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之秦关、魏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历史上的函谷关有三座:秦关、魏关、汉关。

秦关和魏关都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的灵宝,彼此相距五公里。

远古时期,函谷关一带被称作桃林地。

传说夸父追日口渴难耐,虽然饮干了黄河渭河还有大泽之水,最后还是渴死了。

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变成了邓林——桃林地。

殷商时期,这里被称作桃林塞。

函谷关的具体修建年份,看景区介绍是公元前1016年的西周时期,武王伐纣成功后,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桃林塞修建关隘,置函谷关,派重兵把守。

后来,随着秦国的不断崛起,函谷关就变成了秦函谷关。

按3000多年前的建筑工艺和建筑材料,再加上经过了几千年的烽火狼烟和风雨侵蚀,函谷关除了遗址和遗迹,不知道还剩下些什么宝贝东西。

在中国历史上,秦函谷关曾发生过很多重要事件。

最为后世所熟悉的,莫过于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著5000言《道德经》的史典。

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田文,当年他费尽心机逃回齐国时发生的“鸡鸣狗盗”故事,也是在秦函谷关。

此后不久,秦函谷关还发生了一起和“鸡鸣狗盗”差不多的历史故事。

燕国的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境况非常凶险。不得已,太子丹装扮成普通百姓,半夜时分,在秦函谷关学鸡叫,引起周围的雄鸡跟着一起打鸣,从而骗开城门,“鸡鸣过关”。

太子丹逃回燕国后,导演了一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荆轲刺秦”大戏。

另外,因为推行商鞅变法,对秦国雄起有重要贡献的商鞅,在秦孝公赢渠梁死后,也曾在这里装扮成普通百姓逃出了秦函谷关。

虽然商鞅最终还是被嬴驷抓回到了秦国,处五马分尸的酷刑,不过这是后话了。

此外,秦国另一位非常重要的宰相范雎,也是在魏国历经构陷与羞辱后,通过装死,在郑安平的帮助下,偷偷经秦函谷关进入秦国,并被秦昭王赢稷委以重任。

魏关是曹操讨伐马超时,为快速调运马匹粮草所建。后来成为连接两京(西安与洛阳)的重要通道。

抗日战争时,魏关的主要建筑毁于战火。

新中国成立后,建第一座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大坝时,魏函谷关被库区淹没。

据说,现在还残留一处古道和一处烽火台遗址。

可惜的是,这一次我没有见到。

现在,虽然秦函谷关被列为国家AAAA级景区,但其实很有些名不副实,称其为函谷关遗址上修建的“道教主题公园”倒还差不多。

景区门票与景区实际现状相比,可以说是齁贵。

门票75,电瓶车票20。最关键的是没什么可看的东西,若当作公园来逛,将近300公里的路程,花费这么多时间不说,还有驾车的辛苦,真心感觉有些冤枉和不值。

景区内有两处小小的,叠加起来有两三平方米左右的挖掘遗址:一个是城墙遗址,一个是箭窟遗址。

还有一通距今700多年的“重修太初宫记事碑”。

除了这三样可以称得上货真价实的东西外,其余所有建筑都是新修新建的。

现在看到的函谷关关楼,是根据汉墓出土的画像砖复建而成。

因为不懂建筑,所以不敢贸然评论。但是关楼上横陈着一具不伦不类的黑色鎏金火炮模型,实属画蛇添足,而且有大煞风景之嫌。

另外,景区内还建有古道,鸡鸣台,因为缺乏考古资料,难免有今人附会而建的意味,参观价值极低。

据说,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道教文化活动,至于规模就不知道了。

景区的草坪里,散落着很多天然石头,上面刻写着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名言,很符合函谷关“老子著经地”的史实。

不知是不是因为河南进入暑期,天气极热不适合出游,还是其它什么不可说的原因,总之,秦函谷关景区游人很少,甚至连我也对此次行程略感遗憾。

幸亏前一天去了不被看好的汉关,再与眼前的秦关一对比,汉关可以算得上是此次出行的最大收获之一了。

离开秦函谷关时,看见景区内还有工人在给商服模样的建筑做内外装饰。

已经被稀释成眼前这般模样的秦函谷关,如果再继续大规模的投入建设下去,还会有游人买单吗?

但愿是我多虑和杞人忧天了。

接下来会讲讲关于修建汉关的故事,相当的有趣,写着写着,自己都被逗乐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