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信达雅说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说到翻译,我的水平是压根不够格去点评的。幸亏本文只是以信达雅作为一个引子,可能只是抛玉引砖,让人贻笑大方。总之,说说自己的一些想说的东西。

      “信”“达”“雅”是由我国清末翻译家严复先生提出的,解释起来的意思分别是:“信”指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夹带私货;“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要通达;“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优雅。毕竟是文艺范畴的事情,失去了美感,就变成机翻了。

      最近家中小朋友练琴练到了《北国之春》,每日反复弹唱,勾起了爷爷奶奶们美好的青春回忆,甚至带动我也不时哼唱。忽然就想到了,这首曲子的中文版本传唱最为广泛的两个版本,一个是邓丽君的,另一个是蒋大为的。

      邓丽君版的译名叫《我和你》,歌词是由林煌坤先生填就,水平不算低,但是跟原作除了曲调之外,基本也就没有什么联系了。换句得罪人的话说,完全是在创作,与信达雅无关。而且歌词的格局没大意思,窃以为仅属中庸之作。

      蒋大为版的《北国之春》,首先歌名就是直译日语原文《北国の春》,其内容更是一一对应,而且比起含蓄的日语更为隽永。

      第一段的日语歌词写作“白桦、青空、南风”三个名词,对应的假名“しらかば,あおそら,みなみかぜ”,13个音对应的曲谱一共16拍,基本合的上。若是单纯用中文都出来,也就只有6个音,这就比较麻烦,不仅唱起来别扭,情绪也很奇怪。

      如果直译,而且考虑到跟原作字说大致相同,大概只能翻译成“白桦之树,蓝色的天,南面吹的风”,瞬间有一种回车打多了就成为一首诗的感觉。

      译者吕远老师毕竟技高一筹,他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既然《北国之春》表达的是思乡情感,那站在游子的角度来怀念家乡,必然是非常的美好,于是“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呼之欲出,比兴手法跃然纸上,信达雅齐备。

      这些年看过不少的国外电影,读过不少的国外图书,也听过不少的国外音乐,因为自己的能力短板,必须要借助翻译、字幕等手段,才能理解大意。这其中各种莫名其妙的翻译纷至沓来,比如日剧中常常把“联系”直接用日语汉字“羁绊”来代替,看得让人一头雾水。究其原因,不是译者外语水平差,而是中文功底太薄弱。还有一首德语歌的名字《Ich liebe dich immer noch so sehr》,网上也就直译为《我仍然如此爱你》,其实翻译成《一往情深》足矣。

      林少华先生翻译的村上春树的系列著作,被很多业内人士批为再创作过度,这个实在不好评价,因为原著看不懂。不过最初读《挪威的森林》后的迷茫感仍然让我觉得这部小说很美,只是后来基本无暇再去品读小说了。

      转看杂书之后,也遇到过奇葩的翻译,曾经看过一本某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引进版《德国史》,翻译者应该很是努力,每个章节都给我一种梦回高中的感觉,因为在这个译本里,德国历史基本上都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甚至一些事件的主导人物的姓名,他都不肯慷慨的直接告诉我。

      最后依旧是回到《北国之春》,我最爱的一段翻译是第三段:

      兄贵もおやじ似で

      无口な二人が

      たまには酒でも

      饮んでるだろうか

      对应的翻译则是:

      家兄酷似老父亲,

      一对沉默寡言人。

      可曾闲来愁沽酒,

      偶尔相对饮几盅。

      画面感十足,对应了日本战后重建的年代,也对应了中国80年代百业待兴的社会状态,如同我们的父辈年轻时看到高仓健板着脸那样,也如同我们现在看着自己的父亲傍晚自斟自饮那样,把含饴弄孙的和蔼留给了孙辈,把坚韧和着酒水吞入自己的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