感觉来产生对周围环境最初的认识。比如,即使婴儿还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也会在打针的时候感觉到疼痛,继而哭出来。
可以说,感觉是他们天生的能力,也是他们学习其他技能的基础。
第二个层面是联念。联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们可以通过联想来形成对事物的观念。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我们都知道,生病了就要吃药,所有吃过药的小孩子都会记住药很苦。但是在下一次吃药时,有的小孩看到药就会开始哭闹,而有的孩子等到吃完后才发觉刚刚吃的是药。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其实这就是联念能力在起作用。前一种小孩的联念能力较强,他们不仅能记住药的味道,还能把这种味道和“吃药”这件事对应起来,所以一听到“吃药”两个字时,就会开始表现出抗拒。
所以说,联念能力其实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能够帮助小孩子更快地掌握某些观念或者技能。
第三个层面是动作,也可以说是反应。小孩子在感受到外界刺激时,只有感觉而没有反应是不行的。比如,我们告诉孩子,天冷了要多穿衣服,不然会感冒。那么孩子可能会通过联念能力,把感冒这件事和头疼发热等感觉联系起来。但是如果他们只是想到了这种感觉,而没有做出“多穿衣服”这个动作的话,那么这种联念就没有意义了,他们还是有可能因为天气变冷而感冒。所以,孩子对于外界事物的感觉和联念只有通过反应动作才能最终表现出来。
总之,学习就是在感觉、联念和动作这三种能力的联系中进行的,弄清楚了学习的性质,我们也就知道应该怎样去教育小孩子了。

儿童的三种典型心理以及对应的教育原则。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知识够不够丰富、性格是不是健全、有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都和家庭教育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前面我们讲到,学习的过程就是感觉外界的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所以父母就必须根据孩子心里的想法和感觉去施教,只有这样,教育才有可能奏效。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儿童的三种典型心理特征,并且来说说家长应该如何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来进行教育。
首先,我们来看看 第一种心理特征:喜欢模仿 。小孩子都是喜欢模仿的,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仿的过程。小孩子很早就已经会模仿周围人的行为了,比如有的孩子非常爱玩过家家的 游戏 ,这其实就是他们对于家庭生活的一种模仿,他们会在 游戏 过程中学着妈妈的样子去假装做饭,或者学爸爸的样子翘起二郎腿看电视。
那么,父母也就可以从孩子的这种模仿心理入手来进行教育。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就是说,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比如,你不能一边自己随地吐痰,一边告诉小孩子要讲文明。另一方面,父母也要替孩子选择良好的环境以供他模仿,使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好的事物,比如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或者带他去大自然里接触花花草草等。
其次,我们来看看 第二种心理特征:喜欢被认可 。小孩子都会喜欢得到周围人的称赞或者认可。那么,我们就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们做各种事情,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自信心得到锻炼。
针对这种心理,提出这样一条教育原则: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多夸奖、多鼓励小孩子,多给他一些积极的回应,这样能够使他获得被认可的感觉,从而加强自信心。而自信心越强大,学习能力也就越强大,做起事来也就越容易成功。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 第三种心理特征:喜欢 游戏 。小孩子都喜欢玩 游戏 ,但是家长往往把 游戏 看作“万恶之源”,认为 游戏 就应该被禁止。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违本性的,因为就连成年人也免不了偶尔打两把 游戏 放松一下,何况是小孩子呢?
既然杜绝不了玩 游戏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 游戏 来进行教育呢?当然可以!用 游戏 的方法来教育小孩子,不仅容易产生效果,还可以减少许多痛苦和麻烦。因此,父母可以借 游戏 来进行教育。
比如,父母可以为孩子营造良好的 游戏 环境,或者提供 游戏 的设备,并且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帮孩子们布置好 游戏 的场地等等。父母也可以充当孩子的玩伴,借此机会增进感情交流。
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骤然打断孩子 游戏 。比如,到了饭点,如果孩子还在玩 游戏 ,父母不要直接对孩子说:“停止 游戏 ,过来吃饭”,这样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我们再玩五分钟,然后结束 游戏 好吗?”通过这种制定规则的方式,既能使他做好结束 游戏 的准备,又能锻炼他的自控能力。
所以说,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去教育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活力与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 健康 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