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的作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该团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不断进行曲艺革新的尝试,组织演员深入生活,编演新曲目,同时,也整理了一批传统曲目。1958年有京韵大鼓《罗盛教》,西河大鼓《金铃段》,相声《活动之家》等节目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1960年举行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汇报演出中,曾以单弦牌子曲齐唱《三呼万岁》,西河大鼓《江竹筠》等九个节目参加。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团创作、演出的一大批节目,在全国各类评奖、比赛中获奖。其中,在1980年《曲艺》编辑部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举办的全国优秀短篇曲艺作品评奖中,姜昆、李文华创作的相声《如此照相》获一等奖;马季、杨锡钧创作的相声《舞台风雷》,姜昆、李文华创作的相声《诗、歌与爱情》获二等奖;赵连甲创作的山东快书《铁扁担》获三等奖。1981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中,赵连甲创作,李文秀演唱的西河大鼓《美嫂子》,孙敬之创作,马增蕙、孙传演唱的单弦《打箩筐》获一等奖;姜昆、李文华创作、表演的相声《想入非非》,袁清岑创作,刘惠琴、赵炎演唱的山东琴书《老实人》获二等奖。1984年,在《曲艺》编辑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有奖征文中,赵连甲、幺树森创作的评书《招贤纳婿》获二等奖。
至1985年,该团共录制了十三个曲种的长、短篇曲(书)目共八百四十段(共计一万五千九百零八分钟),其中新编相声一百七十九段(共计二干七百八十二分钟),节目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全国居于首位。
说唱团或演员个人编写、创作并出版的选集、艺术论集有《曲艺概论》、《怎样表演京韵大鼓》、《广播曲艺集》、《相声艺术漫谈》、《侯宝林相声选》、《马季相声选》、《姜昆李文华相声选》等二十一种。
1982年4月说唱团应香港艺术中心邀请赴香港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盛况空前。在此之前,侯宝林、马季曾分别应邀出访日本。不少外国友人在访华期间来团访问、欣赏表演、学习唱段,探讨中国曲艺艺术的源流和现状。有些来华学习的外国友人还拜团里演员为师学习曲艺。

相似回答